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其它小说 > 变革年代 > 第三十八章 围而不攻全文阅读

第三十八章 围而不攻

尽管6月8日以后,伯兰顿北郊的兰诺军和城内的联军一直都没有正面的接触,甚至连一点点小小的摩擦都没有发生过,但是这座城市附近的任何人都能够从空气中嗅到浓郁的危险气味。

虽然兰诺军的高层仍旧没能制定出一个妥善的夺回伯兰顿城的具体方案,但是到了11日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有所行动了。

埃罗克所领导的人口调查局再一次发挥出了惊人的能量,如今几乎成为废墟,而且已经被敌人完全占领的伯兰顿城内仍旧藏有调查局的密探,这位深通广大的特工在11日清晨的时候,冒着生命的危险从城中潜出,将一封密报送到了亲卫军长莱丝的手中。

这封密报上不仅记录了3日前进入伯兰顿城的敌人援军的详细情况,甚至还提到,英德克人的第二批援军将会在1个月之后抵达。

没有人知道那个潜伏在城内的密探是如何弄到如此重要的情报的,但是也没有人会怀疑其真实性。人口调查局一直都是兰诺军方的亲密合作伙伴,而且他们很少会犯错误。

联军攻占了伯兰顿城,确切的说,是联军当中的英德克人击败了大部分的兰诺守军。如果说装备着新式武器的英德克军队再多来一倍,就连一向自信的莱丝都不敢肯定亲卫军能否击败他们。

面对这种情况,兰诺军开始行动了,虽然罗斯库和伯明顿依旧不主张现在就攻城,但是他们也意识到如果再不做些什么,城内的敌人恐怕会越来越强大。

莱丝的亲卫军和败退下来的伯兰顿守军加起来一共有10万3千人,在经过商议之后,这支军队被分成了四个部分,分别把守在伯兰顿的四座城门之外。也就是说,兰诺军要借此完全断绝伯兰顿城内与外界的联系。

由于城市的南面城墙大部分都已经损毁,所以南大门就由莱丝亲自率领的亲卫军2师与第41军看守,亲卫军2师中有一支强大的龙骑兵,如果决定攻城的话,这支部队很有可能会成为主要的攻击力量。

北门则由亲卫军1师和第42军来看守,1师的军长是罗斯库的老部下奥多尔?犹比罗斯少将,这个师有一个配备了重型攻城炮的炮兵营,如果开战后莱丝无法从南门顺利的突入城内,那么北面就会转换为主攻方向。

城市的东门由伯明顿上将所在的71军,损失过半的72军和亲卫军第3师看守。西门则由杰克?奥西多少将率领的第73军和亲卫军第4师看守。这几支军队都没有配备攻城器械,所以他们的任务并不是攻城,而是防止敌人从这两个方向出城。

伯兰顿城占地颇广,用十万人来围困这座城无疑是不够的,但是伯兰顿原本就处在兰诺的国土范围之内,周围能够给城内联军提供援手的力量本就没有多少。与此同时,罗斯库以总参谋长的名义率领着剩余的3000名兰诺士兵伯兰顿城以南的区域走了一遭,将之前被联军占领的村镇尽数夺回,同时也切断了教廷与伯兰顿城中联军的补给线。由于教廷国最后一批军事力量在3天前就已经进入城内,此刻联军留在城外驻守占领区的散兵游勇也只能眼睁睁的在罗斯库所率领的兰诺军面前缴械投降。

这一连串的动作,彻底的让伯兰顿沦为了一座孤城。

城外兰诺人的动作立刻就引起了城中联军的强烈反应,12日的中午,伯兰顿南门破损的城头上就出现了一个身影。

莱丝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坐在城头之上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约莫五十多岁的男人,他穿着一件似乎并不适合他身材的华丽外衣,可是那件应该光鲜无比的外衣上却布满了黑色的污迹,仿佛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清洗过一般。

男人的神情十分萎靡,他的身后站着两名教廷持戟步兵,显然他并不是自愿呆在城头的。

莱丝并不认识城头上的那个男人,但是从那人身上的衣着来看,他应该是一个兰诺人。

“他在那里干什么?”

正当亲卫军长疑惑不解的时候,一直站在旁边的第41军军长卡扎克?苏克少将突然惊叫了起来:

“天啊,那是伯兰顿的市长大人!”

“市长?他不是死了么?”

莱丝更加疑惑了。

兰诺的法律严格,当一座城市被外敌入侵,作为城市的最高首脑——市长必须在城中市民得到妥善安置之后才能够离开城市,否则的话就是擅离职守,事后不但会被撤职,还会被定罪。

原先伯兰顿城内有二十万守军,所以这座城市的市长大人在一开始的时候,根本就不担心敌人会攻进城内,他一直都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稳定民心,所以当联军入城之后,这位市长已经失去了逃走的机会。由于随后的连番恶战和混乱场面,包括伯明顿上将在内的很多兰诺军官都以为市长已经在战乱中丧生了。

可谁又能想到,这位市长仍然活着,虽然他的状况不是很好,而且由于这几天来大概是受到了一些虐待的关系,原本富态的他已经消瘦了许多。

此刻敌人将伯兰顿的市长“请上”城头,自然是警告城下的兰诺军不要轻举妄动。

“真是太卑鄙了!”

莱丝狠狠地将脚下的一枚石子踢出了老远,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是当见到敌人真的以平民的姓名想要些,莱丝还是觉得分岔不已。

其余四座城门也出现了同样类似的状况,原本居住在城中的达官贵人们,此刻都被联军一一带上了城头,他们有的是市长这样的官员,有的则是有名的贵族富贾,伯明顿上将也在城头发现了自己的一位亲戚。

历史上以城中民众为人质守城的事例很多,但是像如今联军这样做得明目张胆的还很少出现,这一举动不仅让城下的兰诺人没了主意,就连联军内部也出现了不小的争议。

“为什么要这样做?战争和那些平民没有关系!”

圣骑士奥莱特在暴怒中再一次捉住了格朗克公爵的衣领。

老公爵憋红了脸,却一句解释的话也没有,因为这个命令根本就不是他所下达的。

但是在奥莱特眼中看来,教廷的将军们都是父神虔诚的信徒,他是绝对做不出如此下作无耻的事情的。以城中兰诺人的性命为要挟阻止兰诺军攻城,这种手段只有格朗克这样的叛国者才使得出。

“你不要这么激动,奥莱特。”

躺在床上的格伦斯枢机主教笑着说道,“公爵阁下这样做虽然会引起不小的争议,但也的确是一个相当管用的法子。兰诺军太在乎他们的平民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轻易攻城的,城头那些人实际上一点儿危险也没有。”

说完,格伦斯枢机主教又将目光转向另一旁的英德克陆军上将布拉马尔,然后说道:

“阁下您认为如何呢?”

布拉马尔上将这些时日以来与格朗克公爵多有交流,两个人也颇为投机,他自然也看得出来以平民作为人质这样的命令根本就不是出自格朗克公爵之口。但是身为一个外人,布拉马尔上将也无法为老公爵开脱,他只能如此回答道:

“公爵阁下想必也只是打算威慑一下城外的敌人,毕竟我军经过连番恶战,实力以大不如从前,如果敌人强攻的话,不一定能够抵挡得住。这个手段虽然有人不恰当,但的确能够给我们争取不少的时间。”

“没错,”格伦斯枢机主教接口道,“奥莱特阁下,您应该也知道了,再过一个多月,英德克的援军就会从海上来帮助咱们,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必定能够大破城外的敌军!”

“可是……”圣骑士奥莱特仍旧犹豫不决,他常年留在圣宫中服侍教皇陛下,虽然也熟读兵书,精通韬略,但也仅仅是纸上谈兵罢了。奥莱特这一次来到前线,原本是打算从正面堂堂正正的与敌人决战,可没想到才刚来几天,就发现这个世界和他原先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公爵阁下……”终于,奥莱特放开了格朗克公爵的衣领,他盯着老人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问道:

“您能否想我保证,城上的那些平民,只是作为威慑敌军所用,一旦敌人攻城,就立刻让他们撤到安全地带?”

“我以父神的名义向您起誓,一定会照您的话去做,阁下。”

格朗克公爵满脸无奈,他没有想到,在如此黑暗的教廷内部,居然还有如此高尚的圣骑士存在。

自从圣骑士奥莱特进入伯兰顿城中之后,那些幸存的,被联军控制住的兰诺居民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一些空余的住房被腾出来分给了原本居住在草棚当中的人们,受伤和生病的人也受到了妥善的照料,居民们一天当中可以吃到三餐,偶尔甚至能够获得一小瓶牛奶和果酱。

如今城市所剩的居民有78837人,奥莱特将这个数字铭记在心中。每天圣骑士大人都会在平民的集中区域巡视,一旦他发现某位居民无故死亡或者失踪了,就必定会大发雷霆,不顾一切的寻找他们死亡的原因或者去向。虽然圣骑士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减轻兰诺人对联军的敌意,但是这几日以来,平民与联军士兵的冲突事件减少了许多,每天因为各种原因死去的人数也在下降。

当奥莱特放过了格朗克公爵,离开作战指挥部,继续外出巡视之后,一直坐在床上和颜悦色的格伦斯枢机主教立刻就变了脸色。

“那个男人,仗着受到教皇陛下的青睐,就敢不将本人放在眼里!”

“至少他的内心不会受到父神的责难。”格朗克公爵轻声说道。

格伦斯枢机主教并没有在意老公爵的话外之音,他更关注的是其他事情。

“城中的余粮还能支持多久?”

“照目前的状况,只能支持一个半月,最对不超过两个月。”

格朗克公爵如实地回答道,虽然伯兰顿是一座大城,城中原来的兰诺军也积累了很多粮食物资,但是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因为战火而毁灭了。如今教廷国与伯兰顿城的补给线被切断,城内十多万联军不得不为粮**打细算。

“该死的奥莱特,如果不是因为他分给了那些贱民太多的食物,我们至少能够坚持三个月以上!”

格朗克枢机主教继续抱怨着。

“这有什么关系呢?”布拉马尔上将笑着说道,“按照之前的约定,我国的援军在一个月后就会前来增援,城内的余粮应该可以坚持到那个时候。”

“希望如此!”

格伦斯眯着眼睛点了点头。

围城而不攻城的日子过的很枯燥,莱丝每天都会在城外的营地里注视着城头上的动向,可是那里总是会出现一些兰诺人的身影。大多数时候站在那里的是面带忧容的市长大人,有的时候也会换成某位名气很大的贵族和他的妻子,甚至一些明显未成年的孩童也被“请”到了城头上。这种情况让莱丝大为光火,她的耐心也渐渐的逼近极限。

“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

在一次例行的军事会议上,莱丝心中的怒火终于爆发,她扬着手中的马鞭,指着不远处的伯兰顿城说道:

“敌人的援军很快就要到来,那个时候再想夺回城市就更困难了!就算我们的攻城行动会造成一些平民的死伤,可他们身为兰诺人,为帝国捐躯,不正是死得其所吗?”

“军人为国捐躯是死得其所,平民在战争中死亡是国家的不幸!”

伯明顿上将继续反驳道,出身这座城市的他实在不愿意再看到更多的牺牲者了。

见到说不动伯明顿,莱丝又将目光转到了罗斯库的身上。

“亲王殿下,”莱丝说道,“难道您也认为我们要在这里无意义的耗下去吗?”

“这个……”罗斯库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最终他只能够搬出自己的妻子:

“女皇陛下是不会愿意看到平民死伤的。”

这句话让莱丝也无法反驳,阿尔琳娜是出了名的温和统治者,她爱护民众胜过爱她自己。如果让女皇得知亲卫军在战争期间牵连了众多无辜的市民,她一定会勃然大怒的。

“那您说,应该怎么办?”

莱丝瞪着红眼睛盯着罗斯库,一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模样。

“我认为……”罗斯库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出了心中的想法:“英德克的援军不一定会按时抵达战场,说不定他们根本不会出现在这里。”

“为什么这样说?”莱丝紧接着问道,一副不相信的神情。

“我在之前做过一些布置,其内容仍旧是机密,”罗斯库说道,“如果成功的话,英德克将会无力继续对兰诺发动战争!”

看着亲王殿下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莱丝不由得也信了几分,她又问道:

“这件事情,您有多大的把握?”

“这个嘛……不到三成……”罗斯库老实的回答道,他自己也不敢肯定在英德克国内搞的那些小动作究竟能否成功。

“仅仅只有三成的把握,就把全军,不……把整个兰诺的命运压在上面?”

莱丝再次大怒,她一边想着“这个男人果然不可靠”,一边说道:

“我还是认为不能再等下去了,一个月之内,一定要攻克伯兰顿城!”

说完,莱丝就转过身去,像一阵风似的离开了指挥部。

留在房内的两个男人相互对望一眼,目光中都是同样一个意思:

“这个女人的火气可真大!”

三天之后的一个夜晚,兰诺帝都法雷,皇宫书房。

阿尔琳娜刚刚收到了罗斯库亲笔写给她的书信,在得知丈夫在前线一切安好之后,她感到很欣喜;在得知伯兰顿城已经落入敌手之后,她感到很愤怒。

罗斯库在信中描述了目前伯兰顿城的状况,告知了妻子军队无法轻易攻城的理由,同时也提到了他在英德克国内的那些布置和计划。

信中同样也谈到了伯明顿上将与莱丝之间的分歧,虽然阿尔琳娜早就料到以莱丝的脾气,很有可能会与前线的其他将领闹出矛盾,可是当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之后,她又感到十分的困扰。

过去平日里遇到一些无法决断的问题,阿尔琳娜通常都会找莱丝或者罗斯库分忧,可是当这两人都不在时,女皇这才发现,自己身边能够提供意见的人居然这么少!

万般无奈之下,阿尔琳娜找来了宫中一位和自己相处还算不错的官员,她便是大法官凯瑟琳?隆松伯爵夫人。

大法官凯瑟琳最近已经和她的丈夫离婚了,因为身为一个有一定身份、一定地位和一定权力的女人,她实在无法忍受丈夫的背叛行为。恢复成单身的伯爵夫人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皇宫里的那间宿舍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她的家。也正因为如此,同样勤于工作的女皇陛下和大法官时常都会在皇宫里碰面,一来二去便更加熟络了。

由于前线的军情不是大法官能够接触的机密,阿尔琳娜并没有告诉凯瑟琳相关的具体情况,她只是提到,前线两位重要将领之间的矛盾让她十分苦恼。

“虽然我并不懂得行军打仗,”凯瑟琳?隆松伯爵夫人这样说道,“可是我认为决定一个谋略就像判案一样,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会有很多人提出很多不同的意见,但是最终一锤定音的还是我这个大法官。”

“你是说,前线军中缺少一个能够做出最终决定的人?”阿尔琳娜很聪明,她立刻就明白了伯爵夫人的意思。

“没错。”凯瑟琳微笑着注视着阿尔琳娜,欣赏着对方那绝美的容颜。女皇拥有非同一般的迷人气质,对于女人也同样具有吸引力。

“可是,要怎么做才好?莱丝虽然是我派过去的,但伯明顿上将仍旧是第七军团的指挥官,他们二人的身份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不经意之间,阿尔琳娜就向对方透露了前线军中闹矛盾的两人究竟是谁。

“不是还有亲王殿下吗?”凯瑟琳继续笑道,“能够成为陛下您的夫婿,亲王的能力也一定非同一般吧?由他来做最终的决定,其他人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话虽然这么说没错,可是……”

阿尔琳娜之所以从未给予罗斯库太大的权力,并不是因为她不愿意,而是担心其他人的看法。很多人都会认为,不管亲王曾经立过什么样的功劳,但是身为一国统治者的配偶,如果掌握了过多的实权,对于国家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当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是女性的时候。

阿尔琳娜从来没有想过罗斯库会因为手中权力的扩大而滋生野心,但是这并不代表别人不会这么想。事实上,去年阿尔琳娜任命罗斯库为第61军军长的时候,皇宫内就有一些人持反对的意见。

“我知道你心中的担忧。”凯瑟琳轻而易举地就看穿了阿尔琳娜的心思,她说道:

“不过作为兰诺女皇的丈夫,亲王殿下必定不会是一个普通人,而您心中也一定期望他成为一个英雄人物吧?既然如此的话,您为什么还要顾忌旁人的看法,不敢让亲王殿下放手去干呢?”

伯爵夫人的这句话仿佛说道了女皇的心坎儿上,她在沉思了一会儿之后,便十分坚定地点了点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