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粼粼的泰晤士河,从英格兰南部的科茨沃尔德山发源,然后自西向东,缓缓流入北海。若从河口溯流而上,航行大约88公里,就能来到大英帝国首都,曾经统治世界的心脏——大名鼎鼎的雾都伦敦。
提起英国的雾都伦敦,大家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第一印象?
——阴冷潮湿的天气,终日弥漫的雾霭;走街串巷的报童,买醉斗殴的水手;当当作响的大本钟,静静流淌的泰晤士河;火苗跳跃的温暖壁炉,昏黄摇曳的暗淡街灯;戴着手套、面容苍白、大蓬裙下藏着束腰的优雅贵妇;头戴圆筒礼帽,手持文明杖,口袋里插着单片眼镜的英国绅士;上流社会永无休止的舞会、宴会、茶会、展览会和狩猎会;隐藏在虚伪礼节面具之下的傲慢和贪婪,偶尔还有一丝不可思议的疯狂……
通过《福尔摩斯探案录》、《双城记》、《八十天环游地球》、《远大前程》这些古典文学名著的描述,让王秋在脑海中对伦敦留下了上述印象:严肃、阴森、傲慢,仿佛一名标准的英国绅士……虽然之后看过的一些英国摇滚乐节目,尤其是嬉皮士们的颠覆性打扮,让他对英国的印象稍有改变。但在王秋的心目之中,伦敦依然应该是柯南道尔笔下那个傲视欧陆的老牌霸主,以及浓雾弥漫的古典名城。
然而,当今天他终于踏上了英伦三岛的土地。坐上了沈岳同志开的旅游大巴车,离开希思罗国际机场之后,却透过车窗看到了一个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伦敦……
当大巴车七折八拐地经过阿克顿街区的时候。王秋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困惑,终于忍不住开口发问了。
“……沈先生,请问,这……我们这是在伦敦,还是在新德里?”
指着窗外那些高大林立的清真寺宣礼塔,还有满街包着头巾、披着面纱的印巴裔穆斯林男女,以及充满了印度和阿拉伯风格的店铺招牌。王秋一脸不可置信的对本地向导沈岳同志如此问道。
“……哎,年轻人,如今的伦敦就是这样啊!‘世界多元文化之都’嘛!”
沈岳一边扶着方向盘。一边用略带玩味的语气道,眼神中带着一丝了然,仿佛早就明白了王秋的惊异,“……在如今的伦敦。外国移民数量已经超过了英国本地白人的两倍数量。英国人都纷纷往乡下和郊外搬迁。到萨里(伦敦郊外著名的宜居乡镇,风景颇为秀丽)这样的郊野地方去住了。至于伦敦市区……嘿嘿,简直成了一个微缩版的世界帝国,全球各地什么民族的人都有,不过还是北非和印巴的穆斯林最多。
比如,这边的阿克顿自治区是穆斯林聚居区,在这里最好不要当街喝酒或者穿得太暴露,否则会有穆斯林纠察队提着棍子过来找麻烦。嗯。如今这天气,似乎不会有这样的烦恼……”
趁着堵车的间隙。沈岳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诸位来自祖国的旅客,发现他们个个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甚至还有人穿了羽绒服——三月初的伦敦确实还很冷,而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能够在零下二十五摄氏度之时露天洗澡的俄国毛子那么耐冻,“……但即使是这样,你们没事最好也别去穆斯林扎堆的地方,那里没什么好玩的地方——除了每天五次吵吵嚷嚷的清真寺,而且到处都是偷、劫匪和卖粉的(软毒品,以大麻为主),甚至经常有女孩子在那边失踪,伦敦的饭桶警察根本管不住。
哎,我上个月有一次坐错了巴士,居然在深夜里到这边转车,结果在巴士站被一帮凶神恶煞的印度佬围观,那眼神给人的感觉真是……到现在想起来都有后怕,国内那些卖切糕的所谓狠人跟他们一比,简直就连三岁孩都不如——他们当中有很多家伙,据都是到中东那边去打过‘圣战’的……
当然,安全的移民聚居地也有,比如咱们的唐人街,还有新莫顿区,那里是整个欧洲最大的韩国人聚集地,到处都是口味纯正的韩国餐馆和烧烤店,保证吃一口就能让你辣死,隔着老远就能闻到那股泡菜味儿,此外,还有韩国人不可须臾或缺的美容院和整容医院……”
———————————————————————————
时光的流逝可以改变一切。
——正如十九世纪的晚清老北京与二十一世纪的北京完全不是一回事,中国学生们在古典名著之中读到的那个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也跟如今真实的伦敦城存在着天壤之别。
事实上,对于那些没去过伦敦的人来,即使是通过《哈利波特》书中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英国面貌的简略描写,也可以隐约察觉到这种改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二十世纪末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已经不再是那头傲视全球、统治七海的约翰牛。而霍格沃兹魔法学院的招生范围,也仅限于大不列颠岛。那么为何在霍格沃兹魔法学院里,还有那么多的华裔、印度裔和黑人“麻瓜”巫师学生呢?
注意!他们可不是告别祖国去英国打工或留学的成年人,而是只有十一岁的孩子啊!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些外国移民都是在英国土生土长的。早在《哈利波特》描写的那个时代,全英国就已经有超过一百万的学生不是用英语作为母语了!而到了现在,伦敦在英国人眼中更是已经快要变成一座“外国人的城市”,就如同美国的底特律逐渐变成一座黑人城市一样。
虽然在整个欧洲范围之内,英国的外来移民比例还谈不上特别高,但由于这些移民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有限的几座大城市里,所以就显得特别醒目。而东亚人在这里面居然也占到了不的分量。王秋他们不管在哪一个街区,基本都能看到几个黄色面孔——按照沈岳同志的法,伦敦各族移民混杂,这边的中国人还不是最多的,如果是在利物浦的话,就算你完全不会英语也没事,因为随便在哪里都能找到中国人。其中一部分来源是留学生:来英国读书或者“假装读书”的,凡是学费越便宜,招生分数越低的地方,中国留学生就越多,而且玩得也特别疯。另一部分来源则是移民:当然,中国的对欧移民早已过了塞集装箱偷渡的“低级阶段”,转向了撒钱搞投资移民为主的“高级阶段”,今天来接他们的沈岳大叔,就是这么一位投资移民,当年出国前就有了上亿家资,至于现在嘛……哎,不也罢……
在进入伦敦的中心市区之后,街道边的景色总算是比较有“英国范儿”了,不过黑人和有色人种的出没数量,依然多得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在欧洲。
接着,他们这一行人总算是来到了马克思墓。
王秋原本一直以为,马克思墓的位置应该是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因为他依稀记得有一篇叫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课文,是恩格斯在海德公园马克思墓前发表的演讲稿。但真正到了伦敦,他才从旅游手册上得知,在1954年的时候,“阔起来了”的欧洲各国**员就集体筹资,把马克思墓迁移到了伦敦北区一个叫海格特(highgate,意译为高门)的公墓里,这附近是个富人区,家家户户都是环境优雅的独栋别墅,到处古树参天,绿草如茵,显然要比喧闹的海德公园更适合伟人安眠。
虽然坟墓挺气派,可惜访客却十分稀少,总是冷冷清清,因为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在这个墓地看门,向每位访客收取付4英镑的进门费,带相机的还要再加镑——不得不,这是一个很贵的坑爹价钱。而那位老太太同时还兜售一些纪念品,譬如马克思的肖像画和英文版《**宣言》等等。
掏钱买了门票进去一看,王秋发现这里面还真是没啥花样。总共就是孤零零地一块墓碑,在墓碑上方雕刻着马克思的巨大头像,正面刻着墓中人的姓名及生卒年月,还有《**宣言》最后一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墓碑前摆着几束已经干瘪的鲜花,看来是之前的旅客献上的。
于是,众人就向马克思的墓碑鞠躬祭拜,献上各自带来的鲜花,而几位政委又举着拳头复述了一番自己的**誓言,也就算是结束了。而出门的时候,那位看门老太太还开心得合不拢嘴——之前平均每天只有几个人前来参观这鬼地方,根本赚不到钱。辛亏今天来了这么一大帮肥羊,总算是收到了几百镑……
接下来,当他们再次登上大巴车,来到下一站海德公园之后,就立即被眼前人山人海的景象给震惊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