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 第二百八十九章 倒蔡,人人自危全文阅读

第二百八十九章 倒蔡,人人自危

和蔡攸说了什么?

这对高勋和邓洵武来说并非一个好问题。

前者迟疑了片刻,还是解释道:“大人,大公子今日似乎心情不好,同下官和邓大人说了些酒话。”

那些有关蔡京致仕的猜测当然不能说出来,而且后面见到蔡攸的时候也得跟他对对口供,免得说漏了嘴。

邓洵武也在一旁点着头,将话题从蔡攸说话的内容转移到蔡京与蔡攸的关系,道:“当时下官两人也陪着他喝了些酒,大公子好像是因为惹大人生气了,所以才非常内疚……”

果然,蔡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他真的很内疚?”

“下官怎敢哄骗大人?”

邓洵武信誓旦旦,就差指天发誓了。

“算他还有点良心……”

蔡京冷哼一声,面色稍稍好看了几分,不过也没持续几秒,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脸色又难看起来。

“他有没有和你们说过,他要去何处?”蔡京神情阴翳地盯着他们两人。

“没有。”

两人都有些不以为意,就算矛盾再深,早晚也会回家。

蔡京见了他们的表情,也叹了口气:“罢了,反正他早晚都要回来。”

“大人说的在理。”邓洵武笑着道,不过他对蔡攸回来后的情况已经不怎么看好了。

蔡攸向来和蔡卞关系不错,蔡大人对此似乎一直颇有微词。

而这次发生了这么重要的事,蔡卞亲自写奏章弹劾蔡大人,两人关系可以说是已经破裂了,接下来蔡大人肯定不会让蔡攸再往他二叔那边凑了。

想必这次这么着急要找他回来,可能也有这部分原因……

邓洵武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又对上了蔡京那双眼睛。

“除了老夫,你们还聊什么?”

蔡京盯着邓洵武,病恹恹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森然。

如果说蔡卞的奏章只是让他非常愤怒,蔡攸的那封弹章就是让他疑惑、不解、失望、痛心……等情绪再加上愤怒,也就是完全破了防。

一想到这里,蔡京甚至都觉得处理眼下的局势都已经不算重要了。

他现在最想要的就是把蔡攸这个逆子提到自己身前,好好问一问他,为何这个丧尽天良的孽种要写奏章弹劾自己的父亲!

邓洵武面对着蔡京的眼神,也是心中一突,姜还是老的辣,蔡大人果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湖弄过去的。

但既然方才都没透露蔡攸说他老人家想致仕的消息,现在就更不能说了。

“我们也劝大公子要体谅大人。”

邓洵武叹了口气道:“这天下哪有儿子与父亲闹别扭的?大人如此辛苦,顶着老迈之身整日操劳,难道是为了您自己吗?”

“还不是为了他们这些小辈?为了让他们过的更好……”

蔡京听着邓洵武的一句句肺腑之言不断点头,面色也越来越缓和。

邓洵武、高勋两人见此不约而同地在心中松了口气。

随即高勋也探过头,笑着道:“更何况大人还冒着如此大的风险,操持着冀州的局面,大公子被我和邓大人这么一说,也知道他自己错了。”

“如今没回来同大人道歉,或许只是面子上还过不去,等晚上或许他就自己回来向大人道歉了……”

高勋还在笑呵呵地说着,但邓洵武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里的气氛已经开始不对了。

单是从蔡京越来越沉的脸色上,就能看出一二来。

“你把金兵南下之事和冀州的事告诉他了?”

高勋的喋喋不休被蔡京打断,他回过神后看到的却是蔡京要把他生吞活剥的眼神。

这时就算他再迟钝,恐怕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大人……”他微微缩了缩脖子,还想说些什么。

“你把金兵南下之事和冀州的事告诉蔡攸了?”

蔡京死死盯着他,似乎就想得到一个答桉。

明堂中的气氛渐渐僵硬起来,邓洵武一边在心中暗骂高勋画蛇添足,一边笑呵呵地站出来圆场:“大人,没说,下官和高大人根本没说这件事。”

高勋也回过神来,勐地点头:“有大人的叮嘱,下官又怎么敢贸然对大公子讲这件事呢?”

“只是……只是当时酒席间偶尔提了一嘴,绝对没详细说!”

“偶尔提了一嘴?”

蔡京却紧抓着不放,身子前倾,逼问道:“究竟提了多少?他又是如何说的?”

虽然两人不知道蔡京为何这么大反应,但也不得不小心应对。

“并未多提。”

高勋解释道:“大人,下官只是说了大人最近在为东北边关和冀州的战事操劳,别的就没再多提一句。”

“大公子当时也适可而止,并没再继续打听。”

邓洵武也在一旁帮衬道:“或许大公子只是以为大人在操劳如何抵御金虏,也并未多想,所以下官觉得大人也无需太过担心……”

两人本以为会迎来蔡京的怒火,斥责他们嘴巴不严,但没想到蔡京听完,却直接如遭重击,面如死灰,一下子瘫倒在了床上。

“大人?”

两人一下子被吓住了,纷纷冲上前一步搀扶他。

蔡京的咳嗽声音不断,喘息犹如风箱一般呼哧呼哧,把脸色憋成不健康的涨红,高勋帮他顺着气,邓洵武则手忙脚乱地端过一杯茶喂他饮了几口,蔡京的情况这才有所好转。

只是身体虽然恢复了些许,但精神上却犹如死了一般,双目无神,甚至带着几分绝望。

“子常、鼎臣……你我危矣……”

两人都被他之前那行为吓得不轻,这时候当然不敢怠慢,但邓洵武和高勋凑近听了好几遍,这才勉强听出他念叨的是什么。

两人对视一眼,目中都是疑惑。

怎么好好的突然又危矣了?

两人生怕刺激到蔡京,但这种时候又不得不问,毕竟蔡京的状态看起来也不像是假的。

“大人……”

邓洵武不解地望着他,小心地问道:“我等如何危矣了?”

“就算大公子真猜到是咱们做的又如何?”

他忍不住道:“反正他早晚都是要知道的。”

蔡京动了动干枯的嘴唇,最终还是道:“你们难道不知道,居安与他二叔的关系向来最好?”

两人都莫名其妙地点点头。

“元度已经上了弹章来攻讦老夫,他已经完全倒向了陛下那边……”

蔡京的声音万分沙哑:“以居安和他的亲密程度,这时或许已经将此事通报给元度了……”

“元度肯定会乐于拿着此事,去陛下那里换一份前程……”

听着蔡京的话,两人都傻眼了。

“大人……”

高勋本想说您也太杞人忧天了吧,但话到嘴边又变成了:“这应该不太可能吧?”

邓洵武也觉得蔡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但这毕竟是老大人的想法,他们也只好认真对待……认真的反驳一下。

“大人,大公子是您的儿子,元度只是他二叔,就算平日里他与元度关系好,但在真正的大是大非面前,他肯定还是和您站在一起。”

“毕竟二叔再亲,又哪有自己的父亲更亲呢?”

高轩也在一旁笑着附和道:“是啊大人,这世上哪有儿子举报父亲的?此纯属无稽之……”

说到一半他似乎又意识到自己的用词不对,急忙纠正道:“无视天理人伦之举,而大公子自幼被大人教导,受大人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颇有大人之风,想必是做不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来的……”

两人越是说,蔡京的脸色就越是难看。

不过如今他脸上满是病气,邓洵武和高勋却是观察不出他脸色的变化了。

不知是被气的还是病情又严重了,蔡京又止不住地咳嗽起来。

邓洵武和高勋这才停下,为他顺其气儿来。

“不管那逆子会不会……咳咳……去他二叔那报信……”

蔡京的咳嗽声不断,但还是坚持着把话说了出来,而且颇有几分咬牙切齿的意味。

“你们都要催促冀州……”

说到最后已经咳得快撕心裂肺,几乎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了。

外面的家丁们闻声而入,急忙为蔡大人再去请郎中。

邓洵武与高勋两人此时也不好再打扰他休息了,只得退出了这间明堂。

只不过出门的时候,两人眼中的忧色却掩盖不住。

郎中的诊断他们也听到了,照如今蔡大人这身子骨儿,他还能坚持多久?

若是真这么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真的会有前途吗?

只可惜,正如蔡京所说,他们要做的都是足以杀头的大事,现在想半路回头已经是不可能了……

蔡京递交辞呈可是一件大事,足以在这个炎热的午后搅动京城的风云。

后续收到消息的官员无不震惊无比,尤其是蔡党的官员,更是感觉犹如天塌了一般。

无数人排着队地往蔡府赶去,蔡大人究竟为何要辞职?

没了蔡大人,大家又该怎么办?

往常这种朝中出现大变动的时候,蔡京就是他们的主心骨,更何况这个变动还关系到蔡京自己。

但这次蔡京的病情是真的比较严重,连邓洵武和高勋这两个心腹都不见了,更何况其他官员大臣?

这次作为长子的蔡攸不在家,而一直与他隐隐有竞争之心的蔡绦又被蔡京赶出去抓他哥哥,蔡京剩下的儿子又都不怎么能站稳台面……

所以这些去蔡府拜访的官员几乎一无所得。

慌张之下,大家又去了邓洵武和高勋这两个二号人物那里。

此时两位侍郎大人的心思虽然主要放在冀州那边,但他们也知道京城中的基本盘不能乱,要不然就被人釜底抽薪了。

但还是如上次蔡京被困在贡院中一样的问题,他们两人的威望不够,手段也不如蔡京,根本压服不了蔡党的所有官员。

上次还有蔡攸帮着他们,这次连蔡攸都没有了。

更何况这次蔡京可不只是简单的被困在贡院中,而是直接递交了辞呈,不再是尚书仆射了,比上次更严重的多。

正当人心思变之时,浮躁异常,又怎是邓洵武和高勋两人就能简单压制住的?

短短一会儿工夫,邓洵武府上就已经吵作了一团,有的大臣脸红脖子粗、不断与身边人争辩着该如何如何,还有的大臣神情闪烁,似乎要记下这些人争吵的内容,还有的人甚至起身悄悄离开了这里……

对此邓洵武和高勋也是焦头烂额,束手无策。

接下来的几天,严嵩、和珅乃至于中书省的人也没闲着。

虽然李乾没提前通知后者,但痛打落水狗的道理他们焉能不懂?

一个个“没了上面人”的蔡党官员就是最好的落水狗,他们的选择不多,此刻要么选择转投他人,要么就是被扫进垃圾堆……

所有人都能看出来,这次蔡党是真的完了!

于此同时,紫微殿。

李乾看着手中的这封奏报,不禁感慨道:“这次能如此快刀斩乱麻,蔡攸功不可没啊!”

诸葛亮在一旁笑着道:“陛下,若不是蔡大人卧病在床,不能安抚那些大臣,此事办的定然不会那么容易。”

李乾也颇为认可地点了点头,正是因为重现了蔡京和蔡党官员隔绝的场面,才能让他们自乱阵脚,再被分开击破。

不过还没等他说什么,又听诸葛亮道:“此事虽有那蔡攸之功,但主要还是仰仗陛下运筹帷幄。”

他笑吟吟地道:“三尺青锋,需握持于勐将之手,如蔡攸这等人本为市井无赖、纨绔膏粱,也唯有陛下这般人主方可尽其用,化腐朽为神奇。”

这两日“倒蔡”的形势很好,李乾的心情本就不错,如今让他这么一说,正是大笑起来。

不过这高兴还没持续多久,一阵脚步声就从门口传来。

老太监拿着一封军报走进来,颇为警惕地望了一眼坐在李乾身边的诸葛亮。

刚才他在路上时,可是把诸葛亮的那些话都听得一清二楚。

但看归看,警惕归警惕,他还是没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陛下,冀州又有军报送来了。”

李乾拆开仔细阅读,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读完后他长长叹了口气,将这军报随手递给一旁的诸葛亮。

“孔明,虽然京城里的战果很喜人,但冀州就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