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翰当初自然不是把任务指给周鹤川的,这群人没想到周鹤川故意装傻充愣,让崔元翰知道了此事。
崔元翰也很快明白过来,周鹤川明着请罪,实则是说这些人尸位素餐,把自己应做的事情推给别人做。
崔元翰向来是个最擅中庸之道的,见谁都是乐呵乐呵的,也极少处罚人。
但这件事被周鹤川捅到面前,崔元翰是不罚也不行了。
崔元翰把没完成工作的官员一律罚俸一月,责令他们两日内把事情办完。
崔元翰瞧了一眼旁边神色不变的周鹤川,说:“你跟我来。”
到了只有两人的地方,崔元翰说:“你这招借刀杀人倒是好呀!”
崔元翰一改寻常老好人的面孔,冷下脸的时候竟有些神色莫测。
周鹤川说:“下官绝无此意,他们第一次把事情推到下官头上的时候,下官也是做了……这到第二次下官知道他们是故意所为,也不能纵容这种风气。”
崔元翰说:“你当真这么想?而不是故意第一次答应了,叫他们以为你是个好拿捏的,所以才继续把事情推给你,可你第二次却骤然翻脸,把事情闹到了本官面前。”
周鹤川说:“下官不敢算计大人。”
崔元翰眯着眼睛细细打量了他一会儿,突然说:“你可知这些在翰林院呆久了的人都是些什么人?”
崔元翰自问自答说:“有本事的早就升迁往别处,剩下的不过是些世家子弟,在这里混日子罢了。”
大梁有句话叫做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是天下读书人心向往之的地方,却不料在崔元翰口中却成了世家子弟混日子的地方。
崔元翰说:“不管你心里是怎么想,你这样做了,必然会跟他们结仇,这往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啊!”
周鹤川平静说道:“下官奉命修书,只知道完成自己的事情。”
周鹤川的态度摆明了就是不怕他们。
崔元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他意味深长的说道:“修书一事虽然枯燥,但做成此事,陛下定然龙心大悦,本官也会上书为你请赏,到时候你就苦尽甘来了!”
虽然话这话虽然说的没错,但怎么都像是在画大饼。
修书一事历时久不谈,许多书籍都在朝代的变化中损毁,想要把它们汇编成一本无异于痴人说梦,这真正要办成不知多久了。
更何况最后还可能惹得皇帝不满意,导致前面的努力尽付江流水。
要不然玉华公主怎么会求昭文帝把苏澈调离了此事。
所以周鹤川并没有信了崔元翰的大饼,不过他对修书此事也没有怨言,这对别人而言是苦差事,对周鹤川而言,反倒有几分自得其乐。
在修书期间,周鹤川得以阅遍翰林院藏书,只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又在修书中汇集众家之长,得以反过来反省自身所学,精进了过往的知识。
周鹤川在翰林院这种清水衙门一待就是两年,和他一同来翰林院的进士大多已经升官去往他处,只有他还留在翰林院做着日复一日的修书工作,这两年有关他的议论也不少,都说他得罪了昭文帝,怕要老死于翰林院。
这翰林院可是个清水衙门,就那点俸禄怎么够在寸土寸金的京城生活下来?
没听说周鹤川的夫人为了补贴家用,都出去做生意了吗?
周鹤川也是当初若是不拒绝昭文帝的赐婚,那现在娶了乐华公主,又当了吏部侍郎的人可不就是周鹤川了?
至于你说周鹤川的那位原配夫人?大家都没把她当回事,一个乡下出来的女人,大不了给她个平妻的名分便是了。
再说了,听说当初在周编修老家的时候,都没三书六礼,也没有像样的婚礼,说句不好听的,这所谓的正头娘子根本就不算!
你问我怎么知道这事情?自然是听和周鹤川一道来京的同乡人说的!
然而这群人不知道的是,林六娘做生意的钱如今已经够买下京城中心的大宅子,已经看好了地方,准备择日搬进去。
就连她的卤水铺子也在京城开了三个分店,又另外开了两家糕点铺子。
周鹤川最先修书时忙得分不开身,如今已经得心应手,每从翰林院回来后就会去帮林六娘的忙。
一对小夫妻和和美美的过着日子,丝毫不受外面流言的影响。
若要真说有那么一点影响的,不是林六娘,反而是周鹤川。
他无意中听到同僚的谈话,思及当年没有三书六礼聘六娘过门,以至于叫六娘落了别人口舌,总想再补给她一场。
想着这件事情,周鹤川难得的发起了呆。
林六娘疑惑地问他:“夫君?你在想什么呢?”他们正商量着想把娘从老家接过来。
周鹤川回过神,说:“没什么……”
林六娘说:“如今娘和大哥大嫂都在徽州城,休宁老家的田地和店铺都交给了旁人打理,前些日子家里的信过来,说娘时常梦中念到你的名字,我想娘年纪也大了,不若把他们接过来吧!”
周小牛跟着孙固言在徽州城读书,两年前周寡妇先去照料,一年半前,孙二翠坐完了月子,把家里的事情处置妥当,也和丈夫搬去了徽州城,就住在原先霍家送给周鹤川的宅子里。
现在丰乐饭馆主要是李顺在管,李顺无心再读书考学,但算账却是一把好手。
不过这丰乐饭馆仍算是周家的,只是交给李顺打理,所得银钱五五分成。
周鹤川说:“小牛跟着师父学习,方才定了心,不宜在这个时候让他换了地方,嗯,再过几年他学业有所精进,再把他接过来。”
林六娘说:“这样的话,大哥大嫂想必也是不会来了,那就先把娘接过来吧,我瞧着一月后是个搬家的好日子,现在去接娘,正好让她跟咱们一起住进新家。”
周鹤川微微晗首,起身去写了书信,一封信给孙固言,问候了师父的身体;逆风给大哥大嫂,交代他们把周寡妇送过来。
周寡妇这些时日想小儿子想得要命,都想得有些病了,一听见要进京见小儿子,高兴的什么病痛都忘了,即刻收拾了行李,赶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