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三国演业 > 第10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全文阅读

第10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水力大纺车成功出世,杨锡心中总算放下了一块大石头,等明日董才到来,商谈销售之事了。

第二日,杨锡安排了特种训练之事,自己在杨家院子,专等董才到来。

十点左右,果然没让杨锡失望,在冠猴的引领之下,董才出现在杨家小院。刚到小院,董才明显面露失望之色。

杨家老宅太普通了,满打满算四五间木房,房后是一排牲口棚,这哪里是地主家,这连大户都算不上。

杨锡却面色不改,也不解释什么,依旧热情招呼。

“董才兄!你果然是守信之人,准时到了,来来来,我领你们去看看!”

董才勉强寒暄了一阵,心情沉重的跟着杨锡一路走到河边,也盏茶功夫,听到一阵嘎嘎之声。

远远的看见有三四个人,围着一个巨大木轮怪物,在操作着什么。杨锡却一边走一边介绍,此物的名称,主要功用。

到走进看清楚之时,杨锡和冠猴二人已经目瞪口呆了。冠猴虽然听冠溪三人回去说起,毕竟没亲眼看到,哪里能想象得出这种情景。

此时二人看到一个大纱锭,不到一炷香时间,从黄麻皮变成了成品,心中震惊无与伦比。

现在董才知道杨锡一点都不夸张了。

“辰河兄!此物可是叫做辰河神车?”

“对!此物是我得神人传授,自行设计开发的之物,我取名为辰河神车!”

“辰河兄大才啊!此物若是能多有几台,辰河兄的敛财速度,绝对与坐马车相似了!”

董才11%的大脑开发度,这智商,当世绝对是中上,一下想到了其中的商机与其他可能性。

接下来是二人商谈合作之事。

这其中有几个难题,第一个是人力问题,每天一百多斤的纱锭,要运出去,需要足够的人力,一日两人是需要的。第二是交通问题,官道到了此处,已然变得窄小,根本不通行马车。

牲口倒是可以拖带。

还有一个,是如果由董才一人来运输,这每日的产量,他自己的运营又成了问题。

最后确定下来的方案,两方皆大欢喜。由杨锡这边负责生产,董才则负责组织五乡同行,自己来运输货物,但是,出货必须经过董才。这样下来,董才等于成为了五乡辰河麻纱总代理。其他同行来拿货,都是六钱,需要分给董才一钱。

不过,作为总代理,总要有个章程,杨锡开出了先交一千钱作为保证金的要求,董才也是欣然应允。董才似乎早有准备,从包袱中分出一个袋子交给杨锡,杨锡掂量了一下,大概不到一公斤,吩咐蔡考点数之后,收了下来。

此时的钱为五铢钱,二十四钱一两,一千钱大概四十多两,十六两一斤,一斤为58克,一千钱也才六百多克,还算方便。

杨锡将钱做了登记在木板之上,也算是有个登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此时虽然蔡侯已经改进了蔡侯纸,但流传还不是很广。主要是这个纸虽然比之前好了很多,但毕竟没有化学药剂,比如胶合剂,明矾等,墨迹非常容易散开,纸的颜色也不好看,所以一直到三国时期,都是以看木简书居多。墨迹容易散开的话,字迹不容易保留,要流传还是有点难度,不过比起以前,已经好上不少,不过这却不是现在这个乡下能买到的。

今日是个好日子,所有人都挺兴奋,虽然这钱不是自己拿的,但这意味着,杨锡说的工钱的问题,可以兑现啊。

这么大的排场,工钱可是不少的,目前有人员如下:保安两名,日薪各30,木工师傅一名,日薪50。木工副手两名,日薪各30.收割、清洗、机器操作工人六名,日薪各30.一日的支出,350钱。出货价格在五钱,日产量是一百斤,收入500钱,利润才150钱.

这个利润不算高,主要是人养活的有点多了。前期建设阶段,这也正常。但当工人熟练之后,日产量不用加班,也能达到10斤,那又提高不少利润。

当然,现在做的小,没人管,如果到时候做大了,乡里要收税收,那也是一笔不小开支。

此时的普通商业税,有的三十税一有的十五税一,高的十税一的都要.十税一什么概念,产出百分之十上交。

经过今日之事,杨锡发现,自己这个小团体,忽然一下变得非常团结了,什么凝聚力,什么团队精神,一下比起之前蒙头懵脑的做事,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像是打了鸡血,看来利益是鸡血。

杨锡当然乐见如此,第二天,董才如约而来。作为生意上的前辈,他的家底比杨锡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搞到一头骡子,也不是什么难事。

一同过来的,还有两个十四岁小伙子,据董才说,这是同行中比较活跃的两个,还有一个才十一岁的小童,董才介绍时称其为堂弟,也姓董,叫董丸。

杨锡心中腹诽,这朝代的民风也太彪悍了,动不动又出一丸子。

不过这董丸却也只是出来跟跟趟儿什么的,见识见识,看来董才是想在这方面大展拳脚了,杨锡自然乐的如此。

只有更多人参与到事情中来,更多人有共同的利益关系,才能形成一个团体,到最后,形成一个阶级。这个阶级,杨锡还没想好叫什么,反正后人叫这个阶级为---资产阶级!

包括另两个小伙子,一个叫鲁东,一个叫岑航,虽然比较憨实,但诚信度方面,估计没得说。杨锡测了一下三人的数据,觉得没有什么出彩之处,也没有太在意了,毕竟自己对接的是董才,与其下面的人走的太近,也不符合商业规则。

董才不愧为老经验商贩,什么都不用杨锡准备,连木杆称都带了,最后一称,昨日产量,一百零五斤,杨锡也比较满意。

杨锡看到董才用称来称纱锭的样子,忽然想到了后世的那种地磅。如果有地磅的话,以后货出再多,也可以一次搞定。

不过,现在要生产出地磅,那还不可能,不过他也有办法。

二师傅听了杨锡的主意,再一次惊为天人。杨锡的办法很简单,是把天平扩大化,一个支点,用大长木头,做成跷跷板形状,两头是两个巨大木盘,然后用石块,现在没有石匠,用硬木块,做成各种重量的砝码。

这个是一个大型天平。

如火如荼的建设,争分夺秒的锻炼,聚精会神的学习,在这个小小的黄麻亭,有条不紊的进行。

董才的头脑,不愧大脑开发度达到了11%的程度,这几日时间,将附近五乡的几个纱锭贩子,全部拢在其下不说,竟然连价格也没有降下来。杨锡这里现在每日出货10斤纱锭,他全部吃定,而且还在催货,问杨锡能否日夜赶工,将夜晚的时间也利用起来。

杨锡也想利用夜晚,但这个时代,又没有电灯,晚上如果点火的话,那也是黑灯瞎火,绝对达不到开工的要求的。

转眼又过了十来日,眼看着要入冬了,大雪也快来了,天气冷了下来,旁边的良田,众家也种上了小麦,辰河神车之事,也传到了各家各户,甚至还引起了整个麻山乡最大的豪强罗家的注意。

杨锡最近几日,也看到不少不怀好意的人影在辰河神车附近晃荡,不过暂时还没有发生任何冲突,估计这些人也是来瞧瞧热闹或者是某些人家派来刺探的。

离黄麻亭往东北三十里处,也是十公里的样子,彩石河由此经过。此地与黄麻亭的情景却又大不相同,因黄麻亭是丘陵山地,到了此处,却是一片平坦,连绵十里之地,尽是良田,田里有二三十个农人,有的在锄地,有的在引水,各种工种分工明确。

离河边里许之地,有连绵一排数十间房舍,最里面有一间房舍,与旁边的茅草屋却又有不同,这是个不太标准的四合院子,却东西房分明,正面厅堂,足足有亩许大小,里面家具,绝对是杨锡在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见过的。

此时一个三十左右,七尺五寸的中年蓄须男子正在打着盹,旁边一个二十四五左右的壮汉正恭恭敬敬的汇报着什么。

男子听完,却不屑一顾的样子道:“依你所说,此子还真像是得了天书的样子,连你那三弟,都在他手下吃了亏?”

“小人不是因此事而关注那杨家大儿,大人您明鉴,小人只是从许多乡人,甚至奴才处,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此子得了三卷天书,想要变掉咱们麻山乡的天。您没看到他那势头,那号称辰河神车之物,竟然能日出纱锭百斤以上,质量还都是上乘。昨日小人去看了,那辰河神车却不见了,竟然是做了一个高有四丈,方圆有三亩左右的大房,他们号称厂房的,将辰河神车罩在其中,以小人的看法,这杨家大儿,估计是要再做几台此车的了。”

此人竟然是杨锡绑了那三狗的大哥,大狗了,此时他慢条斯理的分析着,原本坐在藤椅上的中年男子目光渐渐变得凶厉起来。

“跳梁小丑而已,我不去动他,他却将我罗家给忘了。他那黄麻亭,也有我罗家几分产业,这条河,虽说不是我罗家所有,但要在其上作威作福,却也要经过我罗家同意。大狗!你明日代表我罗家,去探探那小儿口气,既然他得了天书,那是天授无主之物,他杨家小儿想以此翻身,却也要经过我罗家的许可!”(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