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武侠小说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418章、优待全文阅读

第418章、优待

“大胆!你们知道你们拦的是什么人吗?”

凭地一声怒吼,还真是“一声吼,风风火火闯九州”!

可是顺声看去,发现大呼小叫的竟然是驾车的车把式。

宁采臣皱了下眉说:“这位伍长也是认真执行军令,本身并没有过错。”

不是有西夏人在这儿,宁采臣早吼上了。

姥姥的!不知道我是有意在拖延时间,你逞什么能,捣什么乱?而且你真是好强悍!直接就训上兵哥哥了。

这大概便是大官的司机了吧!

咦?穿越到这个世界似乎咱也混上司机了。

宁采臣正想着,守门的军卒们则是兴奋得脸都胀红了。

他真是宁大人?对,他就是宁采臣宁大人!别人是不会为咱们说话的。那些大人们眼睛都长在头顶上。

看咱们一眼,都觉得污了眼睛,又怎么会替咱们说话,只有宁大人这样天上的星宿才有这么广大的胸襟,才会视众生平等。

看看宁大人写的书就知道了,“国之大者,为国为民”,写的多的啊!只有真正看得起咱们武夫的人,才能说得出这样的话,才会说这样的话。

宁采臣不知道只是一句话,就使得两个军卒成了他的伪信徒。

这虽然是源于华夏人什么都信的风格,但是也确实是在这大宋人,文官们对武者欺压得太狠了。

这股信仰力没有流失,而是去了后土世界。无天对后土世界破坏得太狠了,想完全恢复成正常世界,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单单是法则的构成凝聚,就不是功德可以弥补上的。

一个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法则去维系,需要多少法则去稳固,都是有其定数的。

而信仰力的到来却像是催化剂一样,可以加速世界的衍化。因为信仰力本身便有强大的信念在里面,有着对世界的认知。

只是宁采臣这误打误撞的神国,老实说是有那么一点儿配不上后土娘娘的身份。

想那后土娘娘未出地府,本身便是相当于圣人的存在。众圣于混沌之中开辟自己的天界,而后土娘娘才混了个毁灭后捡漏的世界,还没有人祭炼过。

实在是有些亏欠了。

不过对宁采臣也不能要求太多,怎么说他也是为一位死去的神邸弄来了一处神国。而且这个神国还在衍化中,未来不一定就没有圣人的天界强大。

不大会儿功夫,营地内里的喧哗声越来越响亮,隐隐约约听到有一个汉子扯着大嗓门喊:“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这么吵?”

有人叫嚷,自然就有人出来看。

大宋的军官不比小兵,他们是可以离开军队,到城里潇洒一回的,有这个条件,也有这个财力。

军官们可以进城,也就自然认得宁采臣。

宁采臣在汴京卖书卖得这么轰动,连信仰者都出现了,他们又怎么会不认得这个一直替他们武人说话的文官。

“宁大人,您怎么来了?”他们不仅认识宁采臣,而且还是宁采臣的粉丝。虽然这时代没有这种称呼,但是他们就是。

由于是粉丝,所以他们是知道宁采臣这一段时间在休假。见到宁采臣在这儿出现,他们自然是惊讶。

西夏人见从军营中出来了校、将级别的武将,立即开口说道:“我等是西夏使节,是来探望我方被俘的军士。”

“西夏人!”宋军将对他们观感并不好,互相在战场上打了这么久不说,更重要的是西夏人没有信义。

一边谈和,一边继续偷袭,这是西夏人的拿手好戏。

这凡是和西夏人交过手的,哪一个不是血海深仇。这主要还是因为西夏人不留俘虏。

西夏人俘虏到的俘虏,他们会转手卖给辽人、草原人,为奴为婢。一生凄风苦雨。

宋人在本国也许过得还凑合,但是对其他族人却并不是那么受欢迎。特别是草原上,宋人奴隶的地位连牛羊都不如。

不仅食不果裹,一旦死掉,往往会做成肉糜,成为战马的饲料。

种植文明以豆子和鸡蛋作为战马的营养补充,而草原文明是没有豆子与鸡蛋的,他们直接上肉。

卖到他们手中的宋人,往往活不过三十。

就像金庸大师的《射雕英雄传》一样,为什么要安排郭靖的父亲死亡,便是为了让郭母可以抚养郭靖长大。草原上女人永远比男人更有可能活下去。

草原人不喜欢汉人男子,但是他们却喜欢汉人女子,甚至愿意帮助这些女子。就是发生了部落间的战争,也不会杀死女子。

正因为草原人这样的特性,西北宋军与西夏人真可谓是血海深仇。

西夏人每贩卖掉一个宋军俘虏,却同时得罪了两个以上的宋人。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没有谁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一旦有西夏俘虏,宋廷便会快速送往汴京的原因。

名义上是献俘于皇城,实际上却是怕他们直接把人杀了。

杀俘不祥,宋廷是极忌讳这个的。

听说是西夏人来看俘虏的,宋军将一下子就信了。

宋与西夏做战是胜多败少,所以他们是常常都能接收到不少西夏俘虏。而西夏俘虏一旦来了,往往也就意味着西夏使节到了。

现在还有宁采臣跟着,他们自然更加不会怀疑:“你们进来吧?”

这么容易便进来了?

宁采臣是震惊加不满。

这是军营好不好?你们即便不需要什么手令,不让咱们回去拿圣旨,至少也该搜下身吧?

宁采臣是不知道西夏人已经是这儿的常客。宋军将已经见怪不怪了。

可就是知道又怎么样?难道还能说:“不要给面子!就让咱们回去请旨吧!”

进了营帐,军营正在准备晚食。

俘虏与宋军是分开做的。

一边是白面馒头,荤油炒青菜;一边是陈米下饭,豆芽菜加咸菜。

“怎么能吃得这么差?这简直不拿我们当人!”西夏便节很气愤,仿佛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宁采臣之屑。

这是俘虏!更是古代!有豆芽菜加咸菜就不错了,你还想怎么样。

宁采臣尝了下豆芽菜。

好家伙!没放盐。

再尝下咸菜。

做咸菜的是开盐场的。

鉴定完毕。

嗯-咸淡搭配。

不错!不愧是宋人,真有人道精神。什么都考虑到了。有人口味淡,就知(水煮)豆芽菜;有人口味重,就吃老咸菜好了。

带他们进来的军将说:“你还想怎么样?就是这,也不是人人能吃到的。”

“不错!这伙食不错!”宁采臣自然是帮自家人。

不要说有干的了,就是全稀的,他也会说不错。

不要忘了,他们是俘虏,饿不死就行了,没让他们干活换取食物,已经是太仁慈了。

西夏使节却说:“可是我们是西夏人,我们是吃肉的,又不是吃菜的宋人!”

卟-

宁采臣直接吐了口中的咸菜(他本来也是要吐的,太咸了,只是与西夏人一起来,不好这么做,正好趁这个机会):“什么?吃肉?你疯了!是不是还要我们把你们供起来!”

华夏人就这么好欺负?哦,打败了仗,还想吃肉,我吃你个猪大肠!这个世界能吃到肉的又有多少人?

这可是古代,一口猪养个三五年,才有百多斤的古代。可不是月月肥的后世。

就是后世那种一口猪养个两三月便三百多斤,可以宰杀了,也同样有吃不起肉的人在。

看到宁采臣反应这么大,西夏使节有些奇怪,仿佛是宁采臣不该反应这么大才对。“宁大人怎么了?我们西夏人在草原上都是吃烤全羊的。大宋为天朝上国,安排一些肉食,不是应该吗?”

宁采臣笑了,是气乐的。

“尔西夏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占地不过两万余里。国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沙漠地形,水源以黄河与山上雪水形成的地下水为主。人丁不过百万计,你竟然对我说你们吃的都是烤全羊?你是当我是傻子,还是你自己是傻子?”

“这?”西夏人无语了。

他是怎么知道的?怎么这么了解我们西夏的情况?宋人不是除了他们自己,对外是一无所知吗?

宁采臣说得他们无话可说,宋军将自然是极为高兴:“果然是宁大人,一句话便堵得他们无话可说。”

不是宁采臣堵得他们无话可说,而是他们让宁采臣镇住了。

宋人这么了解西夏想干什么?难道他们还要继续侵略西夏吗?是了,肯定是这样。这个消息一定要尽快传回国内。

华夏民族自身的那种安于现状,天朝上国的心态,使得他们极少去了解他国。而且这个时代信息不倡,一个他国官员这么了解本国国力是想干什么?不是战争又是他们。

他们刚才败了一场,自然是草木皆兵。更何况宁采臣又不是胡编乱造的。

在他们看来,皇帝身边的知制诰都知道了,更不用说皇帝本人了。

他们又怎么知道赵佶本人是根本不了解西夏的。至于宁采臣?后世的度娘大神在,就是想知道西夏的军事编制也不难。

而西夏作为一个贩奴国,宁采臣上一世便扫过西夏的历史。

随着他在人道上前进得越来越快,一些事情是想忘都忘不了。

“那大人,我们可不可以去看看我们的人?”西夏人不敢再耽搁,只想尽快完事,立即飞报国内。

他们是让宁采臣吓到了,真的。

去看西夏俘虏,宁采臣竟然没有看到草原风吹之下,黑色的脸庞,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吃得极好。

只看他们的样子,便知道大宋没有虐俘。

这时,自有伙食班送上食物,一人一份,不多不少。一碟荤油炒青菜,三个大馒头。

“等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宁采臣拦下了发伙食的人,愤怒地指着排排坐的西夏俘虏。他胸中有股怒火,仿佛活火山似的,随时都会爆发。

他们不明白宁采臣为什么生气,立即跪在地上:“大人恕罪!”

这是小人物的自保之道,虽然他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是让错,总是不错的。

宁采臣强忍怒气,他知道自己越生气,他们越是害怕,那就什么也问不了了。

收敛下怒气,宁采臣尽可能和善问道:“为什么西夏俘虏是这样的伙食?”

他是有权力愤怒的。也许在现代,人们并不觉得用荤油烧青菜有什么好的。

但是这儿是古代。在古代,吃的东西从来没有够过。

就以刚穿越的宁采臣来说,别说是吃荤油了,真有那荤油吃,他又怎么会去捕兽,又怎么会一个鸡蛋两个人分着吃。

宋朝虽说富裕,但是依然有穷人,依然有近乎千万的人,一份荤油扮饭,便是他们的年夜饭了。

宁采臣是穷人,他知道。

可是宁采臣问却不对。宁采臣是穿越者,自然是认为他们的伙食太好了,但是这时代的人可不这样想。

天朝上国啊!君子之国啊!

统治者为了自己的面子,哪儿会管千万的百姓有多穷。他们只知道咱们是天朝上国,自然要把外国人照顾好了。

哪怕是外国人的跳蚤,也要喂养得白白胖胖的。这样“咱”到了国际上,多有面子。

君王都这样想,下面的酸儒们更是如此。反正又不花他们的钱粮,还能得个“仁义”的名声,何乐而不为?

宁采臣是个儒生,这是无须置疑的。

听宁采臣问伙食的事,他们立即回道:“回大人,这最近实在是买不到肉,所以……”

“谁问你这个了?我是问为什么他们吃馒头,而不是吃米?”

原来是这个啊!伙厨松了口气:“回大人!这西夏人是北方人,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吃米。他们是吃不来米饭的。”

他的回答,反而更让宁采臣生气:“吃不来米?你当他们是什么?是贵宾?他们是俘虏!他们还吃青稞呢?你为什么不去买?”

“是,大人。”

“是什么是?”

“去买青稞。”

宁采臣差一点让他气死:“不用了!打今儿起,所有俘虏一律稀饭咸菜!他奶奶的,比老子以前穷的时候吃的还好!”

军将们本来是在发呆,宁采臣一句“他奶奶的”粗口,瞬间便拉近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对宁采臣的好感度是噌噌噌直往上升,差点爆表。

文人骂他们这些军汉什么,不就是语言粗俗吗?宁采臣爆粗口,他们不仅不觉得粗俗,反而觉得亲切。

关系近了,自然要交浅言深。

“宁大人,只吃稀饭是不是惨了点?”

宁采臣看了看这开口的军将,白白嫩嫩的,怪不得马可波罗会在书上说这宋朝的城门官都比欧洲的国王吃的好,原来根结在这儿啊!

汴京人实在是“太富”了!

“惨?有多惨!饿不死就成。老子以前比他们惨多了,三天两头吃不饱饭。”

宁采臣虽然在训人,但是他一口一个老子,却并不让军将们感到反感。

让一个文官暴粗口有多不容易,他们这些汴京的军人是深知的。宁采臣暴粗口,他们绝不会以为宁采臣是个喜欢暴粗口的人。状元、陛下身边的人,天下名士……

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是个喜欢暴粗口的人呢?

宁采臣越是这样,他们与宁采臣越是贴近。

“宁大人,我们是担心官家……”

“官家那儿自有我去说。换,现在就换。荤油炒青菜给咱们的军士,把咸菜给他们。我就在这儿看着。”宁采臣大声说。

实在是太火大了,西夏人是什么?

虽然历史书写者对他们全是同情的口吻,但是这掩盖不了西夏人的本质。

对外掳掠、贩卖人口,以及奴隶占有制。

单单是宋初十余年间,西夏人对汉地的掳掠,掳去人口、牛羊以万计。

这是他们的本质,就是现在西夏贵族也拥有大量汉人奴隶。

不是因为这些汉人的存在,宁采臣是绝对不会同意释放他们的。西夏人就和鼠尾巴野猪皮一样,人口稀少,杀一个少一个。

现在竟然让咱们自己人吃没有油水的菜,反而对群俘虏这么好。

宁采臣不是什么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看不出来对群俘虏这么好,有什么多么重大的战略意义。

除了能让外国人口头上表扬你两句外,该打你,还是要打你。

宁采臣坚持这样干,军将们只有让步。虽然宁采臣不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但是宁采臣是文官,而且还是知制诰,是官家身边的近臣,这就足够了。

见将军们点头,伙厨立即说:“宁大人,小的这就差人去买米。”

“买什么米?”

“可是大人,库房的米不够二万多俘虏吃的了。”

“真是笨死了!咱们的人不是多分了三个馒头吗?他们肯定吃不完,剩下的米饭啊、馒头,添上一些水,烧把火,煮开它就是了。”

这也行?

伙厨为难了。

汴京啊!这可是大宋的形象。

他们接待西夏俘虏不是一年两年了,咱们可是天朝上国,物资丰富,地大物博,为了最好地表现这点,杀猪宰羊也有过,可就是没有过这么寒颤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