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三国之鬼才郭嘉 > 第一百二十章 渭城遗计全文阅读

第一百二十章 渭城遗计

“蔡县,安城,如囊中之物,而渭城……”荀攸忽然侧目向渭城方向看去,又呢喃道:“不知奉孝是否早有谋划?”

是荀攸心中的推测,还是对郭嘉的信任,荀攸心中也不清楚,不过他却感觉,郭嘉一定会有后手。

不多时,曹军四散而开,孙策引军入城,此刻蔡县城池北门被破,其余三门仍在坚守,虽是如此,但是一些久经战阵的老兵心中都清楚,蔡县已经失了……

孙策盘枪四望,见曹军攻势如潮,而他麾下的将士虽然同样善战,但人数却明显不是曹军的对手,何况北门已失,早已无力回天。

“四方战况如何?”孙策回首问道,他心中已经决定,弃蔡县引军而退,他并不想为了袁术的王图霸业而拼命死战,何况就算死战,又岂是曹军数万将士的对手?

程普刚归,立刻拱手道:“北门敌军众多,攻势如潮,我军将士虽奋力死战,却无力夺回北门。”

程普信步上前,低头往城下一望,又道:“城下西门敌军依旧众多,恐突围不易矣。”

孙策与程普所在的城头便是西门,程普只所以低头查探,乃是为了确认一番。

程普拱手又道:“此刻仅剩南门与东门,南门敌军攻势不强,似为佯攻,而东门攻势如常,不强亦不虚,末将以为,保险起见,应从东门突围而走。”

程普心中认为,西门与北门,皆有敌方大军,想要从此突围,虽可打曹军一个出其不意,但想要突围而走,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至于南门,敌军攻势微弱,必是曹军的诱敌之计,而寻常的东门,才是孙策军唯一的生机,程普心中是如此认为,如果此刻他是主将,必会引大军从东门突围而走。

孙策并未决断,也没有立刻将心中的想法说出,而是又问道:“众将以为如何?”

“末将以为,东门虽攻势如常,实则暗藏杀机,敌军南门佯攻,必是疑兵之计,此刻敌军将士虽众,却也无力在四门外皆设下埋伏,曹军自认多谋,料定我军心中惧怕,必不会从南门杀入,若是如此,我军必中敌军之计。”黄盖拱手答道。

此刻战局虽是危险万分,不过这几位老将心中的想法却各不相同,如程普,如黄盖,而黄盖心中想法则是从南门突围而走,原因如上。

孙策依旧沉默,却侧目看向了身旁的韩当,韩当见此,立刻拱手道:“主公,末将以为,东南两门皆有敌军伏兵,而看似凶险万分的北门与西门,却是敌军薄弱之处。”韩当所言,不无道理,但其中对错,却只有已性命证明。

无论是谋士或是武将,总有浑水摸鱼者,出谋划策而已,不过就是打与不打,从哪里打,一共就几个选择,就算是一个胸无点墨之人,如果运气好都可以蒙对几次,这也是一些沽名钓誉之徒,酒囊饭袋之辈能在各路诸侯面前混的风生水起的一个原因。

孙策深刻的明白这个道理,虽未开口,却已是对麾下这三员老将失望之极,不是因为孙策觉得他们的选择是错的,而是,他们的理由根本无法将孙策说服。

“若公瑾在此,必可破了曹军此疑兵之计。”孙策心中轻叹一声,放眼望去,见城下曹军攻城依旧凶猛,不出数时,必破蔡县。

三员老将心中都有谋划,孙策自不例外,只不过,他的谋略更高一些罢了,选择同样简单,仅有两个,从西门突围而出,或从南门突围而出。

首先,他要引麾下将士火速奔安城而出,蔡县虽失,但孙策心中对安城仍抱有一丝希望,若想火速支援,只有从西门,南门出,距离安城才最近,这也是孙策选择这两个门的原因。

至于曹军的伏兵,孙策心中清楚,曹军必有,他同样还清楚,曹军的主将也知道自己清楚曹军有伏,双方同样清楚,孙策麾下精锐将士勇不可挡,若是分兵伏击,必被孙策突围而走,所以只能伏兵一处。

而曹军的伏兵,已孙策推算,必在南门与东门之中,孙策同样清楚,东门攻势如潮,看似杀机四伏,但曹军若无伏兵,孙策很有信心带着麾下将士从东门杀出。

至于南门,攻势微弱,极有可能是曹军伏兵之地,而曹军此举,便是告诉孙策,南门有疑。

荀攸同样清楚,他在心中也是在赌罢了,孙策从哪门突围,根本不是他能用计谋或是智谋能够推算出来的,此刻荀攸已是用了激将之计,他认为,已孙策的性格,必会从大兵压境东门杀出,而南门曹军的佯攻,便是挑衅孙策。

此计与诸葛亮算曹操必走华容道是一个道理,诸葛亮令麾下将士在华容道放烟,曹操看了,笑道,敌军知我多疑,必不肯走华容道,我军便可反其道而行之,偏要走华容道,若是曹操又算,诸葛亮又算,反复循环……能算到一千多次去……不过还是走与不走罢了。

其实只是一个概率的问题,百分之五十罢了,双方推算与否,不过是在赌。

便如同此刻的荀攸与孙策,孙策知晓荀攸用的乃是激将之计,但其伏兵究竟设于何处,孙策又如何能够推算的出?

荀攸亦是如此,任凭他智谋百倍,也不可能推算出孙策究竟要从哪门突围。

“命麾下将士,齐向四门突围而走,尔等尽点麾下精锐,与某同往南门!”孙策选择了曹军佯攻的南门,至于原因?听天由命罢了……

庆幸的是,孙策赌对了,曹军的伏兵,并没有埋伏在南门外,而是埋伏在了大军重重的东门。

待荀攸接到探马来报后,只是微微轻叹了一声,遗憾总归有,却也无可奈何,像荀攸这种久历红尘之人,早已经过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岁,可谓是千帆阅尽,心中深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道理,这也是为何越是聪明的人,年岁越大之后会“仰畏天,俯畏人”,不是迷信,而是自身的境界而已。

“留两千将士据守蔡县,点齐三军,直奔安城而出。”虽有疑惑,不过荀攸却未下令追击孙策军,跑都跑了,追有何用?

何况荀攸所引的麾下将士,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

此一战,孙策军虽为据守,但麾下将士几乎全军覆没,至于他的解烦军精锐,虽勇不可挡,但与曹军众将士血战数场,却也损失惨重,此刻紧随孙策而走的解烦军精锐不足百人。

此战,曹军可谓是全歼敌军,虽是如此,但曹军也损失了近乎五千将士,毕竟乃是攻城,又遇到了如狼似虎的解烦军,若非荀攸亲自指挥,令曹军一直保持着以多打少的状态,恐怕曹军的伤亡还会更多。

曹军虽然损失惨重,不过却顺利的将蔡县收入囊中,自是大胜。

蔡县乃是战略要地,合纵连横,更可扼渭河源头,可以说,谁占领蔡县,谁就掌控了渭河,如此要地,如今已被曹军攻占,岂能不喜?

孙策引残兵不足三百侥幸冲出蔡县城池,随后直奔安城而去,因为他心中还抱有一丝侥幸,一丝安城仍在的侥幸。

孙策军一路疾驰,竟抢在了曹军之前赶至安城,虽是如此,但待孙策行至安城下,也不由仰天怒吼,扼腕兴叹。

安城已失,早已被荀攸派出的曹军将士奇袭夺取,此刻已是列阵以待,静候孙策引军来投。

奔走无门,孙策无奈,再次引军与曹军大战一场,这才勉强突围而出,身旁将士再次锐减,孙策无奈,只得奔渭城而去,因为他心中清楚,此刻的渭城依旧万无一失。

何况渭城仍有袁术军守军三千,而旁边的渭水关下,还有袁术军的一万将士。

只不过孙策却不知,郭嘉虽已进入梦乡,却早已对渭水三城与城下一万袁术军将士留下了诡计。

至于杀敌者?便交给了神兵天降的荀攸。

“先生,孙策引残兵不足三百,先探安城,中伏突围而走,直奔渭城而出,此刻已与渭城守军兵和一处。”安城小将快马行至荀攸身旁,立刻拱手说道。

“如虎添翼……”荀攸无奈一叹,突然自嘲一笑道:“荀某如今,亦是养虎为患矣……”之前一战,算是他与孙策的初次交手,曹军虽然大胜,却也是惨胜,而且还是在奇袭的情况下,如此战果,荀攸已是汗颜,让孙策突围而走不说,却又引残兵进入渭城。

不是荀攸心中忌惮孙策,而是已孙策的声望才华,如果守城,可抵三千将士,而如此,曹军又会白添伤亡,如此后果,皆因荀攸临敌制变时的计策不妥,若荀攸所出的计谋可以在好一些,又岂能给孙策突围的机会?

“渭城……渭城……”荀攸摇头轻叹,他心中清楚,他此刻虽引万余将士,但想攻破渭城却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毕竟攻取蔡县是因为孙策中了荀攸之计才出出城野战,若是孙策据守,自然不可能轻易将蔡县攻破。

荀攸心中虽有些焦虑,但却当机立断道:“三军火速向渭城疾行。”兵贵神速,曹军只所以能够在瞬息之间尽出蔡县与安城,便是占了奇袭之功,若是袁术军渭水关下的一万将士得知曹军天降两万将士,必会入渭城据守,而那时,曹军岂能攻破渭城?

“奉孝?可有谋略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