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仙侠小说 > 修仙归来 > 第十二章 冯村异变 (上)全文阅读

第十二章 冯村异变 (上)

第十二章 冯村异变 (上)

寒去暑来,自任远上山学道后倏忽十四年过去,阁皂山半山腰上的冯村似乎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www.tsxsw.com房屋还是那样的房屋,田地还是那样的田地,冯村整个的景致似乎已沉沉融入山林之中,岁月在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依然有变化,世事沧桑,哪怕这封闭自成体系的村落。

冯三嫂子这天一大早就起来。

她忙了个不停,家里家外的事。

忙完这些,她也不关门,抬腿就往灵宝观去。

现在在家就她一个人。冯雨丫头到上海震旦大学大学读书去了,冯三不放心女儿,也是出外打工赚钱供女儿读书,也跟着去了。冯三走的时候要她注意,山上随时可能下来人。

冯三嫂子记得那个叫任远的后生,一上山就没下来。

冯三说他在修炼,以后会了不起。冯三嫂子信。她老早就在灵宝观帮忙做事,偶尔也看一些道家书,知道世界上有神仙在,虽然没见过,但是就是信。

快到灵宝观大殿门,冯三嫂子心头就会自然涌上一种亲切感。冯三就此说过,说她比较适合侍奉神灵。冯三嫂子觉得丈夫说的对。她平时走到这山门,无论来之前是怎样不好的心情,或是劳累了,冯三嫂子眉头都会会舒展开来,一副笑模样。

今天她却有心事,穿好道袍,正好赶上早课末尾,冯三嫂子即恭恭敬敬跪倒,和一伙既是村姑也是道姑的唱念《灵源大道歌》:我为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照体长生空不空,灵鉴含天容万物……

声音朗朗、清脆,有女子的阴柔,且夹杂着当地口音,一种很古朴楚吴之间的古音悠悠传出,让久呆都市的人听了,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半个小时后,冯三嫂子唱完,站起身,接着做些添油之类的杂事,然后打开山门,等待一天的游客。

这时节正是初夏,却是这灵宝观香火旺的时候,光景显然不同以往。

十年前这是破道观,五年前大修后,冯三嫂子听专家说,这是道家赫赫有名三派之一的灵宝派祖庭,南极仙翁就是在这里修丹得道的。专家就住在他们家,冯三嫂子每听一句,心里就记一句,觉得这是上级,不知级领导的肯定。

冯三嫂子不知道,这时节,全国上下都以旅游开发为名,庙宇道观一下如雨后春笋一般建起来。她是见过十年动乱末尾的,也听老人家说过,那时天下庙宇道观到处拆,牛鼻子老道和光头和尚更是放回务产。冯三嫂子心中一比较,就晓得,老话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是一点都没有错。

冯三嫂子忙了一个来小时,一身青灰色道袍的主持吴玄子出来,向她招呼了一句,然后说道:“冯三嫂子,我跟你说个事。”

冯三嫂子施了一个礼,问道:“道长,有什么吩咐?”

吴玄子是灵宝观重修之后由省道教协会派来这主持的,五十来年纪,外表看起来很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而在冯三嫂子看来,她只知道道长侍奉神灵很是虔诚,有没有道法她不知,但是解签很灵,这方圆百里,甚至更远的地方都有人跑来抽签解签的。

吴玄子未说话,眉头先皱了皱,感觉到有些颇不好开口,嘴唇动了动,终于说道:“还是昨天说的那个事!”

冯三嫂子说道:“我给当家的打了电话,他不同意。他现在在回来的路上,过两天就会回来。”

吴玄子知道冯三嫂子执拗的脾气,叹了一口气,道:“冯三嫂子,你怎么就不明白,镇上要修上山的公路,一直修到我们灵宝观,对我们观不是也有好处?”

地方政府近来越来越多看重打旅游牌,纷纷圈地做景区大门,临江这一带有独特的炼丹,药材文化,现在都被当地文人挖掘出来。

现在,从镇到阁皂山山脚下的公路都修好,但只是修到那两棵千年的老银杏树下就没修。灵宝观建好后,香火不错,镇政府想把上山的路列上会议日程,讨论来修,结果和冯村的村长冯三一沟通,冯三坚决表示反对。

在冯三嫂子心中,灵宝观主持的威信毕竟没有冯三大。

丈夫是什么?丈夫就是自己的天,怎能不听天的呢?

其实,冯三嫂子心中也隐隐觉得,路直通到道观来,香火一定比之前旺盛。道观的香火钱好,大家的日子都跟着好些,更主要的是这道观只有个大殿,听说还有偏殿,藏书阁之类的,这些都没修,有了钱自然就好办。但是,冯三说不能修,那就不能修,丈夫一定是看到自己没看到的。

冯三嫂子想起丈夫的话,期期艾艾道:“我当家说了,这样,会、会破坏环境!”

说到环境,冯三嫂子并不太明白这个词的意义,但是,冯三说修路就要把山上好看的竹子、松树都要砍掉。冯三这样一讲,冯三嫂子感情上也就接受不了。

冯村人,自建村以来,祖训就是绝对不可以砍村后山上的柴,甚至连拾也不能拾,拾者处于砍手的重刑,厉害得吓人。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当然不可能执行这样严厉的家法,但是上千年的巨大家族习惯让村人依然遵照祖训,家中用柴都是往山下去拾,而正因为如此,才保得阁皂山上下一派原始生态的风貌。

其实,就吴玄子而言,并不想充当这么一个说服冯三嫂子的角色,但是,政府开发旅游,也是为带动灵宝观的香火不是。

钱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来往的人多了,吴玄子也好宣扬一下道教的教义。

看看现在,都是外来和尚好念经,偏偏土生土长的道教发展落人于后。吴玄子虽讲究清修,这方面还是觉得有些不甘,特别是上一个月到省城开会,接着到庐山去学习参观,觉得人家道观是与时俱进了,应大势,在道观下属单位建了养生馆、国学馆,这就很符合现代人的口味,颇受欢迎。吴玄子看得有些眼热,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