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记者。
如果你经常订阅《银河先锋报》,那你大概会常在头版头条上见到我的笔名。
但我从小最广为人知的特点不是耍笔杆子或者能言善辩,而是幸运。
小时候时常捡到零钱宽裕手头,上学时数次被擦线录取,毕业后阴差阳错进入当时连十个人都凑不齐的先锋报里,乃至于仅凭着时间一项优势就成为了现今报社里的元老级人物。
拿现在来说,在“联邦最高指挥官职位交接大会”之后,第一时间对那位曾将全人类从“大灾变”中拯救过来、一手建立起太阳系联邦、统领全世界打赢“三十年战争”的最高军事和政治指挥官——肖骁——做采访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手上。
这本身就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因为先锋报从未关注过政治或者军事甚至是经济,我们只研究殖民相关事宜。
据说社长也不太清楚为什么上级会指定我们来做这件事情。
而说实话,我对这位处于世界顶端的大人物们并没有太多兴趣,因为我生性散漫自由,崇尚无为而治。
最重要的是,在我的记忆里,并没有太多事情与人类历史上那最重要的几十年直接相关——我出生于新历八十年整,这是一个很微妙的时间点,那时候,大灾变刚刚结束,世界各地百业待兴,而三十年战争尚未出现苗头。
我的童年和青年,是恢复和和平发展的二十年,也是人类科技超级爆发的二十年。
跨过人工智能的奇点,生物技术与异变能源的巧妙结合,基建迅速铺满,太空技术也如朝阳一般升起……
也许是不破不立吧,但那二十年,确实是难以想象的二十年,即便是有着尔法星人技术支持的今天也有所不如。
正常来说,我的后半生应该是在战争中度过,但作为第一批冷冻人技术的志愿者,我却恰巧避过了三十年战争的大部分阶段。
“月球一站即将抵达,需要下船的旅客请携带好您的随身物品……”
柔和的声音从耳侧传来,窗外的景象已经从璀璨的银河变换为一片坑坑洼洼的银灰色。
时间不多了,我收起胡思乱想,在腕表上调出信息面板,又细细看了遍准备好的稿子。
要谈论最高指挥官的事迹,许多人都喜欢从“死守暴风城”一役开始,那是暴风军团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危机,当然,也是现代历史学家们所一致同意的、军团自此毫无掣肘地壮大起来的.asxs.。
虽然我想多数人对大灾变和三十年战争已经无法再熟悉了,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给较为年轻的读者们重新梳理一遍这一段血雨腥风、波澜壮阔的历史。
大会战就发生在新历七十一年的年末,那时候军团已经完全占据蓟城市金州、上钢两县之地,部队和幸存者人数都破万,且大败了西面煤城市林万、冬面蓟城市吕飞、北面滦阴市邢海等三大军阀集团,正是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军团已经拥有了恢复大半燕山省北部的实力和机遇时,却杀出了个“拦路虎”。
陈金鑫,这个大灾变期间出现的第一个保留正常人类智商的指挥型丧尸【注1】,率领多达三百万的尸群,在悄然之间兵临暴风城下。
那一日,尸群铺天盖地而来,多达十几种变异丧尸,还有成千上万的变异兽,涌向那十六平方公里的小小城池,那时的围墙才只有十米之高!
那一日,枪声从早晨响到夜晚,从夜晚响到早晨,足足持续了三日之久。
三百万的丧尸倒在钢铁城墙之外,尸横遍野,浓烈的尸臭和燃烧尸体的味道持续了一个月才消散干净。
军团以八百七十二名战士的牺牲换取了最终的胜利。
从牺牲人数上来看,或许有人会觉得这跟三十年战争中的任意一次战斗都无法相提并论,但要知道,在此一战之前,军团已经消灭了不下五百万的丧尸,且打赢了与各地军阀大大小小近十次战斗,而牺牲人数还不到三十。
那场血战的更多细节我不会在此赘述,相关影视资料各大网站都很齐全,随手一搜就能找到,且据说今年就会编入中学历史教学资料。
如果你去当地的战争博物馆,甚至能够全感参与到当时的战斗之中。
想到这里,我又意识到,这个话题可以用来预防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尴尬或者无话可聊的状况。
(毕竟我从没有过采访这种级别的人物的经历。)
“死守暴风城”之后,军团的飞速扩张似乎成了顺利成章的事情,指挥官用了七年时间将“人类命运一体”的理念传遍全球——当然大多数时候是在武力征服之后——又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全人类不分人种、不分民族、不分国家地域的整合。
从那之后,人类就真的变成命运共同体了。
这是前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而且,倘若没有这次整合,恐怕也不可能打得赢后来的三十年战争——尽管最开始的时候人类在“星际暴匪”罗塔人跨级别的攻击下节节败退,但凭借着团结和坚韧等到了罗塔人内部的分裂,最后还是取得了胜利。
罗塔人现在已经不知道被流放到银河系哪个荒凉偏僻的角落去了,不过想必他们一定十分后悔几十年前随手向地球投放的病毒。
飞船很快到港,我马不停蹄地赶往会场,在休息室中见到了这位戎马半生的老人。
老人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须发皆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毕竟已经九十多岁了,即便身为三级进化者,但无法避免的终日操劳也让他与同时代同级别的人有了颇为明显的差别。
譬如他身后的三位红颜。
说起这件事,那又很有趣了。
虽然指挥官与娜塔莎、谭雅和欧米伽三位荣誉上将之间的感情受到了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但毕竟联邦法律是一夫一妻制的,老人坚决不破例,却又不能偏袒任何一方,结果就是“单身”一辈子。
采访的过程很顺利,具体内容想必各位早就在先锋报上见到了。
但给我这么个性格怪异的人印象最深刻的却并不是采访本身,而是另外一些事情。
我记得清楚:
那是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最高指挥官远远地望着星球第一大港中起起落落的太空飞船,时近黄昏,太阳即将落山,将最后的一抹光线奉与大地。
我看到老人慢慢闭上眼睛,嘴唇缓缓地蠕动了几下,他好像说了一句什么,含混不清。
因为座椅附带的显示器,我得知老人进入了睡眠状态,我也不敢追问。
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口型,却不得其解,又询问了几个语言专业朋友,才疑惑地得出结论,那大概是两个灾变前的英语单词。
“Red Alert”
直译为——红色警戒。
我翻遍资料,也只找到了一款同名的老旧游戏——一款老的根本不会有人去想起的游戏。
这游戏早就彻底消失了,只留下一页文字记录,我自然没有任何办法深入了解。
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明白这两个单词到底有什么含义。
就像我永远也不会明白,这位老人的传奇而又神秘的一生。
听我谈到这个问题之后,有个专研灾变前网络文学的朋友说他找到了一本名为《红警军团在末世》的小说,很有意思,推荐我读读,但我一听到那作者烂尾了,就一点心情都没了。
我这朋友早年也写点东西,笔名叫青城天随,也是个到处烂尾断更的家伙。
而我以为,做事要有始有终才好,你起码要给读者一个交代,再去做别的事情。
从这点上看,他远不如太阳。
毕竟太阳落了明天还是会升起。
但我不会像《三体》【注2】中的三体人一样,害怕太阳落下,因为我从来都只看完本的、不太监、不烂尾的作品。
注【1】:在早期的历史记载文献中,“指挥型丧尸”和“智慧型丧尸”其实指的是同一种变异丧尸,后来丧尸种类分化,各地的称呼也变得混乱,而今统一称为指挥型丧尸,详见刘伯利所著《丧尸名称变化史新考》,卷三,新历98年太阳系出版社出版。
注【2】:大灾变之前曾风靡全球的科幻著作,书中的三体指的就是三恒星星系,与《宇宙大发现》第287期P87页中所提到的XP46星系相同,因三恒星完全不规律的运动而出名,恒星的不规律运动会导致“太阳”无法正常出现;且书中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论,实际上可谓是现今“宇宙社会学”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