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一品大官人 > 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圣全文阅读

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圣

深秋以至,在路上走了几个月的曾毅等人总算是进京了。

若非是押送那三十多万两的脏银,他们的速度要快上不知道多少倍,只是谁都知道,这银子必须要由他们亲自运回京城。

若是交由布政司的人走水路运回京城,到时候,他们几人的功劳也就少了许多。

只不过是路上慢一些罢了,这功劳可是不能丢的。

刚进京城,就有宫中传来的旨意,让曾毅随钦差太监孙光去西苑面圣。

钦差回京,按照规矩是必须要面圣交旨的,甚至面圣之前,若无旨意,还不得回自己府中,必须在礼部住着等候皇帝召见才行。

若不然,就是大罪。

所以,西苑那边传来圣旨,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让曾毅去面圣,至于刘博厚这个锦衣卫百户,圣上的口谕里根本就没提,自然就要留下了。

到了西苑,孙光先进去面圣的,而曾毅则是在外面候着,一直等了足足半个多时辰,孙光才从大殿内退了出来,面色红润,显然肯定是得了皇帝的夸赞的。

孙光冲着曾毅拱了拱手,笑着道:“杂家这差事也算是完了,曾大人……。“

孙光一句话还没说完,黄锦就从殿内走了出来,高声道:“曾毅觐见。”

曾毅赶紧整了整身上穿戴整齐的官服,然后跟在黄锦的身后进了大殿。

而背后,孙光则是羡慕的盯着曾毅的背景看了许久,方才离开,他的差事已经办完了,剩下的,就没他的事了。

接下来就要看陛下想要哪个衙门重新复审此案了,毕竟此案牵扯颇大,肯定是要在行复审的。

除非这复审当中出现什么差错,需要他这个钦差问话,若不然,这个案子就与他无关了,虽说今个陛下只是赞赏了他几句,并没有进行封赏,可是他心里明白,这都是存着呢。

而曾毅,刚才还没进去,陛下就连连提了几次曾毅的名字,而且颇为赞赏,可想而知,若是此子能熬过严家的报复,日后定然前程无量啊。

迈入大殿,全是浓郁的檀香味,曾毅只是走了三小步,就不敢前行,直接跪倒在地,以头触地:“微臣湖州府乌程县县令曾毅,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万岁。”

曾毅这是第一次见皇帝,而且他自己不过是个七品官,更是不知道这面圣的规矩,所以不该说的,绝对不敢多说,可是该说的,也不能不说,虽然有些拍马屁的嫌疑。

嘉靖盘坐在帘子后的蒲团上,看着跪倒在地的曾毅,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笑意,甚至连声音中都带着一股的和善之意:“你这小崽子,倒是折腾的厉害啊。”

没有提这案子的事情,也没提别的,开口就是这么一句话,让曾毅有些措手不及。

都说当今圣上性子古怪,脾气不好,可这话说的却是十分的和善亲切。

不过曾毅也清楚,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喜怒不是自己能够猜测的,只能是仍旧保持姿势不动,轻声道:“微臣自知给陛下惹了祸事,还望陛下恕罪。”

“哦?”

帘子后传来了嘉靖惊疑之声:“你惹了什么祸事?朕怎么不知?”

曾毅深吸了口气,这其实也算是考验他的临场应变的能力了,其实刚才他也是灵机一动,才会这么说的。

“臣以区区七品县令之位,查了知府之案,此乃以下犯上,此为罪一,陛下您派钦差前去,是您庇护微臣,微臣何德何能,竟让陛下操心,此为罪二,一府之官,几尽于此案,于朝廷威严而不利,此为罪三。”

闻言,嘉靖脸上的线条彻底柔和了下来,嘴角的一丝笑意更是扩散到了整张脸上:“既有错,亦有功,为何只字不提功劳?”

曾毅仍旧以头触地,虽然这个姿势难受,可是皇帝不开口,他哪敢弄一下?

“为臣者,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臣所做之事,原属本分之事,又岂敢居功?奈何微臣经验不足,行事尚有欠缺,以至于陛下劳心,此为臣之大罪。”

说完这话后,曾毅就不在吭声了,在皇帝跟前,问一句说一句,这才是最为明知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区区七品官,可不是朝堂中的那些朝堂大员,自然不敢多说一句。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一直没了动静让曾毅以为是睡着了的嘉靖方才缓缓叹了口气:“好一句本分之事啊。”

“为臣本分,又有几个官员能够记住?”

“食君之禄,却想着如何欺上瞒下的多如牛毛啊。”

嘉靖有这感叹,主要是因为曾毅的年纪,且一个刚入朝堂的年轻官员,其为官以来的所作所为,无不证实了曾毅是个敢于言语的官员。

也证实了曾毅不是那种喜欢阿谀奉承之人,若不然,当初也就不会得罪严世藩了。

且曾毅回京之后,之间就是来面圣的,这其中,根本就不可能有人有时间来交他面圣之后该怎么回话。

所以,嘉靖才会认为曾毅这是肺腑之言,若是换成严嵩等朝廷老臣说出这些话,怕是嘉靖只会嗤之以鼻。

“爱卿平身吧。”

直到此时,嘉靖才算是开口让曾毅起身。

又磕头谢恩之后,曾毅才双手扶地,慢慢的站了起来,幸好跪的时间不算太长,若不然怕是这一下都要站不稳了。

“这案子,你查的不错。”

“虽然其中有诸位的不对,可却也算是一心为君分忧了,朕也就不予你计较了。”

嘉靖这话等于是宽恕了刚才曾毅说出来的那三个罪名了,虽然若非是曾毅提起这三个罪名,嘉靖自己都未必会这么去想,但是,嘉靖如今宽恕了这三个罪名,其实就是一个态度了。

要知道,皇帝的态度对于臣子而言,可不就是最为重要的么?

若是皇帝不喜欢,能臣干吏也是白搭,若是得了皇帝的喜欢和信任,就像是严嵩一样,权倾朝野,任凭旁的官员如何的想要搬到严家,可就是没有丝毫的法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