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仙侠小说 > 寻唐 > 第六百九十八章:人心全文阅读

第六百九十八章:人心

李泽裹着厚厚的披风,走在一片白茫茫的田野之中,身边一个鸡皮鹤发的老农官愁容满面地伸手从地上抓了一把雪起来,摊开手掌,李泽便看到雪中夹杂着不少的泥土。

“相爷,今年的雪不成啊!”农官忧虑地道。

“是担心墒情不够吗?”李泽问道。

“不仅仅是如此啊!”农官道:“相爷,在武邑等我们的老地盘之上,水利设施完善,这些年来还在一直不停地改进,问题并不会太大,但像在河中、河东及潞州卫州等地,水利设施刚刚铺开,还没有形成规模,到时候肯定会遇到问题的。”

李泽点了点头:“这些事情,你有给这些地方发公函吗?”

“自然是发了的。司农寺在数天前,便向所有地方都发了公函,要求各地注意这一点,及早做好应对准备。”农官道:“但我更担心的倒是明年我们会遇到旱灾。”

“嗯?”李泽吃了一惊。

“这个冬天雪下得太少了,这不正常,这让老头儿我想起了在数十年前,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然后在第二年,便是旱灾,百姓几乎颗粒无收,大面积的绝收使得人陷入到的绝境当中,然而官府救灾不力,各种赋税倒是不能差上分毫,先是各地有农人反抗交税,哎,也说不上是反抗,因为实在是交不出来。”

“你是说那一年席卷全国的大暴动?”李泽问道。

“正是!”老农官道:“先是抗租抗税,然后官府开始抓人,杀人,最后便是杀官,聚众造反,官府镇压,三两个回合之后,这天下终于大乱了。那十几年,是老头儿最绝望的几年。一忽儿便造反的裹协去杀官军,一忽儿又被官军抓了壮丁,去杀造反的,反正就是一个看不到头。现在想起来,当时能活下来,当真是一个奇亦。老天爷终究还是卷顾我的,我胆小,不管在哪儿,都没敢杀一个人。或者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老天爷才让我遇到了相爷,过上了好日子啊!”

身后的一个年轻官员轻轻地扯了扯唠唠叼叼的老农官,这才让他勐然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道:“相爷莫怪,人老了,就是喜欢说些没用的。”

“不不不,很有用!”李泽看着身周的官员,道:“前车之鉴,后者之师。既然你认为明年有大旱之虞,那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很多事情,便要提前做起来,有备无患。”

站在李泽身后的秘书监成员,立即挥笔记下了李泽所说的话。

“这件事,单单靠司农寺是做不了的,回头通知相关各部,集体会议,商量应对明年有可能的灾情。”李泽接着道。

“臣马上着手安排,通知各部主官!”章循道。

“加大购粮的力度。”李泽又看向今天跟着来的户部左侍郎并负责供销合作社的王明义道:“明义,做一个计划,如何能不动声色地购进大量的粮食屯集起来以备灾荒。”

“这有难度!”王明义道:“今年我们北方本来是丰年,这个当口还大量地购进粮食,必然会引起外界的猜疑。南方的那些商人,一个个鬼精鬼精的。而且粮食大量进入我们辖区,亦会对物价造成极大的影响。”

“这是你们户部的事情,你们去拿一个好的计划出来。”李泽想了想,道:“去岭南迎亲的队伍不是已经要出发了吗?多准备一些船只,在岭南购进大量粮草,借着大婚的名头,可以把这件事掩盖少许。”

“岭南向训会同意吗?粮食可是一地之根本!”王明义皱眉道。

“他会同意的。”李泽冷冷一笑:“皇后进门,总要送些礼物给我们的。借口你们自己找,岭南那地儿,听说粮食可以一年两熟,有些地方甚至能做到三熟,可不是我们这里能比的。”

“是!”

几乎与此同时,在距离武邑路途遥远的泰安,朱友贞也正在视察着一处处的工地。入冬之后,徐想便组织了大规模的农人开始兴修水利,挖沟渠,修堰塘,顺便将很是不堪的道路也整修一下。当然,他所用的方式可不是以工代赈,而是徭役。所有泰安百姓,每家每户,都需要出丁,自带粮食,服徭役整整一月。

老百姓们倒没有多少怨言,因为这一次他们发现,服徭役的事情公平得很,那些以前的富户,地主,乡绅们也没有逃过。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府君徐想,也整天在一个个的工地之上出没呢!官府虽然不出粮,不给工钱,但好歹还给大家建了一些栖身的棚子,每天还提供一些暖身子姜汤,每个工地之上,也有一些医师坐镇,比之往年,不知好了多少。

往年服徭役,那就是鬼门关,很多人来了,再也没有回去。但今年,这种忧虑,可就要小上不少了。

“徐想,你堂堂府君,没必要与这些人一起劳作吧?”朱友贞皱眉看着一身官袍子上都是泥水的徐想。

徐想四周瞅了瞅,见没有什么闲杂人等,随压低声音道:“殿下,样子还是需要做一做的,咱们没有钱,没有粮,只能在人心上下下功夫了。”

“服徭役本身就是他们该做的事情!”朱友贞道。

“话是这样说啊,可谁让北方比着咱们了呢?”徐想一咧嘴道:“我听说北方那边,干这些事情有个名堂,叫以工代赈,官府提供吃食,有的富庶的地方,还发工钱,咱没这个实力啊!就只能出来与民共疾苦了。”

朱友贞脸色稍霁,微微点了点头。

徐想指了指热闹的工地,道:“殿下,今年雪下得小,墒情不足,而且我听老农说了,这样的反常天气,意味着明天说不定会遭旱灾,所以这水利整修,万万马虎不得,这个冬天,一定要多搞一些出来,多修一条沟渠,明年便能多收那么三五斗粮食,殿下打仗的时候,便又能优裕几分。”

“倒是我错怪你了。”朱友贞拱了拱手,道:“我听田国凤在我面前埋怨,说你们在泰山时候攒的一点儿家当,全被你拿出来买了药材,还有准备了这些姜汤之类的了?”

“他可真是一个大嘴巴。”徐想不满地道:“不瞒殿下说,我可不是做亏本买卖的人,现在拿出这些黄白之物,不是准备着将来从殿下那里讨得更多的东西吗?”

朱友贞一呆,旋即大笑:“这样的事情,心中明白就好,说出来就有些腌攒了!”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都是有所求而已。”徐想道:“我不说,殿下也明白。”

“你这个样子,可不合官场规纪了。”

“我需要迎合的只不过是殿下一人罢了,而殿下所需要的是什么,我心中明白得很,其它人,我并不需要在乎。”徐想道:“我读过书,造过反,当过土匪,很多事情,可是都想明白,想透彻了。”

朱友贞点了点头:“说得也是。”他挽了挽袖子,从地上捡起一柄镐头,大步走向工地。其它随行的官员,眼见此状,也都只能从地上拿起各种各样的工具,随着朱友贞同行。孙桐林拿起一柄锄头,走到徐想身边的时候,意义难明的瞅了他一眼,徐想回给了他一个灿烂的笑容。

“都听好了,殿下与我们一齐来挖渠了,那个干活不经心的,想混日子的,我打断你的腿,让你爬回去。”徐想小跑着到了人群之中,大声吼叫着。

自从受伤被俘,又被对手下死手折磨了一遍之后,朱友贞的身子骨其实一直不怎么好了,虽然只在工地之上劳作了不到一个时辰,但当他带着一身泥水回到官署之后,还是觉得浑身酸痛,泡了一个澡,躺在软榻之上,两个侍女跪在床榻之后替他轻轻地按摩着。

“殿下,这样的事情,您还是尽量不要去做了。”曹彬坐在榻前,低声规劝道:“那样的地方,鱼龙混杂,徐想也是胆大包天,到底是土匪。”

“虽然很累,但却还是悟出了不少的道理!”朱友贞道:“当我认真干活的时候,那些老百姓看我的眼神可都不一样啊。你是没瞧见,孙桐林他今天可是遭了不少白眼,皆因为他干活出工不出力,你是不是认真干活,那些老百姓一眼便能瞧出来呢!”

“那是自然,他们都是老把式,就像我们打仗,一上手,便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成色!”曹彬笑道。

“你这段时间一直在督练军队,拿得出手的,有多少?”换了一个姿式,让侍女按摩另一边,朱友贞问道。

“刘信达的三千兵不能动,需要以他们为核心组建留守部队以防唐军。”曹彬道:“我带来的三千兵马,殿下到时候可以带走两千人,剩下一千我准备留着镇夺宣武。田凤国的泰山匪有一千精锐。也就是说,殿下,您接下来带着出征的,便是以这三千人为核心组建起来的一支军队。再从编练军队之中抽出可用之师,您这一次带出去的,最多两万人,多了,不起作用,反而会坏事。”

“两万人啊!”朱友贞吸了一口凉气。

“足够了。”曹彬笑道:“武宁军多年不战,战斗力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