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忆年—回到1990 > 180并购学初探全文阅读

180并购学初探

在曾永善的一再邀请下,我去了永善食品公司位于庆春路上的豪华写字楼里的新公司。在草草看了一下办公布局后和听了曾永善对于此布局的风水论初级学说后,我坐到了他的办公室里,开始喝着福建铁观音与他长谈阔论起来。

应该说曾永善的才智和运气都确实不错,他让黑将军黑米汁进入小学学校营养早餐的大胆设想真的成功了。从下个学期起,有三家实验小学将在为小孩子免费提供的营养课间餐中,专门加入他的黑米汁。当然,学校对学生是免费的,但是曾永善对学校可不是免费的,只是以较低的价格将产品卖给学校而已。这既算是倾销,又算是做了最佳的广告。而对于学校来说,反正总得找个饮料的,以前是果奶,现在是黑米汁,并无大的区别。

与此同时,我建议让他拿出点钱赞助学校的黑板报,如果资金允许,应该把所有本市的小学旧黑板报做成铝合金镜框式的宣传栏,样式将更漂亮,更受学校和学生们的欢迎,但前提是这些宣传栏上必须有黑将军的卡通形象。

我对曾永善说:“品牌都不需要打,你只需要让整个城市中到处能看到黑将军的卡通形象就行了,这个形象已经注册为商标了,所以它就是你今后最大的一笔财富。”

我又接着说:“从学校推而广之,再到社区的宣传栏,到处都印上黑将军的卡通,届时全城人民将一看到那个福气的将军肚就想起你的黑将军,想起永善公司。”

曾永善拍手称快,他从来不怀疑我的奇思妙想是否合理,在他看来,我就象个神仙,总能激发他无穷的想象力和行动力。

现在回头来看当初每卖一瓶黑将军就为青少年基金会捐出一分钱的设想,简直是福泽无穷。正因为永善公司的这一善举,不但取得了相当大的社会知名度,建立了无可比拟的品牌美誉,更重要的是取得了教育部门的好感,这也使得曾永善能轻松地将产品打入到学校的早餐中。

这段时间这位曾老板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现在不光是在浙江省黑将军卖得很火,连周边的省份也卖得火爆。黑米汁旋风已经席卷了这些沿海大省,有点象后世风靡一时的王老吉。

唯一让曾永善有些苦恼的是假货不断,仿冒的黑将军黑米汁同样是层出不穷。比如什么“黑大将军”、“黑小将军”、“黑将”、“黑军”、“黑旋风”——等等杂牌仿牌都蜂拥而上,多少让他感觉有些招架不住。

我认为他现在苦恼这个倒还在其次,中国人的仿冒能力一向来令世人叹服,从来就不缺少“山寨精神”,所以这种事只能控制不能消灭。但是目前对永善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产品线的问题。

任何产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黑米汁只能是风行于一时,所以我还是劝曾永善早点丰富产品线,别老挂念黑米汁了。

曾永善说他也想扩展新产品的生产线呀,可是现在黑米汁卖得那么好,总不能停了黑米汁的生产线,转而生产别的没把握的新产品吧。他说的没把握的新产品就是所谓的姜汁饮料和我建议的奶茶饮料。

事实上,他的生产能力也就这个样子了,生产黑米汁以保障市场供应已经够勉强的了,再开生产线生产新产品,对他来说确实比较冒险。

我说:“曾总,你还是去并购几个小型的食品厂吧。”

“并购?”

“就是呑并。”

“呑并谁?”

“谁都可以,只要是有基本资质和生产许可证的食品企业。”

“资金呢?”

“向银行借。”

“拿什么抵押呢?”

“呑并一家厂后,拿那家厂作为抵押,贷款,然后再呑并一家,再用那家继续抵押,再呑并,再抵押,如此循环往复,就会滚出个大雪球来。”

我坐在曾永善宽敞而舒适的意大利沙发上,很简洁明快地对他说出这番话。

曾永善沉默了。阳光从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外照射进来,在深红色的仿波斯地毯上投下了一片闪亮的光斑。

“你的想法非常刺激,我只能说,很刺激。”曾永善半晌才开口说。

“风险很大,是吗?只要一个环节跟不上,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也就是说,你必须保证呑并后的企业能持续给你带来效益,否则那滚大的雪球也会给你带来巨额债务。”

我很冷静地继续说着。

我相信,之所以我能以表面上二十四岁的年纪,讲出这般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豪言壮语,那只是凭着我的预测。这种预测的前提是我知道未来十年会发生什么,倘若那十年,突然被上帝换了个模样,那么我就真的害死亲爱的曾胖子了。

曾永善转了话题说:“小兄弟,说真的,你来入股永善公司吧。”

我一阵头晕,这个曾永善还真不拿我当外人,我前面刚刚讲了一番企业并购图发展的大道理,一转眼他倒是非要把我的旭扬广告第一个呑并过去了。

我说我会认真考虑的。然后我欲言又止地问道:“那个,曾总,李树生他-------”

“你说树生集团投资的事呀,李树生似乎对我们这样的小买卖兴趣不大啊,而且我听说他在广东那边搞出了两个烂尾楼,自身难保呐。”

曾永善用手指敲打着沙发扶手,接着又说:“我看呢,李树生的巨树文化中心,还有那个文化园,摊子铺得也太大了,有点危险。”

是的,现在是冬天,我自己也拿不准敬爱的李伯伯,这位久经战场的"港商",以及他一手缔造的树生集团,能不能撑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距离李树生所建的文化中心不远处,是一片刚开发的楼盘,在我的印象中,整个城西开发区,就这块楼盘升值速度最快,从1995年的每平米一千元,狂升到2005年二手房都要一万元,十年时间整整上涨十倍,说实话我就是拿这个楼盘的案例,来与李树生下赌注的。

而现在,那个楼盘刚刚面临开盘,却恰逢这可怕的房产之冬,此时,我的五十万入市策略就真的成为名符其实的"抄底"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