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军事小说 > 天下梁山 > 第七十三章 冥冥之中全文阅读

第七十三章 冥冥之中

燕青和李逵当然不会走,他们就是来卧底的,梁山海军刚刚组建,就如袁亮想的那样,还根本谈不上任何什么战斗力,所以只能先忍着袁亮的嚣张。

李逵也曾私下向燕青抱怨,这个什么鸟帮主,一只手就能把他的脑袋拧下来,何须这么费劲?

燕青却把他训斥了一通,杀一个袁亮简单,可若放跑了其他海盗,就可能出现无数个袁亮,都督是要登州外海的长治久安,所以必须彻底根除这股海盗。

待来日梁山海军形成战斗力,这边又有他们二人在,消灭这些海盗就易如反掌了。

李逵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燕青,其实也不能说是怕,应该是信服,而对晁訾则是敬畏,也就这两人能让他俯首帖耳。

于是从这天起,鲨鱼帮又多了两个新头领,尤其让袁亮满意的是,这兄弟俩各具特色,李大凶狠,李二稳健,兄弟俩相得益彰,配合的天衣无缝,他现在已经有点迫不及待要收拾彭万年了。

就在燕青、李逵在袁亮那里深入开展卧底的时候,朝廷这边也是捷报频传。

在江南,童贯仿佛天生就是方腊那伙人的克星,不管是方腊,还是方腊的余孽,在遇到童贯率领的朝廷军队后,都变得不堪一击。

有时候童贯自己都在感叹,要是梁山贼寇也这么容易收拾就好了。

短短时间,邓元觉等方腊余孽鼓捣出来的起义,就被童贯率领的朝廷军队打的七零八落,所占领的地盘也全部被朝廷军队收回。

邓元觉见事不妙,再次施展化整为零大法,抛开零散的部众,只带着方敏儿等核心成员遁入大山。

不过朝廷这次可没那么好糊弄了,童贯把在梁山那憋的怨气都撒了出来,严令各地州府,务必对邪教赶尽杀绝,同时实行连坐之法,对那些参加过邪教,现在改正的也不放过,不论本人还是亲戚朋友,全部抓捕入狱,严刑拷问,稍有粘连,即刻就地正法。

一时间,江南一片腥风血雨,人人自危,起义的势头是被压下去了,可明眼之人都能看出来,照童贯这般搞法,恐怕更大的危机已经不远了。

童贯可不管这个,打了胜仗就要嘚瑟,报捷的奏章频频传回京城,谁说老子该退休了?没有老子来江南,这乱子能平下去吗?

徽宗已经被江南和河北搞的焦头烂额,一见童贯的报捷奏章,立刻龙颜大悦,这时又记起童贯收复燕云的功劳,马上遵循神宗皇帝的遗愿,亲笔加封童贯为广阳郡王。这还是大宋王朝第一个异姓被封王的人,而且还是个宦官,一时间,童贯在大宋朝野内风光无两。

既然江南那边消停了,徽宗又把目光转向河北,心情顿时又不一样了,河北这边是怎么回事?宗泽是不是老的走不动道了?怎么这么长时间,还只是紧守河间府,却没有消灭张觉?

既然你不行,那就换个行的,徽宗皇帝大笔一挥,广阳郡王劳苦功高,当勇猛精进,加封枢密使,河北、燕山宣抚使,开府仪同三司。

至于老将军宗泽,还是回家养老吧!

其实稍有点军事常识的都知道,张觉手下清一色骑兵,面对坚城根本无计可施,又没有后勤保障,朝廷军队只要施行坚壁清野,用不了多久,张觉就得自行退去,这时候朝廷军队在对其进行围追堵截,就可事半功倍了。

宗老将军施行的就是这种战略,只可惜他被江南那个优秀的老宦官给比下去了,不得不提前打包回家,让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之流水。

而这时岳飞已经来到宗泽手下,历史显然因为晁訾的到来,又同岳飞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因为在真正的历史上,岳飞就是在宗泽手下才开始崭露头角的。

正如晁訾所想的那样,尽管宗泽已经在尽最大能力收拢难民,可难民实在太多,以宗泽一个人的能力根本顾不过来。

河间府往南的大片土地上,还有无数的村落,张觉骑兵来去如风,朝廷官兵又都龟缩在坚城之内,所以城外这些百姓就遭罪了。

当晁訾率人赶到黄河南岸的时候,已经有难民逃过来,只可惜河上渡船有限,根本渡不过来,放眼望去,对岸到处都是哭爹喊娘的难民,一片凄惨至极的景象。

见此情景,晁訾不由怒气上涌,原本还想如果张觉能给他弄到战马,就放他一条生路,现在张觉就是把汗血宝马送到他面前,也必要他的狗命。

因为已经考虑到难民的问题,晁訾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急令阮家兄弟率五千水师,载着大批生活物资沿济水进入黄河,不过水路终究没有陆地的直线距离快,所以阮家兄弟的战船还有一天才能到。

谁都知道,战争最终打的是实力,是后勤保障,而能创造出这些东西的无疑是人口,可以说这才是晁訾急着赶来的最终目的。

因为晁訾的关注,梁山的探哨早已经深入河北,每天都会有各种奏报送来。

张觉此刻已经没了出兵时的意气风发,成了彻头彻尾的流串犯,三万铁骑在攻城的过程中已经损失过万,为了鼓舞士气,张觉纵容士兵劫掠没有城池保护的百姓,也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难民逃离家园。

此刻张觉已经萌生了退意,只可惜他回不去了,因为金兵已经趁他南下的时候端了他的老巢,显然金兵也十分痛恨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所以无家可归的张觉,现在只能游荡在长城左近,若按宗泽的策略进行下去,张觉很快就会被剿灭。

或许是天不绝张觉,又或许是还不到时候。

听说宗泽被撤换的消息后,张觉仰天长笑,即刻派人给童贯去了封言辞极尽谦恭的请降信和大批金银财宝,随即收拢人马,大军开到太原城外驻扎,等候童贯的到来。

朝廷这些龌蹉事,晁訾是没心思关心了,他到的第二天,阮小二的船队就到了。

晁訾立刻命阮小二组织战船把难民运过河来,同时在黄河南岸支起无数顶帐篷,用以安置难民。

其实这个时候张觉的兵马已经大部撤走,剩下的基本都是零星散兵,又或是趁火打劫的匪类。

为了让难民安心有序的渡河,晁訾命阮小二率两千士兵在北岸形成一道防线,这样即防乱兵,也防止官府有人阻止。

黄河对岸就是德州,老百姓因入不了城才选择南渡黄河,可德州的官员也不是傻子,晁訾这种收买人心的举动,他们若不加以阻止,恐怕将来朝廷那边会有麻烦。

其实晁訾是有点多虑了,德州官员守土有责,放任乱兵荼毒百姓,却城门紧闭不让百姓进城,这种事他们怎么敢往朝廷报。

另一方面德州距离梁山并不远,梁山人马的厉害,他们不是不知道,德州守军守城都费劲,那还敢出城找晁訾的麻烦?

随在难民被妥善安置,梁山晁訾的大名,在很短时间就传便河北大地。

不过晁大善人这几天却有点高兴不起来,原因无他,经过几天的走访,他竟然发现难民不愿意跟他去山东。

按一位老人家说的,故土难离,那好都不如家好,乱兵不是天天有,家园毁了重建就是,若是到了陌生的地方,一切都不熟悉,什么都得重新开始,还不如回去呢!

怎么办?强行驱赶吗?那自己同张觉之流还有什么分别?唉!真是好人难当啊!尤其是个别有用心的好人更难当。

黄河上千帆争流,岸上则是热火朝天,大汉民族那种自强不息的乐观主义精神,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没了乱兵袭扰的后顾之忧,难民们自发地帮助梁山士兵搭建帐篷,领取粮食之后,就地自行埋锅造饭,饭香飘荡之间,无数的孩童追逐奔跑,竟是一派祥和景象。

站在高处,看着营地里的景象,晁訾原本有些烦躁的心忽然平静下来。

自己这是在干什么?自打有了实力之后,一心想推翻腐朽的赵宋王朝,重新建起一个强悍无比的大汉王朝,目的不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吗?

手中的刀是砍向异族的,为了一己之私,用武力镇压自己的同胞,算什么英雄?

想明白这些,晁訾的心豁然开朗,转身招手唤过郭盛,道:“让阮小二带两千人马去德州借粮,他娘的也不能全让老子掏腰包啊!不单是粮食,各种物资都要,而且是在明日落日前必须送到,剩下的话让阮小二自己对他们说”

晁訾原本想着大包大揽的,可做下来才发现,近千旦粮食很快就将用尽,虽然近几天难民少了许多,可还有几万人呢,再弄下去非把梁山拖垮不可,是时候该让官府出点力了。

要怎么说冥冥中自有天定呢,晁訾没有强行带走难民,却也把他的善名留下了,待日后金兵打过来的时候,这些难民第一个想起的不是朝廷,而是他梁山晁大都督。

这可是阮下二最喜欢做的事了,这些日子留在梁山水泊,按照晁訾的吩咐,每天除了训练就是训练,手早痒的不行。

接到晁訾的命令后,立刻点齐人马,欢天喜地地去打劫德州官府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