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中国式家庭面面观 > 第五节 人口流动对家庭地域特色的颠全文阅读

第五节 人口流动对家庭地域特色的颠

人口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的社会位置之间流动。人口的流动行为包含两大类:一类是人口在不同地域间的永入性迁入,迁出和暂时性的移居行为,人口学中常称之为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经典的人口迁移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由独立的个人为达到预期收入最大化而进行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加。按照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超过一亿,其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达1982万,据权威部门预测,2005年流动人口数量将达到一亿三千万,2010年接近一亿六千万。我国目前约有1.5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批农民工从农村流向城市。迁移和流动的主体称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人口的迁移和流动行为模式或方式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产生此类行为的基本动因就是流动个体和群体为了在经济上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的,满足某种或多种需要。另一类是社会位置的变迁,指人们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的社会位置的移动,人口学上亦称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动。

全国范围内流动人口规模的急剧增加,是我国1990年代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如果早期出于经济原因的迁移,往往是经济活动能力较强的人先行迁移流动,离开自己的家庭。但是随着时间变化和人们对家庭生活的需要,便会开始大量出现投亲靠友的迁移流动。许多分离的夫妇与子女再度在迁入地团圆,乃至出现合家同时迁移(郭志刚,2003)。也正是到了1990年代,早期于1980年代迁移与流动的先行迁移者开始逐步将本家庭成员接到迁入地,甚至于有部分经济能力较强或者所依赖的外部资源与社会网络更强的可能是同时到达迁入地。从而使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家庭化成为1990年代人口迁移与流动不同于1970和1980年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每一次生产大发展,社会大变动,都将引起人口流动大潮。晚明,是有明一代生产力发展最辉煌的时代:粮食生产持续增长,并形成新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各地“改粮他种”成风,商业性农业获得大发展;手工业和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大批新兴工商业专业市镇拔地而起;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对外经贸交流空前活跃,各行各业生机**的发展,首先要求为它们提供大批的劳力支持。劳力从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由农村供应。这也是晚明农村人口大流动的真正内在动力。

人口的流动,造成地域文化的输出和流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和相互影响,语言与文化这些原来带有很强地域色彩的精神产品也随之流动起来。以前的观念认为,越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才能具有世界意义,而今天,能为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所接受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才是人类共有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将产生新的文化血型,为自身的发展注入真正的活力。

提起人口流动,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民工潮”,一般来,流动人口特指那些临时性的人口移动。而在目前情况下,通常使用的“流动人口”概念包括了所有没有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人口移动,无论这种移动是短暂的或长期的,通常依其户口登记状况被称之为“暂住人口”或“外来人口”。由于这一特殊群体符合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于是他们也被看作一种特殊形式的迁移,即相对于“正式迁移”而言的“非正式迁移”。两种迁移的不同主要通过户口登记状况的差异反映出来。

当前的人口流动在空间上具有不平衡性,跨区域的民工潮的流向多趋向于东南沿海,这其中流出比较集中的是四川、河南、贵州、湖南等省。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坚持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和控制非农业人口增长的政策,国家对迁入农村、包括城镇郊区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在政策上基本不予限制,因而比较容易落户并完成户口迁移手续。而对迁入城市、城镇的人口则实行严格的选择,将迁移权优先给予城市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人员。

形成农村流动人口家庭问题有诸多因素:户籍制依然使农民工难以享受市民待遇;农民工就业层次总体比较低,收入比较少;社会政策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等方面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家庭支持和投入还不够,等等。

在一个和谐社会中,各不同阶层的人们应该相互接纳、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而不应该是相互分割和对立。“三元”结构显然不是和谐社会的理想结构,每一个追求理想社会目标的社会成员,都有义务为改变这一社会状况而出力。

东部与中部之间人口迁移数量的差距最,1979年东部与中部的净迁入人口数量相差仅100万人,到1985-1987年,在东中部人口净迁移的数量上反而是中部比东部高出近100万人,此后东中部迁入人口数量的差距逐渐拉大,尽管总体上看仍然是迁入东部的比中部多,但与人口迁移的东西部差距、中西部差距相比仍然得多。相比较而言,东部与西部、中部与西部的净迁入人口数量的差距比东中部差距就大得多,这种趋势自改革开放后一直延续到现在。1979年东西部和中西部的差距分别达到520万人和410万人,其后这两大地带间的差距一直呈下降趋势,除了1985-1987年间东西部差距低于中西部差距外,其他年份东西部差距都高于中西部差距。

人口迁移是城市化的途径之一,人口城市化对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控制人口增长,缓解城市人口老化有重要作用,但是农村青壮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向城市却可能导致农村空心化,并加剧农村人口的老化及导致人口过快收缩和城市、农村的进一步两极分化。其次,流动迁移人口对流入地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现实问题。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劳动力供给状况、工资、整体经济运行及新就业机会的创造,冲击和影响相当复杂。由于担心“外来人口”影响本地就业,一些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纷纷出台了干预外来人口就业的政策法规乃至歧视性政策。人口流动直接挑战城市管理、移民、户籍管理制度与城市化政策等方面。由于户口至今仍然在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些“非正式迁移”人口无法享受和城镇“正式”居民同等取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机会和权力,于是形成不同户口状况的移民在就业机会、行业和职业流向、福利与社会保障等多方面迥然各异的移民群体。歧视性政策无疑侵犯了他们平等参与劳动的权力,加大了他们的生存压力。“外来劳动力”字面本身就含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和歧视性意味。当户口已经成为身份的象征和制度的保护者时,在这种制度安排中,即使“外来人口”干得再好也无望融入城市社会中。长期对城市的倾斜和保护政策,限制了农村人口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改善福利的机会。人口迁移流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折射出户口制度作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十分强烈和明显。

而农民工就不伦不类了。把家住在乡村的人统统叫农民,就定为一种身份,今后无论你干什么这种身份都不会变,已经奇怪,可是原是农民或者他们家庭出身的干部、教师、军官却又不称农民干部、农民教师、农民军官,唯独把农民甚至乡下出外打工的人,叫农民工,更是奇怪了。这样一来,把人都搞糊涂了,把思想都搞乱了。关于这个“三农”一词,已是长期的观念误区,是合作化、人民公社产生的。现在既然废除了人民公社,可这个失误的观念,却至今还在社会上普遍流行。给改革开放带来很大麻烦。

由于流动人口家庭的特殊性,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互动少,因此流动人口子女比城市固定人口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与同伴交往,与社会接触。社会经济对流动人口子女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学校教育的积极效应。

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弊端不可避免地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人为钱可以出卖人格,有人为一己私利可以不择手段……大人们通过种种言行举止把这些不正确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孩子,混淆了孩子的是非标准。有不少流动人口子女认为读书有什么用,我的父母没有文化还不是照样赚钱。也有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城市后,由于传统价值观已丧失,而新的伦理规则和生活方式尚未建立,在一段时期内势必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失衡,也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在他们心理上是即“自强”又自卑,他们强的是荷包里有钱,卑的是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公民。

流动人口集居的地方多半是一些“黄色文化”“庸俗文化”乘虚而入的地方。流动人口子女经常出入电子游戏机室、网吧、录像厅等场所。而像图书室、健身房等文化娱乐设施则相对薄弱。这对于成长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来,身处文化的沙漠是最大的隐患之一。

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子女在放学后和节假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仅占5%,自己单独活动的时间占40%,而与同辈群体交往的时间占55%。同辈群体作为社会化的一个单位,通过许多交往广泛地影响着儿童。研究发现:当儿童在家庭中无法获得适当需要满足的情况下,尤其会受同辈群体的影响。儿童的同辈群体或多或少的与*有所隔膜。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发生公开的冲突。

流动人口子女组成的同辈群体,由于缺乏来自父母与老师的关心与指导,因此很多活动非常盲目,而且不良影响的倾向十分明显。男孩子的言行举止中颇有电视剧中黑道人物和武林大侠的“味儿”。调查中还发现:每一个流动人口子女所在的群体中都有一个首领式的儿童,他们常常纠结在一起出入游戏机室和网吧、录像厅。看一些*、荒诞和凶杀的碟片。有的甚至夜不归宿。在群体内部发生矛盾也常常是通过打架来解决纠纷的。由此可以想象,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诱导,这些涉世不深,对社会充满新鲜好奇的儿童少年很容易干出危险出格的事来。

两千多年的《诗经》就有“乡村”一词了。南朝宋谢灵运曾有诗云:“乡村绝闻见,樵苏限风霄”。*时期,梁漱溟、晏阳初等学者主张用乡村建设以引发工商业,创造一条国家基本建设的新路,称为“乡村建设运动”,惜抗战起而停。由上可见,由于六项人口的文化素质等个方面的差异,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无疑充当了冲击文化特色的一种阴性因素,在人口流动中地域特色受到冲击,无法在大融合大杂居的环境下得到优势体现,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地域的特色,而在不断的变迁和演化中丧失。

参考文献《人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