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宋时明月 > 第2132章 纯粹瞎折腾全文阅读

第2132章 纯粹瞎折腾

宋刑统规定三不打:老不打妇不打夜不打。这意思是说:不对老年人动刑,不对妇女动刑,不在夜里动刑我们都知道宋朝时万恶的,但如果现在仍执行这三不打,也许会减少很多万恶。

本案原告被告都是老汉,属于不能加刑的范畴,所以无论案子怎么判决,都是头痛。因为谁都打不得。

罚款吧,俩老汉倚老卖老坚决不交谁敢治他们的罪谁又能治他们的罪尊老爱幼可是中华传统之一,属于孝道,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俩个老头为难

正因为这种情况,秦观闪了,留下这牛啃秧苗案让赵兴处理。

可把赵兴愁死了

宋代是个宗法社会,俩老汉背后各有一个大宗族,由于宗族之间抢水抢风水等等民间矛盾,俩族早已积累下无数仇怨。这次宁老汉故意放牛至徐老汉田里,表面上是两老汉打官司,背后是两大宗族闹矛盾。这两老汉上公堂,公堂外两族严重对立,就等判决结果好闹将开来

赵兴在堂上问:谁的牛

宁老汉答:我的牛

赵兴问:谁犯的错

宁老汉答:牛犯的错,不是我

赵兴干脆:那好,把牛杀了宁老汉跳脚:昏官,大宋刑律管得着牛吗

赵兴顺势答:呀,你也知道管不着牛想必你知道。大宋刑律管的是人。你是牛的主人管得恰好是错误地主人,牛犯错,无法担责,很好,主人担现在本官判决:判宁老汉啃光赵老汉田里的秧苗,而后赔偿赵老汉当年田亩产出的所值。

狗官宁老汉骂道:我家牛只啃了他几株秧苗,他徐老贼却要我赔偿整片田地的出产,你这狗官居然帮他,没有天理

赵兴答:我是狗官,这我知道。你不用那么大声嚷吗牛入田中,其责在你,惩罚就是要依据补偿受害原则。只要你看好自家的牛,哪有这种官司

堂外一片喧闹。百姓齐呼:狗官

赵兴大怒:治不了老汉我还治不了你们几个年轻人宁不知咱家绰号赵老虎,人称惹不得,来人,拘押堂外闹事,治他们一个咆哮公堂,妨碍官家办公之罪什么。没有这条罪先扣押聚众闹事罪有吧反抗衙役拘押,持械拘捕罪有吧先按这个办理

法曹毛滂有点为难。杭州的刑事武装力量是15名步弓手,衙役三班弓四十五人堂外两族青壮加起来有300人。一般遇到这事。地方官员都喜欢息事宁人,但赵兴坚持要办,他有点害怕

可他忘了,苏轼是杭州军政一把手,赵兴曾担任过密州团练签判。赵兴自密州退任后,尚有百八十号人赶来追随,此外。赵兴光家丁足足有三百。要说杭州谁是最大的恶霸,赵兴说自己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知道宁徐两族每年都要闹些小事为难地方官,并顺带闹得杭州治安状况恶化后,赵兴早早将家丁藏在衙内,现在他一声招呼,毛滂还在犹豫间,堂外已经一片惨叫

等声音平定下来,赵兴继续判决:宁老汉,我也不让你吃亏。那片田产总共十亩,你把十亩的秧苗全部啃光,秧苗归你,而后你十足赔偿徐老汉,怎么样

宁老汉心神不定,徐老汉很不满,跳起来责问:狗官,他家的牛吃了我的秧苗,本该赔偿我地,现在你让他把秧苗都拿走,我怎么办合辙我家秧苗白被他啃了。

我是狗官这点你跟宁老汉的看法难得一致,本官就不跟你们计较了。听着,牛归你,宁老汉既然不会教导牛,这牛就归你调教一年,一年后牛跟现在不一样,比如掉了膘,或死了,或肥了,或掉毛了,总之,若有一点不一样,由你赔偿

天爷,这那是牛也,分明是祖宗大人,我不告了,徐老汉狡猾地现了赵兴设下的陷阱:这牛长一岁,牙口就跟今年不同,我哪能让它一模一样

不告了,那不行,宁老汉不愿意啊赵兴愁得脸都拧在一起。

人老成精,宁老汉也不傻,立刻小心翼翼地问:大人,您刚才说让我把秧苗啃光,可你把我的牛判给徐老汉,让我怎么啃,总不会让我老汉拿牙啃吧

妙啊,本官正是这个意思你不是说大宋刑律管不了牛吗,本官责罚不了牛,责罚你牛归他教养一年,你去把田里地苗啃光,限明天来衙门交令,三班衙役,都看着点,不准别人毁坏了徐老汉家的秧苗

狗官,哪有你这么判案的,老汉不告了宁老汉暴怒。

你决定了赵兴叮问一句。

老汉不告了徐老汉也怒气冲冲大骂。

这就对了,赵兴拍着桌子,连声喊:多大点事,几株秧苗也闹上公堂,你浪费多少行政资源,去,给我滚回家去,今后这样的事自己解决要讲河蟹,懂吗

行政资言,河蟹,不懂只是,大人,老汉等不告了,老汉的子侄

侯着,赵兴不耐烦地挥手:聚众围攻官府,以谋反罪砍头也是可以的。你们不告了,本官今天心情好,枷号衙前示众到今晚。回去好好管教瞧瞧你们地孩子,都滑到了谋反的边缘,再不管教,可是诛族大罪

徐老汉牵着犯罪人是说那头牛,狠狠地瞪了宁老汉一眼,两老汉怒气冲冲到一边商议相互赔偿问题。大堂外枷号着鼻青脸肿地300条壮汉,赵兴领着衙门里地人悠闲地处理这案件。有那三百人在门口示众,再进来地人一个个老老实实,唯恐惹毛了赵兴

几件案子都处理完,天色还早。法曹毛滂带着人执行判决,押司们忙着接受案件诉讼,赵兴闲下来,端着茶杯在府衙四处一走。一边活动身体,一边观察着府衙的布置,同时还跟衙役们聊几句家常,高俅跟在身边,神态也很悠闲。

高俅这几天带着程族一些少年人学习接受诉讼,他可算了。杭州接连大灾。他收红包没收多少钱,但程族跟着赵兴经营海贸,手里缝里漏出来的一点稀奇玩意。便已经稀奇可观了。那些孩子跟在他身边。送上的谢师礼让他美美偷乐了好几晚上。

高俅居住在赵兴的城堡里,生活由这些年轻人照顾,程族送来的谢礼,派学生通过赵兴的鳅栈送到京城出售,每件足以抵上一两年地俸禄。这种生活让高俅很开心,所以他教导那些程族人也不遗余力,连带着。他对收红包有点看不上眼。认为三五贯地小钱,丢不起那个人。故而。别人抢着接案子,他悠悠然袖手旁观。

但是高俅毕竟是苏轼带过来的人,赵兴对刑律又是初次上手,因而所有地案子最终都要到他那里汇总。于是,淡雅的高俅渐渐开始有了清廉地名声,那些收来的红包,他尽数分给下属,让他在下属中赢得好声誉,所以他一路走来,许多人悄悄向他点头打招呼。

转完了一圈,高俅看到赵兴无所事事的样子,便聊起了闲话:离人,听说你正在往常州运果木与种子,说是打算备旱,离人以为明年杭州还会旱吗

赵兴看了看天色,摇摇头说:不知道,这天气谁也说不准,连续旱了两年,真是罕见。

缓了口气,赵兴继续说:听说欧洲那边也开始大旱了,从去年到今年,除了一些低地,农民颗粒无收。现在那里粮食最贵,货物都卖不出价。

高俅隐约知道点赵兴的事,他旁敲侧击的问:听说你的妾陈氏在交趾有一片封地,南洋那块物产丰富,稻谷一年三熟,饿着谁也不至于饿着你吧。

赵兴摇摇头:难说我听说天竺那边今年也在大旱,恒河水都浅了许多,许多井都枯了。这天竺可是个天下粮仓啊,欧洲旱了,一般都采购天竺地粮食,如果天竺国也欠收,那么今后粮食的稀缺程度,怕会让人难以置信。

高俅听了也有点愁:这饥荒,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听说朝廷准备新铸当十钱,可是久议不决,如今各处灾荒,恐怕时机不对吧。

高俅之所以提起当十钱,是因为他知道这是赵兴的主意。范锷在去年底曾经提出这个设想,但一年过去了,朝廷除了铸金币地主张,范锷其他地奏折都一一驳回。

赵兴已在去年见过金牌金铤,但由于当十钱的决定下不来,朝廷对新币的兑换率无法决定,所以也没有推行金牌金铤。

不过,今年以来,赵兴的银行业倒是取得了迅猛的展,以色列人是天生的银行家,赵兴只是提了个想法,然后借职务之便,帮他们在密州杭州扬州与东京汴梁城开设了几个点,这些以色列人立刻像寄生的藤蔓一样,依托赵兴地物流业,迅展起来。如今他们已经把银行开到了交趾与倭国高丽,成了一个跨国结算地机构。

做什么生意都没有印钱来的快,仅仅依靠钱息,赵兴已经获得了丰厚地利润,这让他的身家越来越丰厚起来,高俅约略知道一点内情,如今听到连赵兴这样身家丰厚到无可想象的财主,也开始考虑储存粮食,他不禁一阵阵脊梁骨寒,禁不住问:离人,情况真的严重到这份儿我刚才还在想,杭州地力肥沃。这土地种红薯可是大亏,种稻谷才合算,难道

赵兴突然截断高俅的话,问:最近你收红包收地怎么样

高俅坦然的一笑:那几个红包,我倒不十分在意,衙役们吝惜那几个小钱,我都分给他们了。

高俅还想继续刚才的话题,但赵兴话题再一跳,感慨的说:多少钱才是够朝廷给他们的俸禄不薄呀,炭薪钱。节钱赏赐钱置衣钱车马钱,这些钱加起来,养活一家二十口都够了,怎么还想钱多少钱是够

高俅尴尬的一笑。他无法回答。

这时传统,现代被称为官场潜规则,一个平民百姓寒窗苦读若干年,好不容易出人头地也就是做了官,怎么获得别人的尊敬,寒窗苦读的人认为最受到尊敬的就是金钱。别人不给他塞钱,他就以为是不尊重,所以。无论他的薪水多么丰厚。依然必须收百姓孝敬地几个铜板几个铜板的敬意。

这些敬意都划有各种名目,比如说叫炭敬节敬年敬不如此,不足以体现他们对学习的刻苦

赵兴话题再次一跳,说:好吧,他们想钱,我就让他们一次拿个够原本我不打算做这事,但现在看来不得不如此。乡里乡亲的。收老百姓地门敬,何其容易你把衙役都叫来。我有话跟他们说。

衙役们听到赵兴打算给他们找点钱,纷纷赶了前来。原本杭州衙役是三班倒的,这一刻他们到的很齐全,连夜班的衙役都赶到了。

望着一个不落的衙役队伍,赵兴不得不感叹,金钱的诱惑真是无可抵挡,在宋代这种通讯状况下,那些在家不当值地衙役居然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越恶劣的交通限制,一个不落地赶到了现场。

诸位都听说了吧,近日我大宋四处冒出玻璃作坊,现如今,玻璃卖地很是红火,我手里有一份玻璃配方,便为大家寻找一个财路。

据我所知,密州团练里面有两个工匠师傅,会摆弄玻璃这玩意,知州大人还担任两浙西路兵马钤辖知杭州军事,我便动用知州大人的官印,从密州将这两个玻璃匠调到杭州,由这两位玻璃匠做师傅,开办我杭州府衙所属的玻璃作坊。

我计算了一下,开办一个中等规模的玻璃作坊大约需要一万贯,此外还需要场地人手。场地一项,我听说杭州职分田很丰厚,每人都有数十顷,甚至上百顷。我们且拿出来十顷地盖作坊。杭州地处港口,制玻璃用的料可以直接海运,货物也可通过大运河四处销售。

所以,我们便以一万贯资金做投资,占50的股本,杭州团练出牢城营,以杭州监牢里的健壮囚犯为劳力建设玻璃厂,算20地股份,府衙出官田,占10地股份。两个玻璃老师傅,每人各占一成股份。

这座玻璃坊动用官田,动用团练,总得算来,也算是府衙的官产。此事运筹在我,我出五千贯,算是掌握25地股份。剩下的五千贯算25股份,也就是五千贯资金,由县衙的各级官吏衙役认购。每人出多少钱,由你们自己衡量财力,一个铜板不少,一千贯钱不多。但出多少钱,我们到时候按份额分红

除此之外,各位的职分田都交出来吧,我打算试种一些新物种,每年但有收益,我和你们三七分账,我三你七。我的七分里还要拿出四分,分给种田人,所以最终的分账法是你我各三,总共六分,我们与种田人四六分账

赵兴又简略的解释了一下他刚才说的几个新词,然后留给大家去思考,自己跟高俅走到一边喝茶聊天。

他原本以为,五千贯庞大的数额会让人心存怀疑,但他没想到,玻璃的诱惑实在大,大家听说是要制造这种神奇玩意后,不一会,五千贯的额度已经认购满了,争执一番后,最终商讨的结果还是按照中国传统的方式处理按照级别,分配股份。

玻璃这玩意在中国从来就是高科技技术,即使在现代。清澈透明的含铅玻璃也被叫做人造水晶,它不是以玻璃地价格出售的,而是以珠宝的价格来衡量的。

今年一年,大宋朝冒出十几个玻璃作坊,他们的产品最终还是按照珠宝的路子走高档路线,并没有像赵兴预期的那样,普及开来。所以,思前想后,赵兴觉得有必要将玻璃的暴利削薄,是它逐渐走向平民化

前不久。他捐献玻璃器皿的事情,曾遭到苏轼的强烈反对,也让他认清了这点,所以。他干脆利用官方地力量,把玻璃这项旧石器时代的技术彻底做廉,令它廉价到平民百姓用得起。

宋代有官窑,还没有官方玻璃坊,赵兴这里要办的就是大宋第一个官办玻璃坊,这次。他把全杭州的在职官吏都绑在了一起,形成一个紧密地利益团体。

至于玻璃坊具体股份分配问题,赵兴没有参与争论。当然。他一下子占去了25的股份,其余的官吏也不想他过多的参与,只是因为主意是他出的工匠是他找来的,配方是他掌握地,大家不好要求他削减。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各地属官按照职务级别划分好了出份额,由于这一企业带有浓浓的官办气氛。所以赵兴也顺理成章规定:官员一旦退职。必须强制出售自己地股份,而后给新官腾出空位

这其实是项廉政公约。通过这一官办福礼机构,他将全杭州地官员绑到了一起,使得官员贪污成本直线上升一旦官员因贪污去职,那么强制出售的股份,很可能以地板价被后任官员接手。

杭州官员热火朝天的讨论着分红方案的时候,高俅拉着赵兴悄悄走出衙门,他把赵兴领到一处农田,指着遍地的庄稼,不依不饶的继续着他刚才的问题:离人,你说,杭州明年还会大旱吗今年冬季会不会也像去年一样,雨雪不正常

田地边停放着几个龙骨水车,水车正由几个农夫踩踏着往田里灌水,旁边几个灌好水地田地里,几个农夫正推着秧马往田里播种着冬麦。

这龙骨水车赵兴知道,日本人说是苏轼明地,并且认为龙骨是现代工业传送带的始祖,因而苏轼也应该是现代传送带之父对日本人这一说法,中国历史学家很不自在,他们认为龙骨水车不是苏轼明地,但因为中国专家可信度太低,所以他们的话直接被日本人无视,也被国际社会无视。

不过,在那场争论中,赵兴倒是是私下里认为,或许中国专家撒谎率高达但关于龙骨水车这事,很可能他们说对了但这不关赵兴的事,他没兴趣去追究。而当时的大宋,确实认定:苏东坡为了帮助杭州抗旱,划时代的明了两项农业技术龙骨水车与秧马。

苏轼明的秧马并没有流传到后代,甚至连图纸都没有流传下去,只是杭州县志以及宋代的一些书本中,记录了苏轼看到杭州老百姓插秧时弓着腰,很累,所以,这位博学多才的制科状元特地了这种可以令人直着腰插秧的工具。

赵兴不知道后世关于秧马的争论,他现在看到的秧马是一个类似鸡公车似的装置:独轮,农夫推着它在秧田里走,鸡公车前方像鸡头一样的装置在泥地里一磕一磕,每次将两个尖嘴泥中,总在车轮两旁留下两颗秧苗。

远远的,赵兴看不清鸡公车的具体装置,他站在那里喃喃自语:应该是轮毂式履带装置,每根轮毂里夹着一根秧苗,推动秧马,轮毂将秧苗送到两侧鸡嘴功效并不太高,事先还要把秧苗分割好,度甚至不如手插秧,但有了这东西,妇女儿童等弱劳力也可以整天插秧尤其适合弯不下去腰的老头老太太。

高俅引领赵兴来到农田,原本是想让赵兴看看杭州的复播情况,没想到赵兴冲着田里的机械装置念念有词,他赶紧打断了赵兴的走神:离人,今年虽然天旱,但我杭州却没有饿死多少人,秋收过后,十乘十的田地都复播了,除非今冬还像去年那样雨雪不规律,否则,明春我们只要收获一季,杭州无饿警矣。

再说,今年收成不好也没什么,苏公已经上表朝廷,请减免杭州三分之一漕粮,约有二十万石,加上你运来的粮,以工代赈疏浚西湖,这样一来,百姓可以轻松熬过这个冬天,明春无论收获多少,总够他们吃到秋末了吧难道明年雨水还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