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族,幽冥王城,
李长安缓缓睁开眼,此时已是深夜,夜晚繁星点点。
他出现在王城之巅,在星光下,继续完善自己的符文体系。
符道,除了修炼功法之外,还需要独特的符文体系。
如何搭建出最适合筑基的符文体系,是他现在最需要做的事。
师父几乎是在用自己的命,要为他重走一遍符文之道。
所以片刻差错都不能有。
初始的筑基符文,必须要尽可能简单,才能保证普通人也能正常入门。
还可以为之后更加高深的符文,提供根基。
他将识海中的九色神符,不断拆解,映照天地规则。
寻找在能触动规则的前提下,最简单的基础符文。
宫殿内,
太昊从印刻祭坛神纹中清醒过来。
也悄然出现在李长安身边。
李长安拆解、整理、归纳符文的动作,被他尽收眼底。
“你现在应该尽可能往上修炼,尽量拓宽符文之道的上限。”
“未来你有大把的时间向下完善。”
“待完善之后,再开始传道也不迟。”
李长安手中的动作没停,“没这个时间了,很快我的师父就要转修符道了。”
“师父……”太昊有些诧异,“这就是现在人族的手段吗?可以相隔万里,也能联系?”
“差不多。”李长安点了点头。
太昊不禁感慨一声,“你有一个好师父啊,敢第一个修炼从没听说过的法门。”
“这是想为你把符道蹚出一条路来。”
“所以我的压力很大。”李长安从一片符文中,挑选出百枚,再继续映照规则,进行筛选。
“这条路,我从无到有参悟出来的没错,但我转修时,根基已经相当浑厚,所以不会存在门槛。”
“但师父转修符道,却相当于是从筑基开始,一步步往上修炼。”
太昊言道,“不过,如果你对符道有绝对信心的话,倒也不必太过担心。”
“修炼越早,对他的好处越大。”
“一个修行体系,在成长初期,大多能直至本质,因为外在的干预很少。”
“比如你们现在修炼的文道,最开始直指天道本源中的‘仁’与‘义’。”
“但越往后,借文道成圣的越来越多,慢慢这文道就变了味。”
“好像还经历过独尊儒术的阶段……”
“那么多人,开始在‘仁’‘义’的基础上,不断添加自己的观点,到现在臃肿不堪,解读更是各不相同。”
“可为了成圣,就必须要宣扬自己的解读观点,你觉得他们到底说的对不对?”
“既对也不对……变得似是而非。”
“每个人对经典的解读不一样,这很正常,但你不能为了自己,就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反而让后来者乱花迷人眼。”
“我听说,文道发展过程中,甚至还有人要修改开道之祖的祖经。”
“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祖经放在那儿,是为了以后无论多远,都有一个根本,不至于偏离本源。”
“后来者有感悟,写自己的经典不就行了?篡改祖经,往后的人看什么?还是说,他想偷梁换柱,把祖经换成自己的?”
“此人,要么是名利熏心,要么就是真的坏……”
李长安闻言,也不敢乱说什么,只是呵呵笑了两声。
这种妄议圣贤的话,要是再把名字说出来,万一被圣贤感应到,那就有意思了。
“还有现在的佛门。”太昊对现在的人族,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好不容易遇到个能说话的人,便又多说了两句,
“佛经越来越多,后面修佛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可谁能知道,这些佛经里,有几部是佛祖留下的?又有多少部,是后来者掺进去的?”
“再看看现在的西土,早就变了味道,你都不知道坐在那里的是佛,还是魔。”
“硬生生把人族分裂成了两块。”
“这种人要是放在我那个时代,早就要被扒皮抽筋点天灯了。”
李长安停下手中的动作,“照你这么说,那后来者如何区分呢?”
“还记得我刚刚说的吗?法门在最开始的时候,恰恰可以直指本源。”太昊说道,
“无论是何种道统,其内在的道与理,都是为了感悟天道。”
“越符合天道者,最接近其本源,那是根基。”
“你不要太相信那些经典,而是要真正带着心,去寻找道与理。”
“圣人经典可以乱改,但道与理,始终都在那儿。”
“你盯着道与理,之后再去翻找对应的经典,可以与之对照感悟。”
李长安心有所感,“就像你修炼的力之一道?”
太昊难得露出笑容,“不错,我专注于力之一道,不拘泥于其他形势,文道可行就修文道,武道可行就修武道。”
“外在手段可以有很多种,但我的核心,却始终保证在力之一道上。”
“未来也许我会写下对力之一道的理解,那就是属于我的圣人经典。”
“但那只是我的理解,并不能代表力之一道的全部,后来者可以看我的圣人经典去参悟借鉴,直到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李长安冒出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太昊微微一怔,而后笑道,“这句话说的很有水平。”
二人聊了很多。
李长安走出属于自己的符道后,太昊也终于将他放到了和自己同等的层次上。
所以也说了很多他那个时代的秘闻。
如今这个时代,一切早已发生变化,不复从前。
但很多道理依旧存在,可以互为借鉴。
……
时间一天天过去,
李长安一直处于闭关状态,不断完善自己的符文之道。
梳理基础符文,还有从基础符文发展进阶而来的初阶符文、中阶符文,以及高阶符文。
这些符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繁复。
形成了一整套完整体系。
在梳理的过程中,
李长安的九色神符在不断进行细微调整,身体中的符力也在随之改变。
渐渐的,一种玄之又玄的感悟,萦绕心头。
九色神符,竟然缓缓出现第十种颜色。
当这第十种颜色出现,神符上的光华瞬间齐齐收敛。
太昊也被惊醒。
李长安的身体表面,隐隐有一种神秘的光辉在发散。
“这是……无量启灵光?”
“符道又有突破了?”
神符上的光华不再明显,反而变得收敛起来。
既有十色光流转,可再仔细看,却又仿佛是透明的一般。
符祖祭坛上,也随之出现了这十色光辉。
光华如流水,润物于无声。
李长安在祭坛上留下的符文,在十色光的沁润下,越发深刻,仿佛亘古永存。
而在祭坛顶端,十色神符的印记屹立其上,象征着符文之道的终点。
李长安福灵心至,将祭坛上其他杂七杂八的符文,尽数扫去。
只留下完全梳理好的五行符文体系。
这是根基,不容动摇。
若想再学其他符文,当掌握这些符文体系后,自可从十色神符中参悟。
每个人的感悟皆不相同,自然可以参悟出不同的符文。
何须留下那些符文,扰乱符修者的视线?
梳理好的祭坛,悄然发生变化,越发晶莹剔透,并且开始从内而外,散发着和神符一样的光。
李长安长舒一口气,隐隐有种浑身通透之感。
之前一直都在思考的难题,仿佛有了解答。
他一直担心,自己参悟的符文不够多,无法满足众生需要。
但就在刚刚,他有了明悟。
符文亿万,无穷尽矣,但符文最终都要沟通天地规则。
既然如此,何须舍本逐末?
当祭坛上的神符,不断提升,直到蕴含一切规则,他们感悟出的符文,哪怕形状不对,可自然也是正确的。
同样也会成为符文之道的养分。
一人之力有穷尽,而亿万生民的力量却是无穷无尽的。
只要为所有符修者筑好符道根基,让尽可能多的人可以踏上这条路,再为他们梳理好修行之路就可以了。
往后符修者的每一次灵光乍现感悟出来的符文,都会成为符道这条路上的基石,拓宽符文之道。
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符道源头,尽可能往上提升。
自己修到何种程度,符道的尽头就在何方!
一切计定,远在晋国京城,
顾卫道也感觉到了自己弟子分身的改变。
“师父,明日便可正式开始了。”李长安抱拳道。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熟悉这些符文,但数量太多,怕没办法全部掌握,要不再等等?”顾卫道询问道。
符文之道很难,连入门筑基都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
那么多种符文,每一种符文又有好几种印刻之法。
可以想象,自己这弟子的天赋有多高。
但恰恰也是因为天赋太高,很多在他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实际上普通人根本理解不了。
学识丰富,不代表就能教好弟子啊。
李长安解释道,“弟子最近有所感悟,才发觉符道在最开始,过于杂乱。”
“所以重新梳理了一遍,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顾卫道闻言,暗自点头,徒弟看来是发现了问题的关键,“你且与为师说说。”
李长安来到书房,铺开一张纸,提笔蘸墨,在纸上画下了五个基础符文。
每一个基础符文,只有寥寥数笔,看一眼便能记住。
“这是何符文?”顾卫道诧异问道。
“此为金、此为木、此为水、此为火、此为土。”李长安在符文下写上对应的字,
“九品筑基修气血,八品养符,便养这些符。”
顾卫道不无担忧地说,“之前不是有很多符文吗?而且符文越多,此境界的潜能就越大。”
“只养这几种符,会不会太少了?”
李长安解释道,“金木水火土五行,乃世界运转之根本。”
“只要筑好这五行符文根基,之后再想要参悟其他符文,便会容易很多。”
“比如风和雷,属木,那便可在木系符文的基础上,深钻风雷即可。”
他将五行基础符文连在一起,“五行是根本,它们是一个整体,只要有了五行符文,就可以生生不息。”
“搭好了五行根基,之后想往哪个方向修行,都可以。”
“在此基础符文之上,还有初阶符文,就是从基础符文中演化而来。”
“再往上还有中阶符文,高阶符文。”
“每一种高深符文,都可以在基础符文中找到出处。”
“依据各人的天赋不同,就能感悟出不同层次的符文。”
“但哪怕只修出基础符文,也可以继续往上修行。”
李长安顿了顿,“弟子之前太过追求大而全,恨不得把所有符文都教出去。”
“但却忽略了入门的关键,在于简单易行,在于直通本质!”
“有些人大字不识一个,却要让他背诵一篇文章,这就是自以为是了。”
顾卫道听了这番话,大感欣慰,拍了拍李长安的肩膀,
“你能悟到这一点,往后就有授人以渔的资格了。”
“你再和为师说说,这符窍境该如何?”
“养符境,五行基础符文融入血肉骨骼,乃至五脏六腑,这个问题不大,毕竟血液可以带着这些符文,流转全身各处。”
“但这符窍境怎么办?光开启那么多穴窍就是个大问题,每个穴窍还要蕴养一枚符灵。”
“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李长安说道,“弟子是这么解决的,将周身穴窍按照五行分布。”
“主修火系,便开启火系符窍,随后哪怕在里面只留下相同的基础符文都可以。”
“基础符文也能够发挥出不错的力量。”
“至于符窍,最少开启九个即可。往后十八,三十六,七十二,乃至单属性最高的一百四十四,那就得看每个人的天赋与意志了。”
师徒二人整整聊了一个通宵。
顾卫道不断提出自己的疑问,把自己当成了资质最普通的百姓。
而李长安也在解答师父的问题中,不时发现一些之前自己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终于完善到了五品神符境。
面临着最关键的一个难题。
那就是识海!
“识海这个穴窍,能够开辟出来的人,千万人当中最多只能找出一个。”
“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总不能符修者全都停留在六品,然后进无可进了吧?”
李长安说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
“形成的神符,实际上放在任何一个穴窍都可以,但穴窍越强,能够承载的神符也就越强。”
“识海自然是第一等选择,但弟子还准备了两个。”
“武道修炼有丹田之说,当年的道家也有这类记载。”
“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
“这三个丹田区别于其他穴窍,可称之为穴窍三皇。”
“天在上,为识海;地在下,为气海;人在中,为膻中。”
“识海开辟不了,便可开辟气海和膻中。”
“但凡能从九品筑基修炼上来的,气海穴和膻中穴,应该都是没什么问题的。”
“弟子也在自己身上做出测试,识海上限的确更高,但另外两个丹田也不遑多让。”
“膻中穴最高可承载九色神符,气海穴最高可承载八色神符,已经足以满足符修者所需了。”
顾卫道这下彻底放心了,老怀大慰地捻了捻胡须,笑着说道,
“不错不错,五色符文就已经是普通人的极限了,气海穴足够了,还能再高到哪里去?”
“四品掌星境,你也留下了炼星符阵,这样看来,至少在三品之前,可以畅通无阻地修行了。”
“待为师沐浴焚香,便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