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庶子风流 > 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全文阅读

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对于朱厚照现在的心情,叶春秋是有几分理解的,朱厚照大多时候虽挺没心没肺的,可是对李东阳,应该多少是带着几分敬重的,现在……李东阳的背叛,必然会令朱厚照的内心遭受一些打击的,这几日,估计他的心情都会很糟糕。

叶春秋只默默地点点头,便告辞而出,有些事,还是得要自己想开才行……

从午门出来,远远就看到外头有人在等。

此人正是那拓拔,拓拔看叶春秋从宫门而出,便快步上前,却是一副很艰难的样子,勉强地道:“妹婿……”

叶春秋倒是呵呵一笑道:“走吧,有话回家说。”

他没有显得热络得过份,也没有显得冷漠。

当然,他十分清楚,之所以这拓拔会认这个亲,只是因为鞑靼人已经被揍醒了,以前的事,现在已经没有必要追究了。

摆在叶春秋面前的,是立即扶持琪琪格成为大漠之主,接着对大漠进行有效的统治。

其实作为臣子,叶春秋本应该拒绝朱厚照的好意的。

可叶春秋终究没有拒绝,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有这个能力,就应该获取更多的责任,拥有更多的权力更好地去改变这个世界。

在其位而谋其政,这一直是叶春秋的处事格言。

当初的那个小秀才,想着的只是自己能够得到功名,当初的小翰林,不过是想要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有能力保护身边更多的人。

可是现在,叶春秋已经被推到了这风口上,他很清楚,无数人的福祉都维系在自己身上,那么现在的自己,就应当心怀天下,去做更多自己应当做的事。

大漠的统治尤为关键,若是中途生变,大漠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将会有无数的人为了草场而相互杀戮;若是不能有效统治,迟早有一天,舔舐了伤口的大漠各部,又会重新崛起,甚至可能趁着未来中原王朝虚弱的时候,再给中原致命一击。

所以,时间十分珍贵,必须尽一切手段,解决眼下可能发生的任何隐患。

领着拓拔回到了家中,早有人先去知会了琪琪格。

琪琪格对于发生的事,情绪复杂。

她在厅中候着自己兄弟来,拓拔见了她,显得有些诧异。

此时的琪琪格,已经身怀六甲,已有了五个月的身孕,肚子微微隆起,却多了几分汉人女子有的柔和。

拓拔沉默了一下,接着便拜倒在地道:“见过汗女。”

他本是琪琪格的兄长,却也明白,琪琪格已是鞑靼部的继承人了,草原里虽然没有太多的规矩,可也是尊卑有别的。

琪琪格先是看了叶春秋一眼,叶春秋朝她点头,她反而镇定下来,随即道:“起来吧,不必多礼,父汗如何?”

“父汗重病在榻,急盼汗女去金帐一见。”

琪琪格听罢,不禁唏嘘,倒是叶春秋道:“过几日,我们便动身前去拜谒泰山大人。”

琪琪格点点头,叶春秋又道:“你们私下说话吧,兄妹许久不见,想必有许多话要说。”接着,便旋身出去。

叶春秋照例来到了书房,对于拓拔的事,他并不关心,反而是对镇国府的处理,却更上心一些。

打铁还需自身硬,镇国府有没有消化大漠的能力,才最是重要,否则,其他都是空谈而已。

此行,唐伯虎也随着叶春秋到了京师,已经开始预备处理公务了,他现在身为镇远国的少学士,已经开始构建了一个内阁的班子,下头设立了十几个司局,招揽了一些人才,虽是草创,也算是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

甚至镇国府的机构,比之朝廷还要多一些,大明的大致机构无非就是六部九卿而已,而镇国府的小内阁,却是分工更加明确,招商局、税务局,农牧局,巡捕局,工程局,甚至还有专门的铁路局和海运局,至于军事方面,则又分为了水师和新军两个系统,上头设立了一个专门制定计划的参谋局。

而今,已经不可能再像从前那般粗放地管理了,随着人口的增多,权责必须要明确起来,不容马虎。

几日之后,叶春秋终于启程,准备动身前往镇口。

叶春秋在临行之前,特意地拜见了朱厚照,朱厚照背着手,站在暖阁的窗台之前,举目眺望,接着回眸过来,看了叶春秋一眼,一笑道:“春秋,朕一定会比你强。”

“啊……”叶春秋有些惊讶地抬头,看到的是目光炯炯的眼眸里带着坚定的朱厚照。

朱厚照却是大笑起来,道:“你横扫了大漠,固然是很了不起,可是朕一定要立比你还大的功劳,这一次,你出了关,怕是没有这样快回来了,你我兄弟,将来不可避免的还是离多聚少,这样也好,我们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吧。”

朱厚照指了指悬挂在暖阁里的舆图,又道:“天下之大,朕要立的功劳还多得很。”

叶春秋不禁会心地笑了,道:“陛下既然有此雄心,那么臣弟必定拭目以待。”

“去吧,朕不送你了。”朱厚照回眸,深深地看了叶春秋一眼,却像是为了掩饰什么的似的,又连忙将目光错开。

叶春秋却是深深地看着他的身影,他又怎么看不出朱厚照的不舍呢?

叶春秋有些难以自控地,眼角有些湿润起来,这个人,无论别人给他什么评价,可对于自己来说,也足以生出对他无限的感激。

叶春秋最后还是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带着几分沉重地转身而出。

这一路上,倒是跟以往有些不同,特别是从山海关出关开始,叶春秋深刻地感受到这一次大战之后的巨大变化。

整个山海关,可谓是人满为患,尤其是关口这里,无数的人携家带口蜂拥出关,每日出关的车马,有数千之多,而人口,也是成千上万,若是抛去那些出入关口的商贾,只怕每日携家带口出关定居之人,怕也有两三千之数。

这个数目,已是从前的数倍了,而且不出意外,以后还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