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逃亡的路给堵死了,霍弋也就没有了逃与守的纠结了,现在只能是一门心思地做好防御任务,想尽一切办法来死守味县了。
困难当然是存在的,毕竟魏军已经攻破了味县的外城一次了,现在魏军卷土重来,再次攻破味县外城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百的。
至于味县的内城,并不是说蜀军的防御能力有多厉害,而是魏军由于受到了蛮人的攻击,而主动地放弃了进攻,所以说味县的内城,其实是没有经过战火考验的,究竟它能不能抵御得住魏军的进攻,这显然是一个未知之数。
可不管怎么样,霍弋必须要竭尽全力才行,现在他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了,唯有死守味县,守得住是恪尽职守,守不住也算是为国尽忠了。
霍弋对蜀国的忠诚那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在他的字典之中,可没有投降二字,宁可死节,也绝不屈膝投降。
那怕现在身处绝境之中,霍弋只要肯投降,不但可以保全性命,而且会仍不失二千石之位,毕竟魏国在优待俘虏这方面可是出了名的,霍弋只要献城投降,受到的优待绝对不会差。
但霍弋压根儿就没有半点投降的心思,那怕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他忠于蜀国忠于刘禅的赤诚之心都没有半点改变,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霍弋是报了必死的决心来守卫味县的,不过他手下的那些蜀兵去未必会有同样的心思,自从蛮人战败失利的消息传到味县之后,蜀军的士气明显地低落下来,许多人都在考虑前途和命运的事情了,毕竟蜀军之中普通的将士占据了大多数,他们吃粮当兵,最多也只是混口饭吃而已,如果为此而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那似乎就有些不值了。
所以味县蜀军之中出现人心浮动士气萎靡的现象就一点也不令人感到奇怪了,霍弋当然是不会允许这种现象出现的,本身味县的防御能力现在就已经是严重削弱了,如果这个时候再出现军心不稳的状况,那无异于是雪上加霜的。
这个时候如果霍弋采用镇压的手段进行处理的话,那后果只能是更加地糟糕,毕竟霍弋不可能将所有胆怯者二心者全部清理掉,铁血镇压的后果只能是让更多的人离心离德,加速军心的崩溃。
不过霍弋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编造谎言,反正是这也是霍弋最为擅长的手段了,他伪造了一封圣旨,公开地向味县的守军宣扬,朝廷对坚守在味县的蜀军将士予以嘉奖,所有的人,只要是参与了城池防御战斗的将士,每人官升一级,禄加一等,同时,朝廷已经派出了援军,最晚也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抵达味县,希望味县的守军能够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坚守住味县半个月的时间。
这个圣旨一宣读,蜀军是群情激昂,特别的振奋,加官晋爵固然是好消息,但朝廷能派来援军,那才是挽救他们于水火的大救星啊,只要援军能来,他们的生命就有了保障。
至于坚守半个月,只要守军能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霍弋的这个办法确实是有效的,一下子就鼓舞起了蜀军的士气来,这半个月就是蜀军最大的期望了。
当然只有霍弋清楚,哪里有什么援兵,这道圣旨不过是他杜撰出来,现在蛮军的相助没有了,朝廷的援军又指望不上,一切只能是靠自己了。
霍弋登上城楼,看到城外隐约往来奔驰的魏军骑兵,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到了悬崖边上,再往前一步,就是粉身碎骨,但他没有任何的选择,而且他也不愿意去做什么选择,一条道走到底,就是霍弋最为坚定的信念。
……………………………………………………………………
羊祜率领大军不紧不慢地走了几天时间,终于是赶到了味县的城下。
味县的城墙,已经是修葺一新了,不过还依旧残留着上次交战留下的痕迹。
护城河蜀军也进行了清理,但由于时间过于仓促,清理护城河的工程量又比较大,所以蜀军也只是清理了一部分浅处的沙袋,深一点位置上的沙袋根本就无法清理干净。
不过对于魏军来说,这二次攻打味县,已经不需要像上一次那么费力了,从交州运来的一百辆投石车,已经是全部到位,它们将担纲攻城的主力军角色,既省时又省力,同时还能大幅度地减少攻城部队的伤亡。
孟栎报仇心切,刚刚抵达味县城下之后,就立刻主动地向羊祜请战,要求率兵攻打味县。
那些曾经被霍弋祸害过的部落酋帅也是非常地踊跃,都争着想要报仇雪恨,非常积极地来请求参战,蛮军现在士气十分高涨,都急有些急不可耐了。
羊祜倒没有立刻同意,反正现在霍弋已经是笼中之鸟,瓮中之鳖了,无论他如何挣扎抵抗,都难逃覆灭的命运。
而且羊祜也放弃了招降霍弋的想法,且不说霍弋能否投降,光是蛮夷一族就不可能同意,血债需要血来偿,霍弋自己造的孽,当然得由他自己来承受。
羊祜为了安抚蛮夷一族,所以那怕霍弋是有投降的意图他都会予以拒绝的,这次攻城的事,魏军除了出动投石车之外,其余的事情,都将会交给孟栎的蛮军来处理。
霍弋的生死,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就算是大罗神仙来了,都无法挽救于他。
孟栎以及众酋帅求战心切,羊祜也不墨迹,立刻下令魏军将一百辆投石车给祭出来,直接就列阵于味县城下,准备对味县城发起投石车攻击,首先摧毁味县的城墙,给蛮军的进攻扫清障碍。
孟栎等蛮军将领还是第一次看到投石车,都十分的惊奇,羊祜下令投石车展开攻击,只见乱石横飞,味县的城墙是摇摇欲坠,那场面,更让蛮军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