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西讨 第二十四章
沸腾的野心
从刘仲禄的口中听到对方的名字后,成吉思汗微微颔首,他的心中感慨着:看来,只有在这样的少年身上还保有着百年前阿勒坛人征服中原之时的魄力与气概。可惜,真正继承这种精神的人如今还能有几个呢?
“我是蒙古人的汗——成吉思汗!”通事的语调虽然不高,却如同在完颜彝的头脑之中爆响起一个惊雷。
“眼前之人竟然就是歼灭我大金四十五万大军的蒙古首领铁木真!”完颜彝肃然无语。
“我不会杀你。不但不杀,还要放。放你回家。不过你要替我做一件事情。”成吉思汗道。
“什么事情?”完颜彝问。
“你姓完颜,也算是阿勒坛汗的亲属了。你替我带一件东西给他。”成吉思汗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卷卷轴,命通事转交到完颜彝的手中,继续说道,“这是你们的阿勒坛汗当年给我的,如今,我把它交还给他。”
“是什么?”
“你们国家的委任状。当年他封我做‘招讨’,如今我不做了,自然要还给他。看,我如今带着铁骑雄兵来到这里,将这东西还给他啦。”
成吉思汗说罢便站起身来,仰天长笑,笑声压过了天空中北归雁群的鸣叫声。好一阵,他才止住笑声,对纳牙阿吩咐道:“给他一匹马,放他走!”
“大汗,这也未免太便宜这小子了。”纳牙阿心有不甘地说道。
“这个少年和我年轻的时候很相似。”他叹息般地说道,“我从他的身上想起了许多陈年往事。同时,他的生存也在时刻提醒我,不要让蒙古人重蹈阿勒坛人的覆辙。”
纳牙阿默然退下,遵命照办。
成吉思汗看着那叫完颜彝的年青人艰难得站起身来,又艰难得上马,驰离营地。心中暗自称赞:“果然是一条好汉。”
然则,他却没有料到,这完颜彝经此一事后投身军旅,成为了金国末年罕见的一代名将,终其短短的一生与蒙古军奋战到底,不但建立了卓越的武勋,更以忠烈之名流芳千古.
血与火交织而成的纪元11年于戎马倥偬之中不觉间飘忽逝去。随着纪元11年的到来,成吉思汗在异国的土地上迎来了第二个新年。这一年,他整整五十一岁。
第一个新年,由于战事频仍,被大家完全忽略了。现在,随着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来临,大家的心情又一次回复了舒畅欢快的情绪。听从忽阑的提议,成吉思汗决定在距中都七十里之外的龙虎台大营内举办一次盛大的迎春庆典,款待这两年来劳苦功高的众将,同时,他也打算借此机会,将新一年的作战方略布置下去。
席间,成吉思汗打量着这些心腹重臣,看到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战火洗礼之后的沧桑与风尘。然而,这一切却不能遮掩他们的满腔豪情。两年的血战使他们立志弥坚,意气风发。这种姿态,与他所预想的不谋而合,长保斗志正是苍狼所必备的精神。
“今年,我们要加强对阿勒坛汗的攻击,用强大的力量压制敌人,使之不能安眠,无暇喘息!”
成吉思汗以庄严的口气发布了对金国的总攻击令。众将睁大了兴奋的眼睛,凝望着可汗,期待他将最为艰苦的任务分派到自己的头上。
首先得到命令的是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这三只新一代的苍狼。成吉思汗认为,他们必须经历更多的考验,尤其是术赤。这既是自己的愿望,也是孛儿帖的意愿。望着术赤那张无论何时都同样苍白冷峻的面孔,想起了数日前父子之间的一番私下谈话。
谈话发生在术赤刚刚从前线返回的时候。当他带着一身征尘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那雄姿英发的神态立刻化作强烈的冲击波,对他的内心形成了剧烈的震荡。从他的面容上确实找不到与自己的相似之处,却继承了孛儿帖的许多特征,尤其是眼神。同样的炽烈,同样的不屈,同样的执着。每当自己与妻子因为术赤而发生争执的时候,她都是用这种眼神凝视着自己,发起一次又一次挑战,甚至强迫自己改变已经做出的决定。一旦想到这些,惊异与敌视立刻占据了自己的心。成吉思汗想,自己很可能已经将这种情绪通过眼神表露了出来,否则术赤的脸色不会突然变得苍白起来。
勉强平息了这些情绪后,成吉思汗缓缓开口问道:
“博儿术告诉我,此次远征,你表现得十分出色,以实际行动引证了自己的诺言,率先登上了长城。为此,我将给予你特殊的嘉奖。说吧,想要些什么?领地?百姓?财富?还是女人?”
“这些我都喜欢,却不是最渴望得到的。”
术赤的回答十分坚决,看来心中已经有了目标。
“不会是打汗位的主意吧?如果他要求现在就立他做继承人,自己又该怎样处置呢?”
这个念头猝然出现在成吉思汗心中,使他在一瞬间感到了不安。凭心而论,这样的要求他决不想答应。幸好,术赤接下来所说的话却根本没有那种**。他的坚定来自对胜利的渴望和对自身实力的信心。
“我请求在来年的战斗中亲自带领部队,冲杀在全军的最前列!”
自从入门后,术赤就始终与成吉思汗保持着平等对视的姿态,加之此时全身所散发出来的凌厉斗气,使得他的豪言壮语之中充满了抗争与叛逆的意味。成吉思汗深知,这些抗争与叛逆的指向无疑都汇聚在自己的身上。
——儿子长大啦。成吉思汗在心中慨然叹息着。在术赤的心中,一种名叫“独立”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他正在执拗地摆脱着自己,拼尽全力地要将自己的影子从心中彻底排斥出去。父子之间的战争从他降生的那一天就已经开始了,今天将是一场带有决定性意义的正面交锋。
——好吧,无论你究竟是谁的孩子,无论你是否在憎恨我,至少眼前这一刻,你的表现都无愧于苍狼的称号。既然身为苍狼的一员,你就有资格去自由驰骋,全力开辟属于自己的无尽天地!你的爱,你的憎,都将融入你的灵魂,给予你一往无前的动力!
“去吧,孛儿帖之子!记住你今天所说的一切!时刻准备着迎接最为艰苦的战斗,以敌人的鲜血来印证你的誓言吧!”
于是,成吉思汗将术赤、察合台与窝阔台三子一同召唤至面前,将第一道攻略指令赋予他们:
“从今天起,术赤接替博儿术的指挥权,察合台与窝阔台做为副将,率领右路军突破太行山南下,攻陷沿途的全部城市,伺机渡过黄河,继续攻击。如果没有机会,则从山西折返,继续扫荡阿勒坛汗的领土,直到中都城下!”
——天啊,这可是一次充满危险的远征啊!同样的想法在成吉思汗话音落地之时立即冲入众将的头脑之中。即使是他们这些身经百战的人物,也不敢说百分之百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如果交给博儿术,或许还不至如此。毕竟术赤还过于年轻,即使有过独当一面的经历,却与今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无论怎样不可思议,无论怎样惊奇愕然,成吉思汗的命令已经发出,就再也没有转圜的可可能。术赤一言不发地接受了命令,除了眼神愈发尖锐之外,再无任何反应。
老将博儿术的嘴巴微微蠕动了一下,但终于没有说出什么。他很清楚,即使自己说些什么,此时都已经无济于事了。这对父子之间的微妙关系,确实也没有旁人置喙的余地。然而,这个微小的动作也没能逃过成吉思汗的眼睛,他立刻说道:
“博儿术,你的任务有所改变,将随从大队行动,做为我的首席参谋,共襄军机。”
“喏。”博儿术怔怔地回答了一声,心情已经沉浸在对适才那个命令的忧虑之中。
“左路军就交给合撒儿来带领。你将从居庸关出发,向东攻击,直抵大海。踏平阿勒坛人的东北老家,将其连根掘起。在那天寒地冻之处,不但要击败敌人,更要与恶劣的天气作战,因此一切要小心从事,不要因寒冷而折损部队。”
“喏!”对于这个命令,合撒儿没有太多的异议。能够再次重掌兵权,已经使近来颇有失意之感的他满心欢喜。
“中路军由我与拖雷亲自率领,木华黎也随我一同出征!你和博儿术不仅要出谋划策,还要在战争结束之前将所有的用兵之道一一传授给拖雷,使他早日成熟起来!”
对于整个作战方案,成吉思汗有着绝大的信心。这种信心绝不盲目,而是经过审时度势之后的精心安排。两年来,他已彻底了解了金国的全部情况,这个国家虽然幅员辽阔,城市众多,然则,他们就必须分散力量来保卫这些领土和城市。即使它有着远远多于蒙古的军队,要想组织起象样的攻势,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调兵遣将,待其集合完成的时候,所有的战机也就此丧失殆尽。野狐岭之战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经此一战,金军已经彻底丧失了野战的勇气与力量,除了龟缩在城壁背后坐以待毙,就是将战争的主动权拱手相让予自己的手中。
诚然,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也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即使通过对辽阳、大同、宣德等城市的进攻,蒙古军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攻城战术。然而,这三支军团未来所要面对的城市又将有多少呢?只怕要超过一百座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谁敢保证自己在经历了近百场战斗之后还会平安无事呢?就边成吉思汗本人,去年在进攻大同的时候,胳膊上还不是受了箭伤吗?如果不是那次运气不错,自己也很可能会丧命。
“术赤也许会战死吧?察合台和窝阔台呢?处境也并不比术赤安全。”
这不仅是在回应术赤的宣言,同时,也蕴含着成吉思汗本人对亲子的期许。让他们毫无保留地投身于兵燹战火之中,经受铁与血的洗礼。自己这一代苍狼生长于苦难之中,自己之先辈乃至先辈之先辈又何偿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呢?那么对于身为后辈者,更是其人生必经之路!尤其是身为可汗之子,那么他的生命就不再仅仅属于个人,而是属于全体蒙古国民了,即使为国献身,也是理所应当!
这一天的酒宴弛续了很久,直到日落月出之际,方才告一段落。成吉思汗静静地坐在原处,看着老部下们纷纷走出宫帐,听着他们在帐门外殷殷话别,互道珍重。他知道,这道别之中别聚一番生死殊途的意味。一旦想到这些,成吉思汗忽然感到自己的全身燥热无比,再也安座下去。于是,他起身大步出门,身体还未站稳,一片白色的世界迎面直扑入他的眼底。哦,不知何时,天空下了雪,又不知停于何时。
这景象令成吉思汗的心头顿生迷离之意。这个安静的冬雪之夜里,天空阴霾,天地苍白,百兽潜踪,万物藏形。这其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天意对战争的走向又有着怎样的决择呢?太静了,过于安静了,静得没有任何答案!
苍狼们!你们难道在这雪夜之中都在沉睡吗?你们应该时刻保持着无限活力与过人机警啊!
仿佛是为了回应成吉思汗在心中的呐喊般,有一种声音于倏忽之间由远及近,骤然而至。成吉思汗立刻辨认出这种声音的来源,对于他来说,这声音正是他再熟悉不过地,也是此时此刻最为渴望听到的——战马奔驰之声。
更令他欣喜的是,这不是单人独骑的奔驰,而至少是一个百人队在行动。他们在开进至一定距离后便不再进,反而向左右分成两队,开始各自列阵,然后翻卷攻杀于一处。
“是谁在雪中操练兵马?”
成吉思汗下意识地问道。
“回可汗,是我新近提拔起来的百人队长,名叫三木合。”
回答者的声音相当平稳,与这雪的意境颇为吻合。
“木华黎,你的眼力还不够好,我看这个三木合应该足以胜任更高的职务。即刻晋升其为千户,授予把阿秃儿之称号。”
“雷霆雨露,皆出大汗。臣下这就将三木合唤来受封、领命。”
“木华黎,你过于小心啦!”
成吉思汗立刻洞析了对方的心理。身当蒙古帝国前所未有的国王封号,木华黎虽然表面上形若无事,实则内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近年来,他的言谈愈发少了,行事也更加谨慎起来。
“我的朋友!”成吉思汗拉住了木华黎的手叮咛道,“我若不能将信任交给你,那么这个草原上还有哪一个人值得相信呢?今后,凡是在你权限之中的事,不必有任何顾忌,放手去做吧!我们还要一起走得更远呢!”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的目光却越过木华黎的肩头,极目远眺,心情激荡。
——新一代的苍狼成长起来啦!
——听!他们的脚步多么雄壮!
——看!他们的爪牙何其凌厉!
——他们是希望,他们是光明,他们是无限的希望和永恒的光明!
金卫绍王崇庆元年(纪元114年)的倒春寒是那样的漫长,肆虐着一向有泉城之美誉的济南城。追随寒流之后扑来的是绵绵不绝的冻雨,它裹挟着利刃般坚硬锋锐的冰渣儿,疯狂切割着城市的街道与屋宇,阴冷的气息弥漫在大明湖上,千佛山前。这一切,对于这座一向以四季分明而著称的城市而言,是极不寻常的。往年此时,山间湖畔应该已经闪现出春天的绿色斥候,纵然南国春早北国迟,也不至如眼前这般凄风苦雨,满目萧然。后来,一些幸存者都说:这是蒙古人从北方带来的寒流。
诚然,自去年开春后,蒙古铁骑南下的风声就一阵紧似一阵,大金帝国屡战屡败的凶信亦随之传来。然则,这些消息对于这座远离边境的大都会而言,却如发生在月球上的故事一般,根本是不关痛痒的事情。
官方的应酬宴会照旧花团锦簇,街市上的交易同样如火如荼,至于四季留连于湖光山色、叮咚鸣泉之间的红男绿女们都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战争就发生在与自己脚下的土地相毗连的地方。他们还忘记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整整二十年前(即金章宗明昌五年,纪元1194年),那条原本流过城市北方,注入渤海的黄河突然自行改变了河道,掉头南下,夺淮河之道冲入黄海。
这次改道的地点发生在济南西面数百里之外的河南阳武,决口所形成的千里黄泛区则远在南方,根本未对本城造成任何伤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