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432章 骑兵提督全文阅读

第432章 骑兵提督

“圣上,杨展好不容易将张贼赶到川北,眼看着张贼马上就要败亡,却没想到居然出了这样的事情,这袁韬和武大定两人属实该死。”徐应伟肃然道,“只不过,臣更担心袁武二贼跟张贼沆瀣一气,则四川的局面就会很棘手。”

崇祯内心也是悔,早知道就应该早点干预。

本来四川的局面真的挺好的,杨展的兵力虽然少,却愣是打得张献忠的十几万大军难以招架,彭山口战败后,张献忠甚至已在考虑放弃成都,向着川北转移了,张献忠的地盘也迅速缩小到川北几个府。

但就在这节骨眼,杨展死了。

而且是比历史上提早了两年。

这下真是搞得崇祯措手不及,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可现在杨展一死,他的部众就落在了袁韬、武大定两个军阀手里,这两个家伙敢在这时候干掉杨展,自然也不会将大明朝廷放在眼里。

所以给两人加官晋爵并指望他们继续进剿张献忠,那是痴心妄想。

朝廷要是逼急了,武大定和袁韬这两个反骨仔没准真会反过来跟张献忠联手,总之在他们眼里只有地盘军队,忠义二字根本不存在的。

顿了顿,徐应伟又接着说道:“另外,臣这还有忠贞侯的一封书信。”

“忠贞侯的书信?”崇祯一下子反应过来,“秦良玉想要征讨四川?”

“是的。”徐应伟点点头说道,“忠贞侯说只要给他四万湘鄂西土兵外加足粮足饷,就能替圣上扫平四川,剿灭张献忠诸贼。”

说到这,徐应伟又取出书信递与崇祯。

阅罢书信,崇祯不免有些犹豫,准是不准?

秦良玉的忠诚那是母庸置疑的,为了大明,石砫宣抚司几乎是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全大明所有的土司全反了,秦良玉也绝对不会造反。

但是秦良玉的统兵作战能力就必须打个问号。

因为秦良玉几次单独领兵作战的履历并不漂亮。

虽说这跟文官掣肘有很大关系,但败了也是事实。

但是除了秦良玉,似乎也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了。

堵胤锡、金铉又或者杨畏知等人能力肯定没问题,但是急切之间把他们调去湖广,未必能让湘鄂西的十万土兵服气,秦良玉就没有这层顾虑。

当然,崇祯亲自去也是可以的,但是徐州明显更加重要。

而且崇祯还能猜到秦良玉的一层隐含的心思,那就是给李香君铺路。

不出意外,秦良玉这次伐川若是真的建了功,她肯定会把主要的功劳归于李香君,从而真正完成她们师徒两人之间的传承。

想到这层,崇祯终于下定决心,那就试一试。

反正以秦良玉的能力加湘鄂西土兵的战斗力,大败是不可能大败的。

当下崇祯回过头吩咐王承恩说:“王大伴,你以朕的名义给忠贞候写封回信过去,就说四万土兵少了,既然要打就十万土兵倾巢出动。”

“再让王夫之率领十五万新军协同忠贞侯伐川。”

“伐川所需之粮饷,按照标准从内务府的官仓拨付。”

“再让治水御史李蛟正募集民夫以及湖广商队给大军转运粮秣军需。

稍稍一顿,又说道:“再给云南提督杨畏知发个急递,让他率军五万从东川府及四川行都司出兵北上,从侧翼策应秦良玉。”

这就是崇祯的逻辑,以前兵力不足那也就罢了。

既然现在不缺军队,就拿兵力数量直接碾压你。

你张献忠不是兵力号称二十万?朕就调三十万真正的大军来征讨你,至于武大定和袁韬二贼,不过是顺带而已。

“老奴领旨。”王承恩转身欲走。

“先等一下。”崇祯却又叫住王承恩接着吩咐说,“让胡国柱召集骑兵营,再派人去石灰山把定王召回来。”

“老奴领旨。”

王承恩这才转身走了。

徐应伟肃然道:“圣上要去徐州?”

“朕肯定得去。”崇祯也是一脸的严肃,“建奴始终是我大明的头号大敌,与建奴之间的每次作战都很重要,不可有丝毫的掉以轻心。”

“臣,谨受教。”徐应伟向崇祯深深一揖。

然后起身说道:“圣上,臣回营准备去了。”

“去吧,再转告阎应元,朕就不给你们壮行了。”

“请圣上珍重,臣告退。”徐应伟再一揖,转身离开。

送走了徐应伟,崇祯又跟方以智打过招呼,也顾自离开。

当崇祯来到金川门外的骑兵营的营地之时,胡国柱早就已经将一万骑兵召集起来。

是的,骑兵营兵力已经从三千扩充到一万,战马就是从伪顺那边交易过来的那批,崇祯从中挑选了七千匹,全部给了骑兵营。

七千骑兵则是从27万新军当中筛选出来的。

新军将士朴实,对于建奴没有畏惧感,敢战。

至于马术,则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苦练训练出来。

就算练不出蒙古骑兵的水准也没关系,因为这是龙骑兵。

所谓的龙骑兵,就是骑马的步兵,行军的时候骑着马走,等作战的时候下马步战,当然也可以在马背作战。

最近这几个月,胡国柱除了到国子监点卯之外,一直在金川门外训练这七千骑兵。

看到崇祯过来,胡国柱刷的抽出斩马刀并举起,随即扯开嗓子高喊起来:“骑兵营全体都有,向圣上敬礼!”

伴随着胡国柱的长嗥,

三千老营、七千新军齐刷刷的抽出斩马刀并竖举于胸前。

放眼望去,只见一万骑兵排列得整整齐齐,没一丝吵杂,只有战马偶尔打个响鼻,还有一大片寒光闪闪的斩马刀,看着挺像那么回事。

很快,崇祯就带着八百夷丁来到骑兵阵前。

“胡国柱,骑兵营训练得怎么样了?”崇祯问道。

“回圣上,列队行军、冲锋、回转这些已经没什么问题。”

稍稍一顿,胡国柱又接着说:“不过马术噼刺还差点意思,骑射更是还没开始练,这些新兵属实太笨,学得属实慢了些。”

“欸,你不能拿蒙古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

崇祯摆了摆手又说道:“蒙古人是生活在马背的民族,而他们只是一群农民,你不能指望他们在短时间内学会骑射以及马术噼刺,更何况,骑兵今后的主战方式也不再是骑射以及马术噼刺,朕要给大明的骑兵配上燧发枪。”

“燧发枪?”胡国柱的两个眼睛立刻亮起来。

“圣上,其实燧发枪也是可以在马背上使用的。”

“朕当然知道燧发枪也可以在马背上使用。”崇祯说道。

“这次去徐州,你就要把在马背上使用燧发枪的战法摸索出来。”

“要去徐州吗?”胡国柱闻言更加的兴奋,这家伙今年也才不过二十岁出头,更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最向往的就是到战场上冲锋陷阵。

看着跃跃欲试的胡国柱,崇祯也是有些意动。

要不然,就索性委任胡国柱为骑兵营提督算了?

经过这两年多朝夕相处,崇祯对胡国柱也有了足够了解。

这小子除了蒙古族血统,浑身上下已经没有一丝草原民族气息。

而且胡国柱对阳明心学极为推崇,崇祯就不只一次听到他在跟士子讨论心学,说起那些道学先生之时也是义愤填赝。

崇祯相信这绝对不是伪装出来的。

再高深的伪装,也绝不可能伪装得这么好。

紧接着,崇祯就又想到了大唐的包罗万象。

有唐一代,涌现出了太多的异族名将,李光弼、高仙芝、哥舒翰、仆固怀恩、史思明当然还有安禄山,大多数异族名将都对大唐忠心耿耿,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将领几乎不会提及自己的血统,而只承认自己是唐朝武臣。

于是,崇祯也想要看看胡国柱内心的身份认同。

崇祯先是扯七扯八的跟胡国柱说了不少关于蒙古的话题。

最后,崇祯又毫无征兆的对胡国柱说:“若将来大明征服了大漠,得把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全赶走。”

“全赶走?”胡国柱不假思索的问道,“会不会太过浪费?圣上,要不然还是让他们学习汉文化,同化他们算了,这样几十年之后他们就都是大明人,如此一来大明朝再想组建骑兵的时候,也就拥有了最优秀的骑兵兵源。”

崇祯便笑了,从刚才的试探可以看出来,

胡国柱内心已经不再把自己当成是蒙古人。

要不然刚才他的第一反应就不会是太浪费。

崇祯又笑着打趣道:“你可是黄金家族的子孙。”

“什么黄金家族。”胡国柱鄙夷的道,“不过是一群野蛮人。”

胡国柱言语之间对蛮族的鄙视几乎是不加掩饰,真不知道胡心水听到这些话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痛心疾首?又或者是悔不当初?

不过这也能理解,胡国柱毕竟没在草原生活过。

崇祯又笑着问道:“你就没想过恢复黄金家族的荣光?”

胡国柱哂然说道:“游牧民族就只有野蛮的文化,哪有什么荣光可言?”

当下崇祯也不再试探,一脸严肃的说:“胡国柱,这一万骑兵朕就交给你统率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骑兵营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