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北颂 > 第0772章 多抢几个不就够了?全文阅读

第0772章 多抢几个不就够了?

巡检司,各捕所捕卒,有缉拿捕盗的职责,也有维护汴京城治安的职责。

在他们眼皮子地下,潜藏着如此毒瘤,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须知,汴京城境内,那是五百步一捕所,密密麻麻的遍布汴京城。

如此情况下,还有烂泥人在汴京城内为祸,可见他们有多疏于职守。

他们但凡是认真一点、谨慎一点、用心做事一点,烂泥人也不至于嚣张至斯。

当然了,此事也并不是全是他们的错。

问题的根子还在大宋的制度上。

汴京城的治安,巡检司能管、开封府能管、五城兵马司偶尔也可以插手。

三个衙门,在职权上有所冲突。

他们总想着有人会替自己去干那些脏活累活,所以什么也不做。

互相推诿,互相依赖,就给了恶人可乘之机。

此外,汴京城内权贵众多,又有许多御史言官。

开封府权知府,那是朝中重臣,多少还能管一些人。

可五城兵马司和巡检司的官员,在朝堂上就没多少地位。

所以汴京城内权贵们欺压良善、胡作非为,纨绔子弟们跑马为祸,他们都不敢管。

御史言官总是喜欢指责这个指责那个,总是喜欢越过法度流程,去干预一些事情,以彰显自己清贵的身份。

如此一来,汴京城内管理治安的衙役、兵卒,除了能管理管理百姓外,其他的什么也不管。

上上下下都信奉着那种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心思。

那些为祸的恶人,自然抓住了他们这个心思,不断的壮大。

最终成为了一个大的祸害。

此事的根子还在制度上,而且还是文制。

寇季和赵祯二人还没有准备好,所以即便知道此事的根子在何处,也没有人开口。

赵祯处理了此事以后,没有在寇府上多待,回了皇宫。

吕夷简三人也跟着赵祯进了宫。

烂泥人们,在赵祯回宫的途中,就被押解到了受刑的地方受刑,对于此类的畜生,赵祯一刻也不愿意多留。

朝廷一口气扫除了汴京城内的烂泥人,为汴京城的百姓除了一大害,百姓们纷纷拍手叫好。

读书人却被那残忍的行刑场面给吓坏了。

他们以为赵祯处理那些烂泥人,是做给他们看的。

是在杀鸡儆猴。

他们闹事的心思瞬间就熄灭了,甚至都不敢三五成群的去郊游聚会,生怕被朝廷惦记上。

那些在寇府门前声讨寇季的读书人,就那么白死了。

没人为他们喊冤,也没人为他们伸张正义。

读书人们因为简字闹事的举动,就因为一场除恶的兵事,彻底偃旗息鼓。

寇季和赵祯二人知道此事以后,也是愣了许久。

“还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以为读书人的骨头硬的不行,没想到还是怕死……”

寇季在听完了陆铭的禀报以后,失声笑着说了这番话,便不再关注此事。

赵祯在烂泥人们受完了刑以后,果断下旨,在天下广开蒙学,广纳天下适龄的幼童入蒙学读书。

其中特别申明了几点。

其一,各路、府、州、县、乡、村,必须设立蒙学。蒙学校舍,由朝廷出钱修建。

其二,广纳天下读书人入各地蒙学担任蒙学先生,一应束脩,由朝廷配发,年束脩,最低不会低于四十贯。

其三,天下适龄蒙童,皆可入蒙学读书,最低年龄为六岁,没有上限。蒙童在读书期间不需要向先生缴纳束脩,蒙童读书期间的书本,由朝廷配发。

其四,各地官府必须配合各地蒙学建立,必须督促蒙童入学,此事跟政绩挂钩。辖地内的蒙童,入学率超过五成的,算合格,超过八成的,三年任满以后,官升三级;入学率低于五成的,不合格,贬官,低于三成的,罢官去职。

其五,读书人在担任蒙学先生期间,可以参加朝廷科考。满五年,免乡试,满十年,免解试,满十五年,赐同进士出身,可入仕。

赵祯在旨意里将以上五点,写的很详细,明发天下。

民间百姓们知道了此事以后,第一反应并不是激动,而是质疑。

他们质疑官家是不是疯了。

读书在大宋也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

官家推行蒙学,并且承担了蒙童们在读书的时候的大部分费用,所要花费的钱财,是一个庞大到难以估量的数字。

有百姓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发现他每年缴纳的赋税,还不足朝廷花费在他家儿子读书上面的一半。

如此赔本的买卖?

官家也能干?

朝廷也能干?

满朝文武能同意?

面对百姓们的疑惑,朝廷的回应很简单。

用实际行动告诉百姓。

官家能干。

朝廷能干。

满朝文武不敢不同意。

随着赵祯的旨意传达到了地方以后,地方官府立马召集了工匠,开始在各县、乡、村,营造起了蒙学屋舍。

因为此前吕夷简三人已经做了准备工作,一应的钱财也划拨到了各地的一字交子铺分铺内。

各地官府在拿到了赵祯的旨意以后,立马开始行动。

拿朝廷的钱做好事、捞名声、捞政绩,没几个不愿意的。

就算有哪些脑子有病,跟朝廷对着干的,在看到了赵祯给予他们的秘旨以后,也快速的行动了起来。

赵祯没有在明发天下的旨意中,强迫蒙童们入学读书,但是在给官员们的秘旨中,态度却格外强硬。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你就算放下了架子,亲自跑到百姓家里去给朕请,也得将蒙童纳入到蒙学当中。入学率不过关的,这辈子也别想升官,朕说的!

拖延不办的,或者跟朝廷对着干的,就等死吧。

罢官去职,只是对百姓的说法,朕会真的让你们这些不帮朕办事的人,安安稳稳的离开?

……

如此强硬的话,放在以前,赵祯若是敢说出来,地方官员一定会闹起来,鼓动着读书人跟赵祯作对。

可现在,他们却只能遵从赵祯的命令。

赵祯许下了重金、许下了同进士出身的身份,收买了天下过半数的读书人。

他们想鼓动着读书人闹事,根本不可能。

他们想要勾结地方豪强一起闹事,也不可能。

因为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出身于地方豪强家、或者富户家里。

他们考不上进士的,仕途无望,只能在乡间游手好闲的混日子。

如今朝廷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出仕的机会,他们还不消尖了脑袋往里面钻?

地方豪强和富户,一个个恨不得将家中那些考不上进士的读书人全部塞进蒙学去,那会陪着地方官们闹事。

除非脑子被驴踢了。

至于朝廷规定的十五年,没有人会在意。

每年科考的时候,四五十岁的考生比比皆是。

他们为了参加科考,为了做官,可以耽误二三十年,甚至耽误一辈子。

区区十五年算什么?

地方豪强和富户家中,谁家没三五个子弟?

只要有一个能混出官身,那就是血赚。

在士农工商阶级鲜明的时代,官绝对居于食物链的顶端。

地方豪强和富户对官位的向往,远超于一切。

赵祯一招釜底抽薪,将地方官能依赖的东西,抽了个干干净净。

地方官非但不能依赖着读书人跟朝廷作对,还得在读书人们的监督下,快速的办起蒙学。

如此一来,地方官做事的效率自然就高了。

眼看着地方蒙学的校舍在营造,蒙学先生在不断的招收。

百姓们终于信了赵祯的旨意。

相信赵祯真的是要推广蒙学,相信赵祯为了他们的子嗣读书,真的肯下血本。

百姓们知道了此事以后,欢呼了起来。

赵祯借此揽足了名声,百姓们就差将赵祯供在了家中。

赵祯圣君的名声,传遍了天下。

百姓们在提到他的时候,已经隐隐将他跟秦皇汉武排列在了一起。

百姓们之所以敢如此称赞赵祯,是因为赵祯真的干了一件足以称为千古一帝的事情。

毕竟,纵然是秦皇汉武,也不敢说在天下广开蒙学,将适龄的蒙童纳入到蒙学之中,并且承担最重要的那一部分教育成本。

百姓们在称赞赵祯的同时,也开始不遗余力的帮助地方官一起营造蒙学校舍。

能出力的出力,出不了力的,就算是省吃俭用,甚至自己饿着肚子,也要贡献一份食物出去。

在后世,读书已经很普遍的情况下,读书尚且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在这个读书人地位崇高的时代,就更别提。

没有人喜欢过苦日子,也没有人喜欢给人当佃户。

有一个成本小的翻身的机会摆在面前,九成九的人都不会拒绝。

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所有人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做事的速度就会快很多。

第一座拔地而起的蒙学,是瑞安蒙学。

由于瑞安蒙学是从文昌学馆里割裂出的一部分,有完整的校舍和蒙学先生团队,所以不需要做那些提前准备。

朝廷只需要将瑞安蒙学从文昌学馆内割裂出来,并且将其纳入朝廷新推行的教育体系里足矣。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瑞安蒙学并不具有代表性。

第二座拔地而起的蒙学,是汴京城马行街蒙学。

也不具有什么代表性。

因为蒙学的校舍是吕夷简捐赠的,蒙学先生都是吕府的门人。

第三座是北御街蒙学,同样不具代表性,校舍是兵部尚书李昭亮捐赠的,蒙学先生也是李府的门人。

此后,数十家蒙学拔地而起,几乎都是权贵们捐赠的校舍,出的门人当先生。

最具代表性的,是西瓦子市蒙学。

虽然校舍也是捐赠的,但跟达官贵人们却并没有多少瓜葛。

它是一个名叫唐琬的秦川商人捐赠的。

在一众豪门大户以及商人们慷慨解囊下,汴京城内外三十四座蒙学,在短短七日时间内,就营造完毕,蒙学先生也召集齐全了。

几乎都是捐赠的。

在汴京城三十四座蒙学建立完毕以后。

万象楼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扑卖。

扑卖的东西是新建立的蒙学能用上的墨板、石灰笔、灰刷。

为了确保蒙学的东西不被一家包揽,奇货可居。

所以以上三样东西,一起扑卖给了四十多个商人。

而且还是各地不同的商人。

扑卖完成后,所得的钱财,捐助给了朝廷。

商人们在扑卖完成以后,也得到了石灰笔的制作技术。

墨板和灰刷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基本上看一看,用一用,稍微观察一下,就知道怎么做。

关键就是石灰笔。

技术是寇季提供的,但寇季并没有将此留在自己手里牟利。

石灰笔即将要散布到整个大宋,寇府可没有那多人力物力去散布它。

借用官方渠道的话,又划不来,还不如将其散播出去。

商人能借此向朝廷赚取一些微薄的利润,自然动力十足,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将其快速的售卖到各个蒙学。

若是朝廷分配此物的话,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十分麻烦。

更关键的是,无利可图,容易出现消极怠工的场面。

如今可以借助商人的手,快速的传输此物,没理由要朝廷自己动手。

万象楼的扑卖结束以后。

赵祯在宫里召见了所有为此次蒙学建立捐赠了校舍和钱财的人。

官员们酌情进了一下官。

商人们酌情给了一些便利。

令所有人都满意了,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随后纳蒙童入蒙学的事情,就交给了开封府会同礼部去做。

经过了此前的血腥震慑,开封府和礼部的人办事格外利落。

他们一部分人赶到各个蒙学去,帮那些主动入学的蒙童登记造册,一部分人挨家挨户的上门去找那些适龄的蒙童入学。

在两大衙门一起努力下,汴京城近八成的蒙童,进入到了蒙学当中。

之所以没达到十成,是因为其中一些豪门大户家中的蒙童,不需要去蒙学读书。

因为他们家中有私塾、有家学,

他们家中的先生,更是饱读诗书之人,用不着去蒙学学习。

北御街蒙学。

赵祯引领着几个心腹重臣,站在校舍外,而听着校舍内蒙童们磕磕巴巴的跟着蒙学先生识字,由衷的感叹了一句,“听开封府府尹说,汴京城有八成的蒙童,进入到了蒙学当中。剩下的两成多是去官员和商人家中的子嗣,家中有私学,不需要上蒙学。

如此说来,汴京城近乎所有的蒙童都开始读书了。

朕心甚慰。”

寇季听到这话,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在赵祯眼里,汴京城近乎所有的蒙童都开始读书识字了,可在他眼里,不足六成。

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

主要问题在男女上。

寇季陪着赵祯视察了汴京城内的所有蒙学,没看到一个女童。

每一座蒙学内,都是男童,没有一个例外。

似乎汴京城内所有的人都认为,女童并不算在蒙童之列。

虽说大宋朝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扭曲说法,但似乎朝野上下都不重视女子的教育。

除了大户人家,很少有平民百姓会让女子读书。

有读书的机会,似乎也不会想到女童。

寇季有心出声纠正此事,但考虑了一番后,还是没有开口。

因为他考虑到,他若是开口纠正了此事以后,朝野上下没几个人会领他的情分,全天下亦是如此。

不仅没几个人领他的情分,他甚至还会为此遭人白眼,甚至被教育做人。

虽然赵祯大方的在全天下推行了蒙学。

但教育资源其实十分有限。

随着推广蒙学的旨意传出去以后,钱财就如同水一样往外流。

营造校舍要钱,聘请先生也要钱,准备书本同样要钱。

所有的费用,单笔并没有多少。

可是汇聚起来以后,就是一个巨大的坑洞。

朝廷需要付出许多钱财,才能将其填满。

眼下,汴京城的校舍已经营造完了,可是各地的校舍还在营造当中。

此前从交趾弄回来的那些钱财,其中一大部分,下发到了地方,成为了营造校舍的专款。

但仍然不够。

各地反馈回来的要营造的蒙学校舍,远比朝廷最初预估的要多了许多。

赵祯将向全天下推广蒙学的话都放出去了,自然不可能自己打自己的脸,于是乎又追加了一大笔钱财。

其中包括了剩余的交趾弄回来的钱财,以及赵祯自己贴补的一部分私房钱。

赵祯的私房钱虽然十分丰厚,可也架不住这么造。

因为随后还有蒙学先生的束脩和书本的钱财要支出。

赵祯私房钱,估计会被掏个七七八八。

所以,目前为止,能够拿出的所有的教育经费,只够男童上学的。

寇季若是提出将女童纳入到蒙学当中的话,教育经费支出估计得翻四成左右。

到时候就要动国库里的一大笔钱财。

满朝文武肯定会有怨言。

寇季觉得,女童入学,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引导,去培养,不能操之过急,所以没有开口。

寇季闭着嘴不说话,不代表别人不说话。

吕夷简在赵祯感叹声落地以后,由衷的赞叹道:“官家此举,功在千秋,纵然是秦皇汉武,也做不出官家这等壮举。”

吕夷简这话,并不是一句拍马屁的话,而是一句实在话。

因为如今大宋上下都是这么认为的。

王曾和张知白二人,在吕夷简开口以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吕夷简的话。

赵祯笑道:“朕若是能立下千秋功业,也是因为有良臣相助的缘故。这千秋功业里,有朕一份功劳,也有诸位爱卿一份功劳。”

吕夷简闻言,脸上浮起了一丝笑意,嘴上却十分谦逊的道:“臣等不敢居功,全是官家施政有方。”

赵祯哈哈一笑,领受了吕夷简这话,没有再多言。

一行人在北御街蒙学内巡视了一圈,出了北御街蒙学以后,赵祯站在蒙学校舍门口,语重心长的道:“诸位爱卿,如今推广蒙学,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我们君臣任重而道远,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谨慎前行才是。”

赵祯收回了目光,环视众臣道:“如今蒙学才刚刚开始推行,花费的钱财就多达千万贯,往后恐怕会更多。

朕在此之前曾经说过,此次推行蒙学,不动国库内一文钱。

如诸位爱卿可有不动国库内钱财,又能帮朕赚取推广蒙学钱财的办法?”

此话一出,吕夷简等个人脸色各不相同。

但无一例外都流露出了为难之色。

赵祯若是要想办法捞个一二百万贯,他们有的是办法。

可一二百万贯,对推广蒙学而言,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扔进去以后,翻不起多少浪花。

唯有千万,甚至万万贯的钱财,才能掀起大的浪花。

众臣迟疑了许久。

吕夷简突然咬咬牙道:“官家,推广蒙学,是在为民做事,既然是为民做事,又怎么可能不用国库的钱财。

臣以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国库的钱财。”

此前赵祯扬言,不动国库里的钱财,存粹是为了减少推广蒙学的阻力。

如今,蒙学顺利推广,已经没有多少阻力了。

非但没有阻力,各种美誉接连而至。

吕夷简等人已经感受到了推广蒙学的收获名声的好处,自然不可能再死盯着赵祯不动国库钱财的话不放。

吕夷简代表着文臣松口了,可赵祯却没有听从的意思。

赵祯沉声道:“修筑官道、修筑堤坝、赈灾济贫、发放军饷、发放俸禄,都需要钱。国库还得存留一些以备不时之需的钱财。

推广蒙学所需的钱财缺口很大,动用国库的钱财,万一出现了窟窿,会影响国事。”

吕夷简等人闻言,略微愣了一下。

吕夷简咬牙道:“臣等可以紧盯着这些国事,努力挤出一些钱财来,用于推广蒙学。”

“不妥!”

赵祯果断拒绝。

王曾突然开口道:“臣记得寇枢密此前说过,他有办法弄到钱,用于推广蒙学。”

寇季的办法是什么,众所周知。

王曾只是不好意思将‘抢劫’两个字明目张胆的说出来而已。

赵祯闻言迟疑了一下,没有开口。

吕夷简直接开口道:“从交趾得来的钱,显然已经不足以支撑蒙学的推广了。所以寇季的办法行不通。”

“为什么行不通?”

寇季忍不住开口,一脸古怪的道。

赵祯哈哈一笑,“朕就知道,四哥肯定有办法。快跟朕说说。”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一个不够,多抢几个不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