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我是师长范哈儿 > 第三十六节 要人全文阅读

第三十六节 要人

范哈在外面收购股票和房子的事情,张芬并没有插手,所以也没有多聊。

的最多的,还是几位太太切身的事情。

上次随烟土船一起到来的四位姨太太,给张芬和范哈儿添了不少事情。不仅让范哈把大部分警卫都派去保护她们了,还花了大笔的银元,用于她们的购物和消遣。

好在现在上海刚停战不久,繁华还没恢复,她们在出去逛了几次,买了些东西后,就抱怨了几句上海滩也不过如此的话后,随即息了继续扫街的心思,回到家里几个人凑成一块,叽叽喳喳商讨接下来可以玩的事情。

本来还想学赵、何两位姨太太一起去读读大学,被张芬呵斥了几句,骂她们根本不学无术后,从昨天开始,就四个人凑成一桌麻将,乖乖的打牌,没再想过什么花样。

张芬每次见到范哈,总少不得抱怨那四女几句。

对于她们这样的情况,范哈其实已经很满意了。只要她们不给自己添事,不偷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随着现在局势逐渐安定,房子的价格已经迅开始恢复,自己名下的资产,正逐渐开始增加,花钱,还是很舍得的。

所以很是安慰了张芬几句,让她不要和那四人一般见识。

真正值得重视的是,前阵子杜家几位太太预测的,张芬和赵、何两位姨太太,将会闻名整个上海滩的事情,如今已经成了事实。

那几个和范家几位太太争辩的,可不是普通的大学生,而是出自名门的大家闺秀。最低的一个,也是上海国民党部委员的女儿,其中一个是商会副会长的女儿,甚至有一个,还是已故大富翁哈同的养女。

她们虽然骄傲,却也并不是真正蛮横的人,回去将事情向周围人一,将自己形象适当美话,又将对手适当夸大,自然就成了一件轰动圈内的大新闻。

这些名门闺秀们,平常对于国家大事不一定热衷,对于这种攀比性质的话题,却是极为喜欢。

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上海滩的名媛们,都知道从四川来了几个厉害的女子,想要和上海滩的名媛们一较高下。

就在今天,张芬那儿已经收到了几份邀函,请她们三女前去某某公馆做客。她不敢擅自做主,就向范哈儿提了出来:

“……还竟然邀请我们去参加什么‘沙龙’,六姨太是一种聚会,她们两人都很想去参加。反正我是不清楚那种聚会是干什么的,所以也不想去。你,到底让不让她们去啊?”

范哈本来也是个比较落伍的人,刚开始还没想起沙龙是个什么东西,听了六姨太的解释,才想起,那好象是一种西方上流社会的聚会形式。

他听到过有关沙龙的故事,还是法国大革命时,那些革命贵妇经常开办一些很开放的沙龙,就算再正经的文学沙龙,里面也夹杂了很多桃色新闻。印象中,所谓沙龙大多有不正经,对于这个词的印象当然并不好。

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时候的上海名媛们虽然很西化,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仍旧灌输其中,真正特别开放的事情,好像从没听过。最多一些花边新闻,也大多是报的捕风捉影。

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沪上名媛,都不是那么好相与的,普通接触即可,真正融入她们,则大可不必。那些陌生的沙龙,还是不要参加的好。”

“我也是这个意思。”张芬赶紧头。

她更是一个守旧的女人,要是让她在没有丈夫陪同的情况下,去参加一些私下聚会,除了在自己家中还有可能,其他任何人家,她都是不敢随便去的。

“就怕上海滩的那些贵太太们不会就此罢休,要找回苗头,会不会另外想办法,对我们做些不利的事情?”

“这个无妨,等她们出手了再。明天你再和赵何两位姨太太,一起去去趟杜公馆,让杜家几位太太介绍你们认识那位郑大厅长。有她保驾,绝对能少很多麻烦。”范哈笑着安慰张芬。

上海滩藏龙卧虎,自己这位太太,看来已经认识到了这一。

在这么个地方心谨慎一,确实还是很有必要的。

等张芬满意的离开,范哈现沈副官还没回来,静下心来想想,突然觉得,自己手上可用人太少,似乎应该再雇佣一些人手了。

虽然身边已经有沈聪和大量警卫营的士兵,但除了沈聪勉强还能一用,其他人大都只能打打杀杀,具体事务基本执行不了。

而现在手上需要处理的事情,却是增加了不少。

仅仅是那些已经增值房子,就需要一批人去看管。他并不准备长期持有等房价的最高,而是想在价格涨到适当的高度后,就及时出手,换取现金来完成购买军火的人,所以那边随时都要有专业人员盯着。

范哈在上海的人脉,除了杜月笙外,就只有他新认不久的老师,后来“仁社”的老头子张仁奎了。

张仁奎,号镜湖,山东滕县人。早年贩私盐为生,加入青帮,为大字辈人物。他才是上海滩,真正最牛的青帮老大。

北伐战争兴起后,张仁奎出任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为国民革命军北伐出谋划策,颇有赞助。据他的得意门徒韦作民私下透露,蒋介石曾在上海经人介绍拜张仁奎为师入帮。1928年1o月,张仁奎在南通收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华探督察长黄金荣为徒,真正坐实了青帮第一大佬的位置。

张仁奎门下三四千个徒弟,其中有杨虎、蒋鼎文、韩复榘、陈铭枢、黄琪翔、孙桐萱、张镇、黄金荣、董显光、郑介民、韦作民、张竞立等。据只有社会上层人物即文职是特任、简任、荐任以上者,武职是将校以上者才有资格加入仁社,故有“一时国内海外群英并集于夫子之门墙”之。

而原来的范鹏举,在上次来上海的时候,恰恰就是被老头子收为了关门弟子,和杜月笙、黄金荣同辈。

只是他毕竟拜师完,除了待在上海的杜、黄两人还比较熟悉,那些南京担任高管的“师兄”们,却基本不熟。

而且他的这些同辈师兄,大都身家显赫,有好事时,估计大家可以凑在一起乐和乐和,锦上添花也很乐意。但真要想要求他们帮忙了,那肯定还得看他们心情。

唯一的例外,就是杜月笙了,他不仅在上海滩手眼通天,而且绝对讲道义,好结交,最乐于帮助圈子中的人。

杜月笙出师已久,其实有自己的独立社团,有自己的弟子,他们组成的就是“恒社”。

恒社规模比仁社了不少,但八百弟子中,各色各样的人物都有,其共同特色为知识份子居绝大多数,人人拥有身家或事业。譬如骆清华运筹帷幄,每则必中,6京士、朱学范在政治和工人运动上是杜月笙的代表。工商业方面则恒社弟子里另有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乐为驰骋。除上述起人中若干青年工商巨子外,还有国信银行经理王叔和、安乐纺织厂长王得民、中华铜厂总经理余中南、祥生交通公司总经理周祥生、复兴实业公司总经理侯国华、英商电车公司买办胡于舆、鼎新染织厂总经理姚义璋、鲍利造纸厂总经理徐大统、协大祥总经理孙照明、杭州纱厂董事长张文魁、海新企业公司经理章剑慧、中华造船机器厂总经理兼厂长杨俊生、俊大华行和大华造纸厂总经理叶荫三,

凡此俱为经常接近的核心人物,他们在上海工商界是引人瞩目的新锐工商业家,各自建有雄厚的事业基础,而他们所掌握的庞大事业,便构成了恒社的卫星组织。

相比仁社的那帮高官显贵,范哈觉得,他还是更乐意求助杜月笙手下恒社的这帮子精英人才。

看来,自己还是得再麻烦这位师兄一次了。

也不用每次都亲自找上门,一个电话挂过去,杜月笙那边就答复过来,让他手下第一号大将杨管北过来,帮忙挑几个人给范哈儿使唤,事情办完了,或者中途对这些人不满意,直接赶他们回来就是。

如果有事情杨管北解决不了,再直接找他就行。

总之一句话,在上海滩,你范老弟的事情,就是我杜月笙的事情,有问题直接找我。

因为最近刚刚完成了一笔烟土交易,杜月笙心情正爽,对于送这批烟土来的范哈儿,也显得格外客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