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逆日之旅 > 第三章 上海见闻全文阅读

第三章 上海见闻

萨摩人在行动,那么长州人呢?长州藩的藩主只一个巨大的草包,毛利元就以后一代比一代惨,幕末时代所有的活动都是中下级藩士在行动,为什么没有高级的藩士,高级的藩士都已经和藩主穿一条裤子了,指望他们算了吧。萨摩人的集体活动所以他们的大本营就设在他们自己的老巢里面,长州人则是下层运动,上面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所以他们不敢肆意的露头只好变成了秘密运动,京都的各种酒店,妓院,宿屋就成为了他们的活动老巢,各自用接头的暗号然后聚集起来,开会讨论各种各样靠谱的不靠谱的事情。

这一次长州人进行了一次大集会,本来说这样的秘密活动不应该一次聚集这么多的人,但是今天情况特殊,因为今天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回来了,高杉晋作在火烧了英国领事馆以后“高高兴兴”的踏上了前往中国上海的船只,现在终于回来了。“向高杉兄敬一杯酒,火烧洋人的什么狗屁领事馆实在是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啊。”一个藩士用粗犷的声音喊道,“哦‘所有人应合起来,都高高的举起了自己的酒杯,高杉晋作坐在正中,笑眯眯的夜举起了酒杯,“这是我辈志士当行之事,不值一提不值一提。”高杉晋作也举起了酒杯说道。

“干杯。”那个粗犷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干杯”,“干杯”周围的人纷纷这样说道,然后大家端起自己的酒杯就喝了下去,一杯酒下肚,气氛变得更火热了,众人都纷纷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聊了起来,“高杉兄,你这一次去了一趟清国,跟我们说说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呢?”,火热的气氛中,一个声音传来,众人听到此言以后纷纷的附言,“说说吧高杉殿,也让我们长长见识。”,“对啊高杉殿,这一次你都见到了什么。”,看着众人的兴致这么高,高杉晋作微一叹气,“这一次的所见,当真让人心寒啊。”

此言一出,火热的气氛就像被浇了一大盆冷水一样,本来吵闹的局面一下就变得安静了,所以人都把目光投到了高杉晋作的身上,“高杉君怎么了?”看见高杉晋作面露悲色,有人就好奇的问道,“哎,清国现在正陷在水深火热之中,政府无能不说,那些可恶的南蛮人,哎。”在唉声叹气中,高杉晋作说起了自己的中国之行。

高杉晋作到达中国的时候好巧不巧正赶上了太平天国军兵进上海,本来高杉晋作还有心往更深的中国内陆去看看可是因为战争高杉晋作被牢牢的困在了上海。不过就是在上海这么一个地方,高杉晋作还是觉得自己已经大开眼界了。上海的前身,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城市,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但就是这样也让一直生活在长州的高杉晋作开了眼界。但是最让高杉晋作留心的还是在上海的各国洋人,他惊讶地发现,这些洋人出入其他的地方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当地官员百姓,无不退避三舍,要不然就是有阿谀奉持之辈一直围绕在他们左右。

此时在日本,洋人的活动范围还是受到了严格的限制的,除了在他们的居留地范围以内,其他地方还是没有许可去。高杉晋作不寒而栗,要是洋人有一天在国内,也和在中国一样的到处走的话,那日本会不会亡国,高杉晋作,不愿去想了。而在一个小书摊上,高杉晋作淘到了一本旧书了,魏源的《海国图志》,作为一个中级藩士,高杉晋作虽然不会说汉语,但是他会写汉字,也认识汉字,所以阅读起来高杉晋作在读书的时候没有感觉到任何的压力。

大开眼界,这是高杉晋作看完这本书以后的感觉,在日本至今没有一个人系统的描述出世界各国的情况,而在中国他找到了这样的材料,而在阅读中他愈发的觉到了震惊,打开了中国这个大国的国门的英国,居然和日本一样是一个岛国,而且不远万里而来,只用了数千兵卒就打的清王朝丢盔卸甲。不可能,这是高杉晋作心里的想法,每一个江户时代的日本人都还深刻的记得文禄之役,这是一代传一代传下来的,中国的强大,坚韧让日本人当年吃尽了亏,所以在日本当时虽没有把自己摆在藩属的地位上,但是对于中国他们一直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当年的勇士们现在都已经是传说中的军神战神了,他们动员了数万人前后两次,远征朝鲜,结果最后却灰溜溜的回来了,回来以后无不言汉人的战力之可怕,现在居然这个汉人的国度就被几千人给打成了马蜂窝,绝对不可能。高杉晋作心里这样告诉自己,可是当他看到在上海那来来往往的洋人以后,高杉晋作不由得还是行了,他艰难地咽了一口吐沫,心中又震荡了起来,要是洋人弄一个几千人的军队也打到了日本,日本会怎么样,长州会怎么样?

再往下来,高杉晋作就见到了一幕震撼人心的场景了。太平太过运动再平民间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凡太平军所到之处,每县,每城那必然有接应,这些接应都是一些地方上的组织,社团,这些组织社团,吸收了大量的社会闲散人员,然后进行武装训练,明里是社会上的黑势力,暗里却是太平军的种子,上海也不意外,在太平军兵临上海之时,埋伏在上海县城的小刀会动作了,官兵在上海县城根本就挡不住这些武装人员,连连失利眼看就要把城市拱手让人的时候,洋人干预了。

洋人没有准备么?不可能,除了自己的驻军以外,洋人早早的就选练了一支华人军队,这些军队都是由躲灾的流民中选练出来,对于清朝他们没有什么认同感,对于太平天国他们一样没有任何的好感,他们认的只有钱,只有粮。不能说他们没有什么爱国心,而是在饥饿和苦难的压迫下,他们早就彻底的麻木了。这种事情在抗战的时候也发生过,四二年河南大灾,国民政府出于甩包袱的打算放弃了河南,在河南遭灾的人到处逃荒,可是政府不救济,这样的逃荒除了死路别无他法。

当时世界战争的形势已经开始向同盟国方向开始倾斜,日本的军力民力实际上也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为了获取在世界政坛上相对较好的地位,国民政府在放弃河南以后重新整备军力准备再把河南给打回来。当时军队共备有四十万人,而日军拼尽全力组织起来的部队总共加起来才六万人,就算按照当年一比六的战损率,国民政府还是有余地战胜日本人的,可是日本人选择了一条可怕的战略,他们开始救济灾民了,于是大量的灾民开始为日本人服务,变成了支前队,有的甚至在日本人的武装下成为了军队,于是战力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政府一输到底,差点就要把潼关都给丢了。

你能说这样的国民是汉奸是****么?人都是被逼的,来生存都没有办法保证,还谈什么其他东西,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个除了少数坚定信仰的人,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还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在上海这些华人洋枪队,毫不留情的就把挥舞着大刀长矛的小刀会起义给镇压了,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同时这一支洋枪队走出了上海县城,给了太平军狠狠一击,配合着官军的围剿太平军的攻击最后以失败告终。

看着那些挥舞着大刀长矛冲向近代化枪械小刀会成员的时候,高杉晋作感到了无比的可悲,而感同身受的就是他看向了自己的武士刀,要是我挥舞我自己的武士刀也冲上去的话,高杉晋作不愿意想也不想想了,而同室操戈的景象进一步刺激了高杉晋作的心灵。本来在他的意识里,幕府就已经开始倾向外国人了,那么要是幕府也组织这样一支军队,我们该怎么办?倒幕,一定要倒幕,否则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活路了,高杉晋作并不知道这些华人军队背景是有多么的凄惨,他还以为是清政府组织的。

在上海的最后时日里,高杉晋作进一步地感受到了洋人的厉害,而在海国图志里也一直透露出了一种洋人的海军无比厉害的信息,高杉晋作联想到幕府曾经也买过一艘洋人的军舰,不行幕府有的,我们也要有,于是高杉晋作做出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他借用藩主的名义订了一艘中等的军舰,而且没有回信告诉藩内。这一举动给高杉晋作后来埋下了巨大的麻烦以至于一度从攘夷志士藩府官方都不喜欢他。

当然高杉晋作的大少爷做派就不要多说了,也有不少的钱花到了你懂我懂的地方,酒色掏身高杉晋作的生命会那么的短或许也和这个有关系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