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明完美暴君 > 第二百三十五章全文阅读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为减轻熊廷弼和洪承畴的压力,朱由校又任命了吏部左侍郎陈奇谕为平抚大臣赴辽,专司处理那些无家可归流民百姓。

把他们迁移回关内是不可能的,关内百姓自身难保,朝廷也根本顾不过来,冒冒失失的把他们迁回来,除了添乱一无是处。

要让陈奇谕他们全部组织起来,先将海州、盖州等地的百姓安排回去,老奴连经大败,实力损失的非常严重,辽东局势已经稳定了,只要不出辽沈防线和毛文龙的防御范围即可。

在未来十年,辽东都将是战略重心,东北的敌人远不止有一个野猪皮。

东北的野人部落不知道有多少,而且辽东的旁边还有三个实力不弱的蒙古部落,距离科尔沁部也不远,东面更是直接连接朝鲜,这些地方,都是华夏自古以来的领土,朱由校作为穿越人士,自是不能辱没了大汉孝武皇帝的天威。

而所谓的后金女真,完全就是一个笑话,真正的女真人,自从金国灭亡以后,早就已经消失殆尽,不是灭亡就是汉化了。

他们不过是西伯利亚南迁而来的野人部落而已,朱由校没穿越之前专门研究过,建奴和女真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不管是文字、文化还是习俗,就没有一个对的上的,他们的满语是蒙古语改的,而金国的女真人可是有自己的文字的。

而且皇太极自己也亲口说过,最早的建州卫部落,大部都是通古斯人和胡里改人合并的,其中夹杂了微乎其微的、血统不纯的女真人。

野猪皮冒名自认为女真后裔,其实就是为了给自己提高身份地位和反明的底气而已。

而因为朝廷的疏忽,加上李成梁的大力支持,老奴终于成了气候了,大小战事连克明军,还真有那么一点当年女真人打辽国的几分样子。

光是惨死在建奴屠刀下的汉人,就已达数十万之巨,现在更是致使数十万百姓无家可归。

几十万百姓就这么养着实在是太浪费资源了,朱由校要实施以工代赈的方法,好好的将人口资源利用起来,组织他们去修筑辽沈等城池和要塞关隘的城防。

为了辽沈两城能够更好的联动起来,更加的坚不可摧,朱由校决定仿照当年的秦始皇,修筑一条专门供军队所用的直道出来。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如果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和选择,朱由校真的不想在这个艰难的时候干这么大的事。

在没有挖掘机和铺路设备的情况下,要修建一条高速直道出来真的很难。

所有的东西全部要

当年的隋朝何其富强,征高句丽可是真正的出动了百万大军,而且还是两次,然而就这样一个盛极无比的朝代,就修一条了运河,差不多把自己半条命修没了。

所有的东西全部要人挑肩扛,逢山遇水也全靠手中的锄头和耙子去挖去填,但好在大明的火药技术已经很成熟,也广泛运用了,有了火药,

在封建王朝当中,都会有徭役,国家要兴建城池道路亦或其他的建筑工程时,这些徭役就得无条件的服从地方官府的安全外出做工,每一个家庭都是义务性质的。

在徭役期间,没有工钱,没有福利保障,甚至连路费都得自己准备,做一天工就吃一天饭,还未必能吃的饱,饿死累死了就把你随便丢到哪个坑里面顺便埋了。

当年始皇帝修建秦直道的时候,就不知道累死饿死了多少人,数不胜数,毫不夸张的说,完全是用白骨铺出来的道路。

朱由校上次北征的时候除了参观了金国的长城,还特意长城边上看了一眼秦直道,就算是过去了千年之久,这条古代的高速公路依然是历朝军队运用最多的。

而辽沈直道仅仅是一个起点,他要将广宁、锦州、山海关、京师以及九边军镇用直道全部连接起来。

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虽然这句话不是完全正确,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对于大明朝现在的国情来说,发动百姓以工换粮可以解决很多的麻烦和不确定因素。

天灾即将来临,北方各省的粮食产量收入会越来越少,而各省的人口数量却非常庞大,要是不把这些百姓组织起来找点事干,等到他们活不下去的时候,就要干他这个皇帝了。

李自成、张献忠的流寇和土鸡瓦狗没区别,朱由校对于这种草莽之徒,从来就没有正眼看过。

大明朝不是被李自成打败的,更不是满清打败的,而是被农民百姓给打败的,是那些满眼绝望、毫无生计的平民。

但要实行以工换粮的前提条件是,他手里得有这么多的粮食才行啊,没有点储备干货,想法再好也是白搭,别人可不会跟着你凭空想象。

可大明国库一年的收入也不高,正常税收加上开征的辽响,也就七百万两银子上下,根本就不够用。

就军费开支和宗藩、勋贵、官员的俸禄这几项,就已经占了一半多,这七百万两银子连个水花都见不到就没了。

花钱容易赚钱难,朱由校辛辛苦苦抄了这么多次家,好不容易攒了个四千万两银子,现在一年都不到,已经快要没一半了。

到时还要征平西南,进行改土归流,这又是一笔大开支,国库的存粮就剩那么几十万石了,稍不注意,自己就要面临破产了。

宋应星已经向他保证,半年之内必然研发出耐寒的稻种出来,朱由校的底气更足了起来。

朱由校握紧拳头狠狠的锤在大明朝的地图上,他砸中的位置正是南直隶的位置。

这里可是富商云集的地方,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还有完整的商业体系,就算朱由校贵为皇帝,也不免眼红了起来。

他在心中暗自说道,等平定西南以后,就去南直隶会一会这些国朝的“首富”!

尤其是那些盐商和海商,只要能够把他们一网打尽,完全可以一波肥,三五年之内,朱由校不用在为钱财而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