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游戏小说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 后记:作者的话全文阅读

后记:作者的话

关于“南京大屠杀”已经写了不少,似乎可以收笔了。然而,我却无法平静下来。最后,我想说,中国年轻的一代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事件,从而如何来树立正确的爱国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需要我们特别重视的问题。不能不说,我们的年轻一代都很聪明,有能力,辨别意识也很强。但他们身上也有不少毛病,比如对历史并不会像老一代特别是亲身经历的人那么刻骨铭心、那么执著坚定,这就需要不断地加强教育。国家现在以立法形式设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但这还远远不够。一个仪式上的沉默与哀悼,只能在大环境、大氛围中瞬间感动与触动,只有通过深入的了解、冷静的思考、潜移默化的灌输,才能形成主张与观念,才能形成信仰与意志,并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中认识个人层面和国家层面及时代层面上的种种深刻的问题,在一个人内心构筑信仰、坚定主张。

中国的年轻一代,在历史问题上需要认认真真地补上这些课程。我之所以在前面的文章中把当年麦克阿瑟将军在西点军校上的一次演讲大篇地引入本书,是因为欣赏他对美国年轻人讲了这六个字:责任—荣誉—国家。

中国的年轻人,也应该把这六个字的内容以中国人的方式和理解去铭记在心并付诸崇高的行动中。

在太平盛世的今天,像这样的标题和问话,似乎有些耸人听闻,或被认作是无稽之谈。然而大家应当清楚,战争并非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国家的命运和一个国家的人民的命运,其实也可能会在瞬间出现完全违背人们意志的变化。

我们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提醒我们的就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样的危险时刻、每天都有,每个人都可能遇上……到那个时刻,我们该怎么办?

想一想“南京大屠杀”的悲剧,我们就知道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准备些什么。

中国今天强大了,未必就能代表永远的强盛,我们又能为防止新的“南京大屠杀”准备什么?

笔者以全景式的纪实体形式,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再次展示给国人,目的就是上面的这几句话。

对于世界,我也有一句话: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制度和价值观可以不同,但我们都爱好和平,期待幸福,有爱心,那么为什么就不能永远和平相处,仁爱以待,各自绽放自己国家和民族的鲜艳一面,让我们的地球不再流血、不再有战争呢!

似乎还有些话要说。是的,和平是我们永远的期待,但战争并没有随着人类发展而消失。因此我们才会特别在意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旧的创伤毕竟存在,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制造战争和造成他人创伤的国家,毫无疑问更应当遏止霸心,压抑欲望,承认错误,重塑仁慈,摒弃恶劣。而对饱受战争之苦和身带旧伤的国家及其人民来说,更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和平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牢记历史教训、防止悲剧重演,是我们不能动摇的信仰。

希望我和我的子孙不用再重写“南京大屠杀”,而将它当作一首凄怆与激奋清醒的老歌世代传唱下去……

014年10月于北京

参考书目录■参考书目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1~7卷)》张宪文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005年版

《东史郎日记》(日)东史郎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抗战时期的蒋介石》杨树标等著华文出版社014年版

《抗日战争中阵亡的国民党将军》王晓明著台海出版社01年版

《南京大屠杀真相》张宪文、吕晶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007年版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与文献(第1卷)》陆束屏编著南京出版社01年版

《南京战:被割裂的受害者之魂——南京大屠杀受害者10人的证言》(日)松冈环编著沈维藩译上海辞书出版社005年版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幸存者调查口述》朱成山等编著内部资料

《南京大屠杀——日军士兵战场日记》(日)小野贤二等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007年版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南京大屠杀》(日)洞富雄著毛良鸿朱阿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侵华日军原士兵10人的证言》(日)松冈环编著新内如全美英李建云译上海辞书出版社00年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