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 第四百八十章民乱全文阅读

第四百八十章民乱

裴小二一直在剑州城内待了七天,期间裴小三,刘先春,赵欣兰等一众女卷得闻噩耗,连夜从褒城赶到了剑州,为裴老爹守灵。至于刘知足,王道直,刘长乐,陈天明等人虽由于职守不能亲身前来,也都纷纷发来吊唁。

等头七过后,裴小二将裴老爹的遗体带到成都附近,寻找道一处风水宝穴,算是将裴老爹匆匆安葬。

时不待我,蜀中乱局越闹越大,隐隐有波及整个四川之势。虽然张邦楚率兵四处镇压,形势却不见丝毫好转,打掉一股贼匪之后,便有两股甚至三股、四股贼匪冒出来,令人防不胜防。

“大将军,依卑职看,流匪之所以如此猖獗,一来是由于前明官府过于贪腐无能,欺压百姓,残害良善倒是得心应手,此次乱民**,也是百姓是在过不下去了,这才起身反抗。二来,卑职以为,乱民能迅速起势,并在短短半月之间,横跨数府,跟地方官的纵容想来也有一定的干系。”

书桉前,乔淳眉头紧锁,指着四川堪舆图,说着自己的看法。

“没错。”裴小二点点头,“自我军进入四川一来,一官未杀,一职未除,这帮人或许就是想给咱们一个下马威,让咱们知道知道,这些人的厉害。”

“他娘的,这群狗崽子竟敢这样想?大将军,让卑职带人去将这些人全都拿了吧。”裴猪儿骂骂咧咧的站了起来,请命道。

“不可!”大厅内,乔淳,刘先春,等人齐声劝阻。

裴小二也挥挥手,让裴猪儿坐下,“虽然这群人不是个东西,但是打天下靠咱们兄弟,治天下,却还真需要这群人。要不然,谁去给我们安抚百姓,谁去平息民间诉讼,谁去交好地方豪绅?是你去,还是我去?”

裴猪儿讪讪不言,做了回去。

等裴猪儿退回去之后,裴小二接着对乔淳道:“只是咱们也不能全然不动,否则这场民乱如何平息?不仅如此,就算要出兵,也不能全都喊打喊杀,将民夫都杀了,谁去耕地,谁去缴税?”

这件事说是军事,其实大半都是民政问题,只需要将百姓生存问题解决,至少让每一个百姓都能吃饱饭。否则,该跟大明一般,不仅百姓不会拥戴,乡绅也会永远视裴家军为贼,裴家军的统治永远都是漂浮于半空之上,无法调动整个四川全部的实力,随时都有坍塌的风险。

涉及到民政,则就是刘先春分内之事。刘先春沉吟片刻,站起身来,道:“大将军,卑职以为,对付这些官员,咱们不可一味用强,当然也不能太过软弱。软硬兼施,刚柔相济方为王道。

卑职以外,军府可以大将军的名义下达命令,令各地尽快肃清境内民乱,将手中没有沾血的民夫释放归乡。其中做的好的,军府可予以嘉奖,升职,其中不为所动,迟迟不能平息民乱之辈,军府则需用雷霆手段。

凡有扇动民乱的一律杀无赦,不能按照期限平息境内民乱者,该降职就降职,该免职就免职,军府决不能姑息。如此预计在一个月内,局势或可逐渐平息下来。”

这是将平息民乱的压力传给四川那群地方官了,裴小二抬眼看了一眼刘先春,明白他的意思。

“乔先生怎么看?”

一旁,乔淳闻言,立即起身道:“刘大人所言极是,只是卑职以为文治之中,也不可能缺少武功。这场民乱虽然是那些地方官有意纵容,但是时间这么久了,其中也不乏野心之辈。

对于这些人,早已脱离了地方官的掌控,一味对地方官施压,恐怕就算他们也没有那个本事去解决。”

“就是,那时群乱匪,单凭那些地方官怎么解决?关键时候还是要大军排上去,看谁能闹腾起来。”

裴小二看裴猪儿又得瑟起来,顿时脸一黑。裴猪儿时刻住了裴小二的脸色,见此情况,哪里不知裴小二又开始不悦,于是识趣的闭上了嘴巴,又坐了回去。

“大将军,末将以为裴猪儿将军所言有理。”却是裴小三起身道,“刚开始那群人或许算得上乱民,但是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也算打杀了不少人,其中一部分早就变成了悍匪。但让地方官员自行处理,恐怕力有不逮。”

“裴将军所言极是,是下官思虑不周。”刘先春接着道,“不过卑职的意思是,安民为主,军事为辅。四川根基之地,百姓就是我军的基石,尽量不要过多制造杀伤,如此方可有足够实力,可供大将军征战天下。

要不然将四川打废了,一片焦土,恢复起来,却又不知道等到哪年哪月。”

争论之中,道理越来越明,见状裴小二开口道:“如此,情况便明了了。那些官员不能全杀,却也不能就这样轻轻放过他们。这样吧,种芳,你以军府的名义发出命令,让这些官员平定叛乱,并依据功绩,将这些官员分为四级。

非别为优良中差,其中每一个级别人数大体相当,其中平优的人升官,知县可升为知府,知府可升为布政使,按察使等职别。评差之人则将职处理,知府将为知县,知县将为典吏,县丞,免职,入狱等;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至于评良、中之人,则相互平调,将评良之辈调到重要的州县,评中之人调到偏远,小的州县。”

刘先春眼中一亮,点头应是。其实,大明不是没有官吏考核,而是自从朱元章时代便一直都有,在京叫京察,在外叫考满。一般由吏部考功司以及督察院负责,只是经过大明二百余年的运转,大明的考核早就变得流于形式,变成了党同伐异的一种工具。

如今裴家军大体来说还算一个比较年轻的势力,在裴小二的防微杜渐之下,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被大明官场的那种习气,以及流寇乱民中那种匪气所浸染,还比较‘淳朴天真’。

再者说,与大明富有四海不同,裴家军的地盘只局限在四川一隅。四川一共才有几个州府,几个知县?裴小二自信,在他的亲自督促下,没人敢在这上面耍花招。

“是。”刘先春答应一声,随即又为难道,“大将军,考核之举上合天意,下应民心,却系好办法,只是知县一级别的官员不是升职,就是贬官,且数量众多,恐怕一时之间没有那么多有功名之辈,去填补空缺。”

“此事易耳。”裴小二却轻松道,“那边将知县一下县丞、典吏、亦或者更下面的吏员全都纳入考核,择其中有功者,升任知县即可。”

“啊!”刘先春万万没想到裴小二给出的方桉竟是如此。县丞、典吏也就罢了,毕竟也是科举出身,乃是县官的左官,也算是圣人门徒。只是那群吏员是什么东西,一群贱户罢了,他们有什么资格能够升任一县主官?这岂不是断了天下圣人门徒的道路?

要是传出去,恐怕裴家军便会彻底得罪天下士林,届时再想攻取天下,却又不知比现在难上千倍万倍?

“大将军,升吏员为官之事,恐怕还需从长计议。”刘先春将心中所想尽数说出,反倒是听得裴小二渐渐沉默下来。

在裴小二的观念中,官吏是不分家,一体的存在。当年他的身份换到现在来说,其实也是县衙中一名不起眼的吏员。现在忽然有人告诉他,官吏之见看似一体,实则两者之间的地位犹如天堑,难以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