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舌尖上的唐朝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兴隆邮局全文阅读

第三百一十二章 兴隆邮局

“绿豆还能做豆芽么?豆芽不是不在这个季节做么?”武顺显然不太清楚这个,事实上李好觉得绿豆做豆芽味道比黄豆要好,反正他自己不怎么吃黄豆芽。而且后世他们家自己弄豆芽,也是用的绿豆。

“当然可以!做豆芽什么季节都可以,只要温度,湿度够了就行。”李好听后笑着说道,他只是顺手做着好玩而已。然后带着自己的几个孩子一起玩,现在几个小家伙都能自己走路了,经常跟在李好身边转。

跟其他人家不一样,李好对于小孩子的教育并没那么严,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就开始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什么。他一般都是带着孩子们去玩,然后碰上一些东西会给跟自己孩子讲这些东西。

这种教育的模式跟李好在后世教自己的孩子一样,现在带到了大唐这边来,然后给自己的孩子普及一番。以李府的条件,李好的这些孩子以后什么都不用做也能做到衣食无忧,根本就不需要担心什么。

“爸爸,等下我们弄完豆芽就去抓鱼么?那边的池塘还有好多的鱼!”爸爸这个称呼不是这个时候有的,这是李好让自己的孩子这么叫,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觉得这样比较习惯。

在庄户这边呆了一段时间,李好还是在书院那边开学的时候,从地里回到长安城。这时候李好想起了后世磷肥和一些化肥的制造工艺,犹豫着自己是不是应该把这些给推了出来交给大唐皇家书院,让他们组织学生或者自己去研究这个。

如果这些东西能整出来再加上到处征战获得的耕地,那以后大唐应该就不会出现粮食不够的情况了。仔细想了一下后还是整理出来,虽然有些东西没有成熟的条件是无法大量生产的,但是给他们做一个研究方向还是可以的。

等上些日子,李好把自己脑袋里的存货全部整理出来以后,然后把这本小册子郑重的交给自己的印刷馆,好好的刊印一些出来到时再送往大唐皇家书院,同时要注意保密这些防止外泄别给那些不怀好意的外国探子们获取了,到时给他们学到这些技术那就悲剧了。

因为李好的原因,现在的大唐朝廷和大唐人对这些东西都控制的比较严。除了儒家和道教的那些东西可以外传,其他的技术都不在外传之中,包括兵法。

李好刚好把这些交给印刷馆后,府上有下人汇报说洪门有事需要汇报,李好知道应该是道哥有事找自己。回来这边一段时间了,现在洪门那边的事情李好也会去了解一下。

当初无心弄出的一个组织,现在已经成了大唐最大的一个组织了,成员遍布全大唐。李好正好自己也有事情想跟那边谈谈,所以带着几个护卫去了大唐夜总会那边去见了道哥,这是他们约定的会面地方。

道哥自从做了洪门的门主后日子那是过的相当的滋润,不过他始终怀着对李好的敬畏细心的打理着洪门。在李好派过去的人的帮助下现在洪门已经有了帮众十多万人,分布在大唐的所有城市中,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有他的门徒。

而且还有自己的产业,并非一般的黑社会组织了。说句实在话李好自己当初把洪门整了出来没想到它会发展成现在这般规模,这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了。如果这个组织被有心人利用起来,那将会是一股恐怖的力量。

洪门现在旗下有两个产业,一个是兴隆车马行,一个是兴隆镖局,兴隆镖局和车马行都是对外的营生。这两个产业曾经还引起过李二的关注,若不是李好知道的及时,找人疏通过一下,这两个产业估计就难保存下来了。

镖局还好点,主要的是车马行,李二也是有眼光的人,他想把这个搞成官办。只是被李好找关系劝止了,这不是因为李好有私心,主要这个东西完全就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如果不试行验证其成熟性就搞起来到时就怕成了劳民伤财的事了。

交给商人先试运行那亏损什么的都是商人自己的损失,也能让后来者吸纳经验继续办下去。另外也是因为受后世的一些事情的影响,商办比官办挣钱省事。

“大人,这邮局是什么东西?”跟道哥见了面后,李好给了他一个新方案出来。道哥现在也是识字的人了,看了方案上面的东西后有点不解的问道。

“这个跟你车马行的托运差不多,以后那些需要带信或者带东西去远方的人,都可以走此通道,而你车马行正好可以分类把每一个地方的邮件顺带过去,然后再分发出去。”

李好让洪门把邮局整了出来,还是基于兴隆镖局和车马行上。不是所有人都请的起镖局护航行走,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镖局和车马行。

而兴隆邮局就是建立在大唐所有的城市都有自己的帮员,然后有自己的车队,还有自己的镖局加上现在正在各地兴建的水泥路。那么一些小物品或者信件需要送往远方的亲人了就可以完全交给兴隆邮局来办理了,信件送到收件人手里后邮局还会从收件人那里拿回一条回执给发件人验证的,以证明信件内容数目核对无错。

大致跟道哥讲了一下内容,具体的事情李好的学生也会带着洪门去安排,所以用不上李好费心。而实际上李好对于邮局这个东西也不是很明白,一切只能摸索着走。

兴隆邮局开办不久就受到了在外奔波的商人或者游子们的喜欢,他们也不用在异地要等到碰上同乡或者顺路的人才能给自己家里带去音讯和东西了。

他们只要到了某个地方,找到当地的兴隆邮局,把要邮寄的东西和邮寄的地址接收人交代好付给一定的费用就可以。而且这个邮局的办事效率比起之前的那些快捷方便多了,如果中途出现意外什么的还能够及时得到消息。

而南方周刊的发行,以及李府的一些产业如印刷等业务,李好干脆也叫武顺把它们交给了兴隆邮局来送到各地的渠道去,而各地的书商只要把款一次性付清,每期的报纸虽然稍微有点延时,但是都能到达,这样就省了商人们的来回奔波了。

同样李好其他的产业各地的供应商也是走的这条渠道,当然这些也是建立在这个时代商人和所有人的诚信互信上面的,要不然谁敢这样做?

兴隆邮局的人手都是他们洪门自己的帮徒,每个人的底细都了解的很清楚,大宗钱财都是分开运输,但是就算这样依旧是有风险,这些只能依靠人员的自身品德了。

兴隆邮局的运行方式仿照后世的那些快递公司和邮局的架构来,这个邮局的建立花了李好不少心思,为此他甚至还派了两个弟子和几个管帐的去协助洪门管理这些。

当然这两个弟子的任务肯定不止协助管理这些了。他们还要对这个邮政系统的运行进行分析,统计,查漏补缺同时还要把邮局的运行规范制度化,并把这些整理成档案。

另外一件同时在做的事就是银行的筹建,这也是一个大工作,根据南方开发银行那边取得的经验,现在北方这边上马银行就要熟练不少。

阿拉伯数字的广乏推广,算盘的应用还有财务专业的建立,南方开发银行的几年发展经验,李好都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了,也已经培养出来一些合格的人才出来。

这件事情原本是准备让小武来做,而且小武之前也为筹建银行的事情做了不少工作。只是没想到会发生那么一件事情,所以这事情就拖到了现在来做。而李好这个时候正在长安,刚好能把这件事情组织下来。

银行这东西李好不准备一个人来做,还是和南方开发银行一样,联合长安的权贵,加上一些商人组成。而用途跟南方开发银行稍有不同,大致是按照北方这边的情况进行。不过两家银行的银票会通用,而且互有登记。

具体的东西李好还是交给了自己在南方开发银行那边的学生来操作,他们在那边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对于原本的一些漏洞之类的事情也深有应对经验。

把银行的架子搭起来后,这个时候已经传来李二东征大捷的消息。整个长安城全部沸腾起来,当初老杨同志三征高句丽,不仅劳民伤财,还让不少士兵在那边送了性命。

而且那高句丽的人还在辽东那边垒了京观,据说李二看到这东西后大发雷霆,让随行士兵把那些人的遗体全部好好收了起来,然后一起火化带了过来。

这也让李二对高句丽的厌恶憎恨之心越发深了起来,三路大军同时进攻高句丽,一路所向,披靡无敌。最后在一座大城面前停了下来,在这座城下李二率军再次打了一场漂亮胜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