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百九十三章 高端忽悠会全文阅读

第二百九十三章 高端忽悠会

鲍老板给我打电话时,我还没反应过来,是他主动自报家门,我才想起他,想起久未去过的山果居。

“庄总啊,换了号码也不通知我,害我一顿好找。”

“忘了忘了,对不起,最近有事忙得很。”我此时是不知道对方是谁的,自从换了手机号后,还真没存他的电话。

换手机号,主要原因是要割断与过去的联系,尤其是乔姐。因为,我发现,要从心理上戒掉她,可能性不大,于是就采用物理办法了。

需要保持联系的人,我都转发了短信。但方姐和乔姐,肯定是没有我的新电话号码的。我跟妍子的解释是:屏蔽不相干的人,安心生活,安心工作。妍子对此不置可否:“哥,你想怎样就怎样,我没意见。”

鲍老板打电话来当然是有事:“庄总,我是在山果居碰到陈经理时,才要到你的新号码的。最近,听说生意还好?”

他这样一说,我才明白,这是鲍老板。只好客气到:“托您的福,生意还过得去。”

“我最近完成了一个项目,周六在北京开一个发布会,有时间的话,邀请你参加一下,就当凑个热闹,行不行?”

“说哪里话,鲍老师,你的项目,如果有时间,我肯定是要参加的。”

“那就说定了,我把时间地点发给你,一定抽时间。”

这种应酬的话,说得多了,要在过去,这差不多是不去的意思。但现在,我确实需要事情,来充实我矛盾的生活状态。

我目前的生活状态比较尴尬,跟妍子夫妻不像夫妻,兄妹不是兄妹,但天天在一起,我的所有行为,干扰不了她的节奏,好像我在她面前,是一个不能引起波澜的人。这使得我,更愿意忙碌于外面的事务之中,给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些所谓的社会意义。

等周六到了,妍子照例是不出门的,我问爸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去听讲座,他倒是很干脆:“好吧,跟你一块见识见识,看你平时都接触的些什么人。”

按鲍老板给我发的短信,是在北京饭店的一个会议室,一个传说中高大上的地方。活动的名称也很奇怪:“秦川别业的文化意义研讨会”。鲍老板能搞什么文化,大概是传统文化吧,也与爸的爱好有点关联。

这段时间,爸在照顾妈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出去活动了,把他拉上,也有散散心的意思。他倒是有一个提前预判:“什么是秦川别业,是不是房地产?”

“也许是,也许不是,鲍老板只说是与他有关的项目,我们去湊热闹。”

我给爸介绍了鲍老板的基本情况,爸说到:“估计生意是主要的,文化嘛,是个添头。”

我想也是。爸这么多年商场拼搏,肯定有他职业般的直觉。以我对鲍老板的了解,他是个亦文亦商的人。他自称儒商,但目前中国所谓的儒商,是以商为主,儒只是个包装。用更不客气的话讲,就像爸说的,更多是个“添头”,真是有辱斯文啊。

我们到了会场时,会场门口的鲍老板一下见到我们,主动迎上来,我怕他不知尊卑,赶紧在他打招呼前,主动走到我爸后面。鲍老板是何等精明之人,马上意识到了。

“庄总,这位长者怎么称呼?”

我马上上前介绍到:“这是我爸,你叫高总就行了。”

“不不不,鲍老师,你就叫我老高吧。”爸还是比较谦虚礼貌的。

“哎呀,这就是传说中的高总!哎呀,今天鲍某幸运,多次听到您的大名,终于见到真佛了。小庄兄弟真是看得起我,把老爷子都请动了,来来来,上座上座。您看,高总,看到您,我激动得,都不成体统了。”

这一阵恭维谦让,恰恰是鲍老板的强项,上一回宁老将军的经历,已经让我见识到他的功底了。

鲍老板亲自引我们在前排一个位置坐下,我看见,在前两排,位置上都贴了名字,在引领我们到第一排时,我发现,有几张椅子是没有贴名字的,估计是对付那些重要的事先没估计的贵宾的。爸和我就是被引领到这个位置坐下的。如果我是一个人来,估计是坐不了第一排的,毕竟年轻,实力和名气也不够。

“老爷子身体这么好,事业这么成功,还培养了庄总这么好的接班人,真是让人羡慕得很哪。”鲍老板的恭维三连击,一般人,还真有点承受不了。

当然,我爸这个老江湖,不可能没见过这种场面。“哪里哪里,小庄跟我说起过,你们是朋友,况且你年纪比他大,在京城时间长,今后,小庄还需要你多带带。”爸的话里面,也有就坡下驴的意思。

“高总哪里话,名师出高徒、将门出虎子,有你这样的爸,就是最好的老师了。我本人,还得靠庄总照顾呢。”

这种没油盐的话,对初入江湖之人起点作用,对老江湖而言,就是套话了。当然,鲍老板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马上话锋一转,表情诚恳地说到:“正好高总来了,您也不能白来。今天,实话实说,我们是以文化的名义,推荐一个别墅项目,这种推荐方式,有什么缺点,需要怎样改进,高总您是老前辈,到时要给我们支支招。”这算是实话了,真人面前说假话,就没什么意义。

“我也是来学习的,如果有什么想法,到时你跟小庄联系时,他会转告的。”爸说话,在礼貌中留有余地,保持了自身态度的超然和平和,这点气质,是我要学习的。

闲聊中,又来了一批客人,鲍老板去迎接去了,我们抽空,看了看座位上的资料介绍。原来,是一个关于秦岭别墅区的项目,纯粹的商业开发,打上了文化的印记。这是前些年,文化抬台、经贸唱戏的现代翻版。

所有商品中,奢侈品利润最高。如果在大型商场,客流量最大、展示度最高的一楼,几乎全是奢侈品的天下。比如名牌化妆品、香水,还有名表,金银手饰、玉器宝石。这些商品最大的特点,不是卖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卖它的情感和思想价值。

在这类商品中,最突出的莫过于钻石了。钻石的产量,在自然界,主要集中在非洲。西方某公司垄断了它的产量后,就大量炒作,从上世纪初开始,就炒作它的思想和情感价值。“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好像戴上它,就给爱情穿上了金刚不坏之身。

其实,这只是硬度最大的石头而已,主要元素是碳。最软的矿石石墨,主要元素也是碳。碳,是我们这个地球上最重要的元素,人体除了水以外,最主要成分也是碳。几乎所有生物,碳都是它必须的主要的元素。所以,我们把含碳的分子,称为有机物。就是,有生机的东西。

同样的元素,因为晶体结构的排列不同,显示出完全不同的物理性质,软硬差别从最低到最高。正因为元素相同,它们又具有一样的化学性质,怕高温氧化反应,也就是我们说的燃烧。所有的碳,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一样。

钻石从物理性质和稀缺性上讲,都不足以支撑如此高昂的价格。它只是一个硬度很大的东西,在工业上的运用范围并没有那么广泛。它的贮藏量很大,并未有如此稀缺。况且,现在人造钻石的产量很大,不仅完全可以与天然钻石相比美,而且,纯度还可能更高。中国,就是当今世界人造钻石最大的生产国,从小克拉微粒到大质量钻石,都有巨大产出。

当价格不能用使用价值和稀缺性来解释的时候,那就只是商品属性外的东西在起作用。文化和心理需求,是奢侈品的另一个包装。

我有时觉得,碳的这种情况,也可以比拟人生。人人都是大致相同的有机物,因为在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不同,显示出卑微和高贵。但因为大致上化学组成相似,又得同样的疾病并以大致相同的方式,走向死亡。

生存状态各异,但灭亡方式相同,因为生而相同。这是因果的另一种表述吧。

中国的文化有几千年的传承,巨大的积累造成供给过剩,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被打压得抬不起头来。今天,中国的经济已经有明显进步了,这种文化上的压抑感,终于有了宣泄的机会,它所带来的心理补偿价值,正是商人们包装的好渠道。

吃饱了,有点钱,就搞搞文化,给生命赋予意义,这没什么不好。但被商业利用,故意把经念歪,这就有点偏。

演讲终于开始了,上台的人似曾相识,一看大屏幕的介绍,终于想起来了:蔡老师。西安书法家,八仙宫老道长弟子,山果居时曾见过面。他今天顶了一个新头衔:长安道统研究院院长。

好恐怖的招牌。长安,中国人内心的强国梦,都在那里出发。道统,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顶点。研究院,富含科学研究的时髦。院长,又有官家的气派。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仅是一个自发成立的民间组织,名头虽大,但没人给他发工资,只是一个文化掮客而已吧。

自从上次被所谓龙虎派大师骗了过后,地煞符事件给了我启示,凡是以传统文化为招牌的东西,你都要警惕。

真正的传承、真实的实践、确实的验证,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不是没有。甚至可以这样说,我用周易搞预测,还和真正的传统文化沾边。而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太多假货了。

先听听他怎么说。

他的讲述肯定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他一开始就没有讲所谓秦川别业的别墅项目,而是从大历史的观点开始讲起,颇有点唬人的架势。

他的话题是从唐代的著名诗人王维讲起的,很有文化的样子。“各位佳宾,大家都是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追求并实践着中华文明最优秀的道路。”

他以这句话开头,不仅是恭维切入,而且是固定话题。给你带高帽的人,有一个企图,就是定位你的角色身份。

“大家都是有别墅的人,大家也许知道,中国人第一个别墅,是谁建的?在哪里建的?规模有多大?”

下面议论纷纷,目的达到了,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接着他说到:“一千年前,唐代最伟大的诗人王维,在长安附近建了一个巨大的别墅,辋川别墅,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称别墅这个词的由来。他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呢?大概有数千亩之大。这台楼榭、竹林花海、小桥流水,成为关中一景,厉害不厉害?”

这话就更引起骚动了。要知道,在座的,富豪权贵肯定是有一些的,但没有人有这么大的家业,能够拥有如此豪华的别墅庄园。这是拿大话压人,在气势上保持一种俯视状态。这是话术的一部分,《鬼谷子》里有详细的记载,这书我看过。

此时,大屏幕的幻灯上,播放着辋川别墅的位置,复原图及想像的效果图的画面,下面有人惊叹,有人点评。蔡老师当然要及时把这种听众这火引导到他的话题上,他当场提了一个问题:“有人读过王维的诗吗?”

当然有人举手,说一个中国人穷,他不怕,你要说他没文化,他要跟你急。什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类的隐士之诗,都被观众说出来了。

“那么,当年我有一个疑问,如此简朴求道的王维,为什么晚年给自己修建了一个豪华的别墅呢?”

这当然是个大问题,如果没专门研究过王维生平的人,恐怕始终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他觉得火候到了,于是公布了自己的答案。

“我们研究耽多年研究的结果是:不管简朴的山居生活,还是豪华的别墅生活,都是王维生活的两个阶段,由低级向高级过渡的两个阶段,也是成功人士必须经历的两个阶段。但这两个阶段中,有一个性质,是完全相同的,就是遵循天人合一的道家理念。王维的初心,从来没变过,只不过由低级走向了高级。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过渡中,实现了人生的圆满。”

这一套理论,不知道他是从哪里附会来的,但听起来,确实有点高大上的意思。

“王维的初心从来没变过。当年不得志,寄情于山水。后来得志得势,权倾朝野,仍然将山水作为自己最佳的伴侣。有人问,住别墅就意味着腐化吗?答案是:错!王维就是证明。他发达后,没忘记山水的快乐,保持着素净的诗风。没有忘记前妻的爱情,始终保持着单身。朋友们,大家试想一想,在古代三妻四妾纯属正常,王公大臣妻妾成群的年代,王维,算不算一个圣人?”

下面有人鼓掌。中国人就这样,只要有某个掌声带了头,接下来的掌声就会连成片。从众心理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大家都要冒充有文化,都不敢承认自己没听懂。

我虽然内心对他的推论不承认,觉得既不符合逻辑,又不符合事实,但此时,也不得不礼貌地鼓掌了。

“所以,中国文化的道统究竟是什么?答案就比较明显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也要生活在自然之中。这就是王维用诗歌,用别墅,用实际生活告诉我们后辈的,最成功最恰当的,中国人的生活态度!”

更热烈的掌声。

不就是推销别墅嘛,扯那么远,搞到唐朝,搞到王维的程度了。不过,用王维做广告,比请现在的明星划得来。毕竟,王维的名头够大,中国人,只要读过几天书的,没有人不知道。更重要的是,拿他做广告,不需要广告费。

这就是用传统文化包装商品的奥秘:既显得高端,又不需要花钱。

“那么,天人合一,如何在历史中体现?如何在人生中体现?再好的理论,也得落地,也得对我们的实践提供帮助。没用的理论,是空话。今天,众多精英过来,不是来听我讲空话的。大家时间宝贵,我得说些实话。现在,进入到我今天报告的第一部分:历史与风水。”

此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巨型的中国地图,在中原地区,主要突出显示了三条线:黄河,长江,以及中间的秦岭和淮河一线。

“大家看到,中原文明主要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而两大流域之间的,是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和淮河。”

这是正常的历史地理知道,中学时都学过,没什么好奇。但我感兴趣的是,他究竟是如何推导出他后来的答案的。

“所以,中国文化经济和权势的更替,更集中地体现在秦岭与淮河两边。因为两种文化的整合和冲突都在这里发生,当然也就是中心了。”

“按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讲,主要是讲山水的。因为古代说风,主要是说山。因为山是风的阻挡物,影响着风的走势。传统风水理论所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指的黄河改道的规律,这种自然现象,影响了民生与政治格局。传统上我们讲一个人的权势,俗话叫靠山,也说明,权势与山有关。根据我们的研究,确实,山与权势有关,水与财富有关。”

这哪里是他们的研究,这几乎是古代所谓风水学的常识,他真敢住上捅词。

“中国的上古历史中,最著名的两部书是《尚书》和《山海经》,在《尚书》中有一篇叫《禹贡》的,详细列出了中国的山与水,作为地理描述最基本的单元。说明了山与水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已经在几千年以前,就被认识了。《山海经》中的海,其实也泛指大的湖泊海洋和水系,是水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果要真正参悟中国的历史,就必须研究中国的山水,这个结论,恐怕是任何人都不好否认的。”

话题的引导总是从公理和常识开始,结论的正误,主要是看逻辑和实践,但就是在这一点上,是最容易被忽悠的。

在对待这类理论时,要小心地讨论他的论证过程,是不是按严格的逻辑关系推导的,是不是以事实作为论据,论据是否充分。不能因为看见人家有一个锄头,就推断人家是农民。也许人家是打锄头的铁匠,也许人家是农具收藏爱好者。

“什么山最重要?从历史典籍、从文人诗歌、从道家著述,都可以看出,万山之祖,昆仑山,是中国最重要的山。古代所谓的昆仑山,是一个大概念,大致是长江黄河发源地那青藏高原直到新疆的广大区域。也就是说,万山之祖的称号,是根据河流发源地而来,长江与黄河发源于同一个山系,这个山系,是我们文明的祖先。”

“但是,祖先所在的祖脉为什么没有强大的政权?道理很简单,那是祖先神灵之所在,那是神仙前辈之所居,早已超脱尘世,已经无关凡间。但是,我们要记住,中国历史的发源,是西边来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朝发源于西岐,秦朝的祖先,也是从甘肃发家,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通推导,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道理和论据不充分,无法证明他的结论。如果说有道理,也只是一种可能性,或者是一种猜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屏幕上打出了李白的诗,是用毛体展示的,因为毛本人特别喜欢这首诗,专门抄写过。

又打出了一首毛本人写的诗:“而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节。”

蔡老师充分利用了现场中老年人居多,对毛的崇敬之情,对这两首诗解释到:“伟大的诗仙、伟大的导师,跨越一千多年都有这个认识,昆仑,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它不属于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