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589章 永镇斯土全文阅读

第589章 永镇斯土

高思继横扫思慕部,但郭崇韬却空手而归。

女真敢不给大唐面子,其实早有准备,辽北到处是深山老林,唐军来了,往林子里一钻,不愁吃不愁喝。

大部分女真人都是优秀的猎人,各种陷阱。

给唐军造成了不小麻烦。

强龙不压地头蛇,女真人听阿保机忽悠,聚兵九千攻打渤海国,已经是他们的最大动员力。

阿保机不讲武德,三万皮室军阴了别人。

女真人遭受重大打击,不再相信外人。

无论郭崇韬是招抚还是围剿,效果都不好,地利掌握在别人手中,马上进入深秋,呼啸的寒风越来越冷。

胡天八月即飞雪,可不是闹得玩的。

天气说冷就冷下来了。

身为名将,当然也是理智之人,郭崇韬不敢深入,退回勃利州。

唯一的斩获就是收复了黑水与乌苏里江交汇的勃利州,算是在黑水之北有了据点,勃利州也是大唐黑水都督府治所。

但随着大唐退出辽东,以及渤海国的兴起,此城早已荒废,成为女真人的聚居地。

想要彻底降服辽北的女真人,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历史上的大辽招抚并用,扶植会宁府听话的女真部落完颜氏,攻伐其他女真部落,一步一步培养自己的掘墓人。

很大程度上,辽北的女真人跟西南的爨人非常相似,是一个广大的地域概念。

单凭刀子,无法彻底抹杀他们。

收到郭崇韬的请罪奏表,李晔升郭崇韬为都知辽北兵马使,以期明年春暖时扫平辽北。

信送出去才十几天,柴再用的奏表到了,言黑云长剑都将士思念父母妻儿,又不堪忍受北地苦寒,请求回镇故土。

宣教使也来密信说辽东辽北的将士皆想念故土。

评估军心是宣教使工作的重心。

李晔不得不慎重,渤海国境内的唐军大部分是江淮子弟,受不了辽北的苦寒是人之常情。

唐军将士不是纸面上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也有家庭故土,也有父母妻儿。

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这也跟大战结束有关,人在绷紧的时候,会一往无前,松懈下来之后,自然而然的会想家。

如果唐军退回,辽东、辽北可用之军只剩下王建……

李晔想来想去,只能提前部署心中的想法了。

当下令人召来高家四将。

脱下戎装之后的高思继,没有丝毫天下顶尖猛将的风采,反而像个儒士,一举一动都恭恭敬敬,“臣等拜见陛下。”

“无须多礼,平身。”李晔以手虚抬。

高思继脸上的儒气没有掩盖他的相貌堂堂,高思祥却面如锅底,孔武有力,高行珪典型的河北汉子长相,面相刚毅。

四人站在一起,英雄之气扑面而来。

难怪历史上义薄云天的李克用也要猜忌高家。

“高家一门四将,古今罕有,必为青史嘉话。”李晔赞叹道。

不说还好,一说出口,高思继急忙跪下,“若无陛下雄才伟略,又怎有我等施展胸中报复的机会。”

不愧是当家的,随便一句话入耳,就能听出弦外之音。

“哦,敢问高将军胸中报复。”李晔笑道。

纯粹是顺口一问,拉近关系,但高思继不知想成了什么,额头渗出冷汗,说话更加小心翼翼,“效、效昔日之李卫公,为大唐横扫边夷!”

这本该是慷慨激昂的一句话,从高思继嘴中说出来却软绵绵的。

人有想法没错,但想法太多容易钻牛角尖。

不过李晔回头一想,忽然觉得高思继似乎也话中有话,李靖在大唐也是受猜忌的,高思继以李靖自比,实则也是向李晔坦明心意。

这么聊下去,容易聊出误会。

李晔觉得还是开诚布公好一些,扶起高思继,“将军所言不错,朕召你们来也是为了此事。”

“臣等愚昧。”

李晔指着地图道:“大鲜卑山北麓,仍聚居大量草原部落,辽北还有女真人不服王化。”

“末将必为陛下讨平!”谈到军事,高思继终于露出一员猛将该有的气势。

“将军有此心,朕甚是欣慰,辽北安,辽东、辽西皆安,昔年太宗、高宗灭高句丽,设松漠、黑水都护府,然不过三十四年,契丹贼势又炽,辽地四分五裂,渤海国、新罗皆因此而兴,将军可有万全之策?”李晔笑的像只狐狸。

高思继与李存孝的最大区别就是,并非只有武勇,还有兵略。

久居妫州,当年处在李克用、刘仁恭、阿保机三方的交界处,当然会有所想法。

“末将以为,当迁徙河北之军镇其要地,制其咽喉,灭其锐气,三辽之地敢称兵反目者,以雷霆万钧之势犁庭扫穴!”高思继越说越兴奋。

“何为咽喉要地?”李晔故意问道。

高思继指着地图道:“勃利州、扶余府、长岭府、长春州、临潢府。”

“将军以为此处如何?”李晔指着扶余城的东北四百里处。

在一百年后,这块土地有个新的名字——会宁府,并且崛起女真完颜部,在千年之后,此地名为哈尔滨。

当然,现在的会宁府只是一个小土城,中土的皇权并没有延伸到这里。

只有太宗、高宗短暂的设立过都护府、羁縻州。

但很快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之中。

高思继盯着地图,沉思片刻后道:“此地深入女真腹心,西临思慕部,东望郡利部,北近室韦,地处平原,并非咽喉之地,但若此地若为大唐所有,辽北女真再无出头之日。”

“正是如此!”李晔笑道,“大唐打下它不难,难得是守住此地,朕以此地为会宁州,将军愿为朕守之否?”

“末将领命。”高思继不疑有他,以为只是寻常的戍守,觉得远离中枢,猜忌也会少很多,最主要的是他能上马杀敌,而不用老死于长安。

“不过朕没有士卒给你,你要自己去妫州招募。”中土的将士未必肯留在辽北,强扭的瓜不甜,还容易生出祸端。

徐州的八百戍卒在桂林振臂一呼,大唐的江山便风雨飘摇。

高家三人皆大惑不解,高行周若有所思。

“陛下……”高思继也没反应过来,

“高思继听令,朕封你为会宁州宣慰使,世袭罔替,永镇斯土!加一品护国功臣,高思祥为一品镇国功臣,高行珪为中将军,即刻起,可招募妫州士民,镇守会宁州。”李晔的话仿佛晴天霹雳一样甩下来,堂中诸人皆呆若木鸡。

“末、末将叩谢皇恩!”高思继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一个响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