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天下首富 >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战后的新世界局势全文阅读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战后的新世界局势

1917年1月日,胡楚元乘船抵达比利时布鲁塞尔,和英法等国共同协商就对同盟国的处置问题。

由于事先准备的太充分,除了德国勉强可以和中国在陆军装备上相抗衡,其余各国都根本不是中国的对手,包括看似强大的沙俄,实际上也没有抵挡多久。

战前,俄国号称有三千多辆装甲车,可在卡车等其他辅助车辆上,和中国差距一大截,装甲车的作战性能也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产品。

中俄两国,基本上除了手榴弹和地雷的水平差不多外,其余的差距都实在是太大,包括军员的作战素养。

中国主力74个师的作战素养是极高的,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只有德国陆军能够和中国陆军相抗衡。

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胜的并不难,至少对中国而言要比远东战争容易。

只不过,在布鲁塞尔的这段时间,胡楚元非常敏锐的感觉到了国际局势的快速变化,随着中国实力的突飞猛涨,整个国际社会,特别是欧美势力的目标似乎不是更多的要克制德国和俄国,反而是要限制中国。

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而言,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国,维持了一个多世纪白人高尚论被中国人彻底撕毁,但是,英法美三国很难接受这一点。

现在的局势倒是和二战结束之后非常像,战争还没有结束,协约国内部就开始产生了新的决裂——英美法为主体的欧美势力,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势力,两者之间为了竞争世界霸权将会展开后续的竞争。

抵达布鲁塞尔,在英国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的特别安排下,胡楚元单独居住在比利时王室的诺菲德伊城堡,距离会谈地的勒芬公堡只有几公里的路程。

再向南7公里就是著名的滑铁卢。

在诺菲德伊城堡里的郊园里散布,胡楚元就在默默的寻思着这场会议,以及它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

工业国发展和殖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世界大战导致大规模货币和国际债务支出,由此引发199年世界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列强矛盾,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中间是连锁的反应,几乎不可能避免。

真正让世界彻底告别世界大战的反而是终极武器原子弹,因为彼此都有毁灭对手的能力,列强之间的战争才最终成为禁忌。

胡楚元默默的在心里感叹,他已经五十七岁了,也不知道还能否支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就算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已老迈的他还能否继续支撑着中国?

这实在是未知数。

所以,这一次布鲁塞尔会议是必须要异常的小心。

这一次的世界大战几乎等同宣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但也将中英法美继续合作的空间撕裂了,新的国际势力会重新组织,面临新的挑战。

胡楚元有种预感,英法美三国似乎已经开始密谋了。

美国有钱有工业,英法有殖民地和市场,三者合作的话,完全可以在经济上隔离中国,限制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天色渐晚,等到了用晚餐的时候,赫伯特-阿斯奎斯首相就乘坐着轿车抵达诺菲德伊城堡,和他一起共进晚餐。

一同前来的还有法国总统雷蒙-普恩加莱和美国副总统托马斯-R-马歇尔。

胡楚元不怎么喜欢雷蒙-普恩加莱,一副自傲的模样,不停以最大战胜国的神态自居。

为了胜利,法国付出了非常大的牺牲,那只是法国的无能所导致的,假如法国至少能有俄国人那样的战斗力,也就不至于被德国人追的满欧洲跑。

用完晚餐,伍淑珍和其他几位夫人就找了借口离开,让胡楚元四人坐下来慢慢商量对策。

不等胡楚元开口,雷蒙-普恩加莱就迫不及待的说道:"胡首相,阿斯奎斯爵士,我们显然必须严惩战争罪犯们,只有让他们感到永远的害怕,我们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保证他们永远不敢挑衅时代的秩序。"

听着这话,胡楚元没有轻易的表态。

他沉默的喝着茶,继续在心里想着。

赫伯特-阿斯奎斯首相和胡楚元的合作是非常久的事情,他也明白一个更为可怕的事实——一个魔鬼倒下了,另一个更可怕的魔鬼却站起来了,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比中国更加可怕了。

他忍不住的想起了拿破仑的话,心里想,法国人说的那一句话倒是真的没有错。

想着这件事,他就看向胡楚元,不动声色的和胡楚元问道:"您如何认为?"

胡楚元想了想,道:"保证德国领土完整是一个基本的承诺,不过,就德国此前占领的土地必须给予归还,波兰必须从德国和俄国的领土上重新独立出来。至于俄国的其他问题,俄国已经和我国达成了合法的协议,我希望各国尊重两国的协议。"

赫伯特-阿斯奎斯没有说什么话。

他心里则在感叹,真要将沙俄帝国切割到这种程度吗?

按照中俄提前达成的和平停战协议,中国的领土总面积至少又要增加0余万平方公里,而俄国的损失则是非常惨重,大量的领地被设置为自治邦,基本丧失了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权利。

按照这个规模计算下去,中国的疆域已经快要超过500万平方公里,虽然超过一半的领土都不能住人,可还是很可怕呢!

一旦将俄国削弱到那种地步,还有哪个国家能够牵制中国呢?

这实在是一个更可怕的问题。

问题在于这已经成了结果,不是英法美三国联合起来就能牵制的事情,至少现在还不是和中国撕破脸的时候。

对于胡楚元的要求,雷蒙-普恩加莱也感到有些犹豫。

短暂的想了一下,雷蒙-普恩加莱决定在现有的情况下,尽量做出对法国更为有利的决定,他清了清嗓子,道:"我倒觉得这是一个很合理的建议,不过,德国在非洲非法占据的殖民地也该归还给我国了。"

胡楚元点着头,道:"是的,中国需要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将中国在非洲的主要海外省都联系在一起。在亚洲,新巴布几内亚应该单独归中国保护,此外,我们没有特别的要求!"

"那么...就这样也好!"

雷蒙-普恩加莱很快就先答应下来,随即续道:"关于德国必须归还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问题,这也是无需争议的话题,我们法国需要尽快将这一件事确定下来。"

胡楚元没有说话。

实际上,他是同情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本来就是以德意志民族为主,在1766年才正式并入法国。

当然,某个程度上,在他控制住波兰和乌克兰的情况下,没有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德国也更容易被他控制,为了刻意达到强化乌克兰的作用,在中俄停战条约和乌克兰共和国疆域划分上,他坚决的将别尔哥罗德和库尔斯克地区也划分给乌克兰,进一步削弱了俄国的铁矿石资源。

此时的俄国失去了西西伯利亚、伏尔加-喀山两个石油产地,石油储备总量至少丢失了90%,再失去克尔斯克,俄国的铁矿石储备总量也丢失了近一半。

不管怎么说,削弱和控制俄罗斯是胡楚元最大的责任。

法国人是贪婪的,迫不及待的想要享受胜利者的喜悦。

在得到了大家的默认和许可后,雷蒙-普恩加莱迫不及待的继续问道:"那么,关于军事赔偿和对德奥俄意四国的其他限制条款呢?"

关于这一点,胡楚元倒没有太成熟的意见。

他既然从俄国那里拿到更多的领土,又将俄国分裂,必然是给英法更多的利益才能平衡。

所以,英法等国对德奥俄意等国的战争索赔已经是必然的大趋势,无法阻挡。

没有办法的办法...大不了就早点研究原子弹。

胡楚元就在心里这么想着。

关于这个议题,基本都是雷蒙-普恩加莱和赫伯特-阿斯奎斯在商量,胡楚元和美国副总统托马斯-R-马歇尔并没有说什么。

对于德奥俄意四国要求战争赔偿也是一个无稽之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虽然被压缩了,整体还是空前绝后,此时,除了中美两国外,其他各个参战国都面临着巨额的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压力。

法国提出一个新的想法,就是通过国家借贷给德俄等国,支持他们恢复经济,并逐步偿还军事赔偿。

问题是谁有钱?

现在还有钱的国家只有两个,美国和中国。

关于中美两国共同提供贷款的计划,胡楚元和托马斯-R-马歇尔都没有拒绝,这当然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在总额比例上,英法明显支持美国通过贷款控制德国,而不是让中国来这么做。

这个时期,英法美三国似乎已经看到了更远的局势,中国已经控制了俄国、波兰、乌克兰和巴尔干地区,一旦中国和英法美三国之间继续发生战争,德国就是非常重要的前线。

最后,"双方"做了一个大致的划分,中国主要向俄国、乌克兰、波兰、罗马尼亚、塞维利亚、保加利亚、波斯尼亚、希腊等地区发放贷款,支持这些国家重建,并行使向战争国赔偿的义务。

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包括荷兰、英国、法国的国家重建贷款由美国支持,特别是在德国,而德国承担的战争赔款也是最多的。

就德国的最终赔款问题,法国提出总额为187亿英镑,二十年还清,而法国在德国还清债务之前一直占领萨尔煤矿区。

法国的一贯立场是要建立欧洲大陆霸权,永远压制德国。

英美虽然没有明确反对这个提议,暗中还是不太满意,但对法国的要求也不太好反驳,反而是胡楚元明确反对。

按照胡楚元的提议,德国最终赔款总额不宜超过50亿英镑,同时保留霍亨索伦家族对德意志王国的管制权。

除此之外,关于土耳其、东欧、巴尔干地区,中国和英法两国的分歧也非常明显。

双方虽然大致划分了势力范围,但不可否认,英法美三国都不愿意让中国真的控制这些地区,英美就远东战争条约结束,日本国家地位问题也进行了新的讨论,分明是要重新利用日本牵制中国。

一系列的争论中,布鲁塞尔会议已经成了一个新的战场。

整个会议从1917年月一直开到了5月底,以中国为主体的亚洲阵营才和英法美阵营达成最终的一致,德国最终总赔款为7亿英镑,以德国财政年度收入的7%为偿还款,无限期,年息%,直至还清为止。

英法对中美两国的债务转让给德国承担,包含在7亿英镑的总赔偿款中,最终计算结果,德国对华赔偿总额为14亿英镑,具有优先赔偿权,同时,中国又必须支出17亿英镑做为对德贷款,以确保德国能够最终完成总赔款计划。

在整个国际局势,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分别摆脱了中英两国的保护权,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英国重新承认阿富汗王国为波斯的保护国,波斯成为波斯联合王国,拥有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阿富汗三个自治邦,奥斯曼帝国则拥有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利比亚六个自治邦。

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做为非伊斯兰教国家,从两个帝国中脱离,成为独立国家,但在军事和经济上,仍然属于中国、奥斯曼帝国和波斯王国的亚欧同盟。

乌克兰、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维利亚、波斯尼亚同样属于亚欧同盟。

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属于法国的欧洲大陆阵营,各国签订统一的互保协议,防止德国的崛起,以及对各国的威胁。

基本上,谁打下来的地区就属于谁的阵营,谁负责在该地区驻兵和维持。

在非洲利益上,在中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坚持下,英国承认埃及、苏丹独立,做为埃及独立的基础,在中国的坚持下,苏伊士运河成为中英法埃四国监管,四国成立共同的运河管理公司经营运河。

尼日利亚、喀麦隆、贝宁、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塞拉利昂、刚果、赤道几内亚、加蓬、安哥拉、莫桑比克、圣多美群岛、科摩多群岛、吉布提属于中国海外省,其余地区则基本被英法瓜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世界范围内的两个大阵营就已经分裂开,美国虽然没有得到多少殖民地利益,却得到了其他列强不和美国竞争南美洲的承诺,同时,美国也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之一。

做为对中国出兵攻打德国的承诺,英国原先同意将新加坡、马来地、缅甸地区转让给中国,而中国将莫桑比克转让给英国。

在两大阵营开始分裂的情况下,英国最终反悔,只将新加坡地区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转让给中国。

在中东,中国占据着面积最为庞大的阿联酋(包含后来的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巴林、卡塔尔四个国家),英国维持在阿曼、也门的宗主权。

英国同意印度国内的伊斯兰地区分治,巴基斯坦、孟加拉分别独立出来,但仍属于大英帝国。

中英长期的合作基本到这一阶段就走向了不可避免的分裂,英美成为新的同盟,法国在欧洲大陆试图建立自己的体系,美国继续推行"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政策。

在非洲、亚洲的问题上,中英的冲突已经大于合作,在南美洲的问题上,中美的竞争也大于合作。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已经不再是英国的单极霸主世界,而是中英美法四大列强国,特别是在中英两国经济互补性和统一的利益基础逐渐消失,两国开始进入最后的争霸阶段,竞争就将全面超过合作。

在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上,中国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但在传统的国际影响力上,中国还只能算是第二名。

战争结束后,英国海军依靠德国海军的战舰的赔偿,重新成为世界第一的海军霸主,中国紧随其次,法国依然是第三,美国第四。

但在陆军实力上,中国则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原先能和中国陆军抗衡的德军、俄军都遭到了覆灭性的打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和英美两大阵营的竞争也正式开启,而法国则单独维持着欧洲大陆的体系政策。

在中英两国的维护下,德国维持君主立宪制,改由威廉二世的长子威廉皇储出任德意志王国的新国王,德国首都迁至汉诺威。

然而,德国的未来究竟在哪里,是否会重新踏上旧辙,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为了尽量减少德国进攻波兰的概率,在胡楚元的坚持下,德国保留了伏尔铿大区,而东普鲁士地区则成为波兰的哥尼斯堡地区,两个地区进行对换式的大移民。

伏尔铿地区的波兰人转移到哥尼斯堡地区,而哥尼斯堡地区的德国人转移到伏尔铿,整个移民所需要的经费由中国支付,历时十五年的时间完成全部转移工作。

对中国来说,这肯定不是一场亏损的战争,即便没有战争赔偿,新增的国土面积也足够抵消战争期间的所有损失,特别是完整的占领西西伯利亚和秋明油矿区的意义非常重大,整个西西伯利亚可能蕴藏的石油储备总量超过50亿吨。

从一开始。

从远东战争爆发之前,胡楚元做梦都想占据这片土地。

现在,他终于得偿所愿了。

虽然中国现在控制着阿联酋、尼日利亚、科威特、伊拉克等潜在的世界油田中心,可这些地方终究还是要独立的,它们会自己掌管石油。

所以,能够以本国领土的名义占据西西伯利亚地区就实在是中国最好的事情了。

如今要做的事情就是牢牢的控制新的土地,占据新的土地。

布鲁塞尔协议签署后,再加上新加坡、苏曼西亚自治邦进一步转变为自治省,中国的疆域总面积增加到478万平方公里,继续稳固着世界第一疆域大国的地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