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梦回梁山当天王 > 第四十七章 决定全文阅读

第四十七章 决定

“杨志说确实是一条好计谋呀,只要前军能够起事,在加上我们城中的军马,就是贼寇的近一倍了,我们还能增添几名良将呢?”

“就是嘛,如果杨志再能透漏出一些贼寇的下一步行动计划,那我们就完全能够做到知己知彼了。”听到梁辉的汇报后,李成和索超异常的兴奋。

但是王太守还是在关键时刻泼了一盆冷水:“近七千人进出城中,那我们只怕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了。”

“王大人,怎么到现在还疑神疑鬼呢?关胜、呼延灼本来都是我朝大将,而且祖上不是开国元勋就是忠义的代表,他们屈膝于草寇之中就已经是辱没祖上了,现在有了立功的机会,自然不会放弃的。”截至目前最大功臣的梁辉也忍不住文官的歧视了,毕竟这次梁中书听从王太守的话后,他冒生命危险换来的功劳就一笔勾消了,那样的话,只怕一辈子就是一个家将了。

“你到底是如何出入梁山大营的。”王太守不理睬梁辉的冷嘲热讽,却一句话点到了核心问题。

梁辉一听就知道这个问题早晚会问,而且回答还不能太完美了,万一杨志反悔或真是上当受骗的话,首先倒霉的就是他这个招安功臣了。

梁辉定了定神,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一点我也不太明白,梁山几次攻打州郡,是很有战斗力的,他们也一定纪律严明才对呀,虽然天黑看不清楚他们的布阵,但是大营与我们官军相比还是差距很大,最为关键的是虽有哨兵,但是见面后也只是询问一下口号就放行了。”

“你是说你们进入中军大营就问了一下口号,连去哪、为什么出去都没有问?”李成突然打断梁辉的回话,警惕地问道。

“他们中军是今天傍晚才赶到成为二十里处扎营的,军械粮饷还没有运到,每一个大队都派出几十人外出搜罗粮食、草料,我们赶过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一队人马拉着抢来的粮食回去,跟王云一起来的那俩人是杨志的亲兵,自然很多人都认识了,他就告诉那些人在抢一个村子的时候遭到反抗,推出村子时比较匆忙,加上天色太黑,竟与大部队失散了,于是我们就跟着那队人马回营的。”

“照你这么说,连中军大营都这么松散,那他们哪来的这么厉害的战斗力呢?”梁中书的问话顿时使整个屋子鸦雀无声起来,就连索超、梁辉这样的悍将都在怀疑。

“大人说的是呀,飞虎峪一战,闻达将军三千精兵毁于一旦,卑职所率领的二千骑兵,以及后来赶到的一万步兵也没有过破贼寇的埋伏圈,可见他们的实力绝非一般,也绝不是乌合之众,尤其是青、江数州,还有呼延灼、关胜两位将军绝非等闲之辈呀,这难道是贼寇的计策。”索超只与梁山的大将有过交手,李成是唯一知道梁山军整体战斗力的人,这方面他最有发言权。

“李都监说的是,这一点确实没法解释清楚呀,对了,梁辉,你们路过前军大营是,是什么情况?”梁中书突然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前军大营。

“对于这一点我曾经也十分的奇怪,我等是从前军绕过去的,但从阵型上看,十分的整齐,与我们朝廷军队一般出兵打仗驻扎相同,而且整个大营灯火通明,巡逻人员也都能看到。”

“我还以为你奇怪什么呢?前军将领都是围剿梁山失败的朝廷官军,整体素质自然要比那帮草寇强上百倍、千倍了。”索超已经憋了很长时间,对于对于这个急先锋来说已经可以称为奇迹了。

“奇怪的是他们到底是怎么大败官军的?对了,梁辉你说曾经奇怪过,是怎么一回事呢?”梁中书没有放过任何一点信息。

“我问过杨志梁山军怎么这么能打时,他告诉我说,青州、江州之祸,都是草寇预先埋伏在了城内,靠得是打个措手不及,官兵围剿之所以败,他也问过投降的呼延灼,说是太轻敌了,高太尉从禁军中所拨出的一万精兵他根本就没有带来,只是带了自己的本部人马。飞虎峪一战听说晁春在战前告诉草寇,此战如果失败,梁山将不保……”

“这倒是句实话。”

“索超,听梁辉把话说完。”索超有点不服气地看了一眼李成,却没有再说话。

“晁春平时在梁山上造谣说,我们官兵抓住草寇,各个都要被陵迟处死,尸体……尸体还要……”

“还要怎样,你怎么也变得这么婆婆妈妈的了。”索超显然并没有将李成刚才的话记住。

“还要扔到黄山上喂野狗……”

“啪!”索超拍桌而立,吼道:“这帮草寇,竟敢如此污蔑朝廷。”

“这就是他们冒死对抗官兵的主要原因了,我说那天这些草寇怎么会这般地拼命。”这次李成没有理会索超的无理,其实屋内所有人都没有理会,这个理由对于入土为安的古人来说,实在是打击太大了,任何人都会反对,在罪大恶极的人,被处死后,也都会让人把他们的尸首埋葬的。

“呼延灼等人只怕也是听到晁春这样造谣才更愿意反叛的,你说他们这些人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呢?”梁中书又把难题抛给了这帮手下,但是他开头的那就话却表明了他的态度。

首先听出话音的自然还是王太守了,而且是否招安他们、许诺什么样的官职也都是武将的事,不论投降真假还是朝廷不须,参与讨论的只有他不会受到牵连,便道:

“现在看来,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现在关胜刚刚投敌,朝廷大军短期内很难到达,我们孤城真不知道能守多久。”

“这种机会我们绝对不能错过呀,这不仅是奇功一件,而且全城百姓的性命都在我们手中,如果我们守不住的话,倒霉的还是他们。”

北宋自仁宗之后,再无与辽军交手,而西夏也只有两三场的大战,边防军立功的机会都很少了,何况战斗力比巡捕强不了多少的厢军呢,地处河北腹地的大名府自然也没有什么武功可立了,不然的话,蔡京也不敢将自己的女婿派来呀。

“但我们也不能不防,梁辉你再次前往梁山大营,说我梁中书答应他们的一切条件。”

“大人真的准备接收吗?”王太守还是比其他人谨慎。

“我有防备之策,你们尽管放心就是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