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明元辅 > 第034章 刘显述冤(下)全文阅读

第034章 刘显述冤(下)

黔国公府也就是后世人称的沐王府,他们家祖上是沐英,乃是朱元璋养子兼大将,太祖钦定其家族“永镇云南”,云南土司给他们献纳理所当然。黔国公府有大批三七,这是个好消息。

但高务实还是很郑重地将这一瓶三七粉收好,正色道:“刘将军,此物非是小子自己要用,而是打算将之献与伯父……啊,小子伯父乃新郑高中玄公,与将军同朝为官,不知将军可识得?”

这话就是明知故问了,高务实明显有别的用意。

果然刘显面色一肃,朝京师方向拱了拱手:“新郑高公乃当朝宰辅重臣,显久仰大名,只是地卑位鄙、自惭形秽,不敢请见而已。”

高务实笑道:“刘将军自谦了,伯父曾在小子面前品评当今名将,将军亦在其中,伯父言语之中对将军之能也是颇为看重的。”

刘显面色微微一喜,但还是能保持应有的矜持,微笑道:“显鄙薄之辈,安敢当高公当世名将之赞?”

“当得,当得。”高务实笑着道,然后顿了一顿,又拍拍胸口放瓷瓶的位置,继续道:“此物若是果有奇效,小子当向伯父进言,使其多在军中推广使用。我朝战事颇多,将来万千将士受惠于将军,朝廷又岂能不念将军之功?”

刘显苦笑道:“革职候勘之人,焉敢奢念什么功劳。”

高务实微微蹙眉:“方才小子已听得子绶兄提及此事,只是不知将军因何至此?”

刘显长叹一声,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来也是显自作自受……”

他于是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包括自己为何总是起起落落的情况向高务实做了一些介绍。

原来刘显本姓龚,名显,字惟明,祖藉湖广,其六世祖为元朝江苏江宁都司。元朝至正二十年五月,陈友谅攻占太平,杀害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大汉,改元大义。这时天下群雄四起,战乱频仍,刘显祖父为避战乱,举家迁徙江西南昌高田村开基立业。

由于家传武学,刘显从小练武,武艺精熟,而且他天生神力,罕逢敌手。不过他幼小时因为家境贫寒,没读过太多书,但也还算粗通文墨,知晓事理。但这没有意义,因不是读书人,他少年时很不得志,四处流浪飘泊。

岁月如梭,几经辗转,他流浪到四川成都,寄居在一所寺庙里,靠打短工和偷吃庙里的供品维持生活。他常把得来的东西藏在一口很重的大钟里,天长日久,他揭大钟的神力便被人发现了,“人以为异”。但这种飘泊流浪的生活,对胸怀大志的刘显来说是迫于生活的无奈,并非情愿,更不是长久之计。

为了寻求更好的出路,几经打听,他得知明军成都步兵营招收童子军,便报考了童子军。说来也是巧了,在刘显报考的那天晚上,当时驻军成都的四川卫使刘岷夜里做梦时,忽然看见了一只大黑虎朝着他军营的官邸跑了进来。

第二天早上,刘岷请人解梦,结果说将有奇人投奔他。果不其然,在早饭后开考前,就有刘显来参加童子军考试。刘岷见刘显相貌奇伟,天纵勇武,绝非池中之物,感到与他有缘,由是心中大喜,认为应了梦。由是,身为主考官的刘岷便点中了刘显,收为童子军,并作为亲卫,随兵练武。

刘显参加童子军后,为报答卫使刘岷的知遇之恩,遂拜刘岷将军为义父,将本姓隐去,改为姓刘,刘岷甚为高兴。当然,这也是明代的一种习俗,后来李成梁、毛文龙等著名将领,都有不少义子。

嘉靖十八年,年仅二十四岁的刘显,通过卫使刘岷的帮助,把自己的江西籍改为四川籍贯去报考武生。经武科考试技勇合格,被录取为武生,这是进入武将官场的一道门坎。从此,刘显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随刘岷征战。

没多久,朝廷在南京建立振武营,经兵部尚书张鏊的举荐,刘显因武艺高强、战术精熟,奉召到振武营担任教官。由于刘显在振武营创建的步兵军刀战术和奇袭技能训练的特殊贡献,他很快地被提拔为署理都指挥佥事并兼任浙江都司。又因整备浙兵有功,升为参将,分管守备江苏、吴松口一带军事防务。

此时倭冠经常进犯侵扰江淮以北,进逼泗州的泗县、天长、盱眙、明光、泗洪一带,朝廷紧令刘显严防浦口。此后刘显连立战功,不数年,由于军功卓著,迁为副总兵,协助总兵防守江、浙一带。

嘉靖三十八年,协守浙江副总兵刘显奉总督胡宗宪的命令,带着两千精兵北上援助江北御倭,凤阳巡抚、右都御史李遂为统一军心,通令江北各军归刘显指挥。刘显偕同参将曹克新率领本部士兵攻打贼巢,都指挥卢镗也率增援部队随后赶来,四乡民众箪食壶浆、呐喊助威,激战从早晨开始足足打到黄昏,终于全部击溃了倭寇贼兵大本营刘庄。

贼兵穷途末路,被打得落荒而逃。刘显所率将士及当地村民乘胜追击,奋勇追杀,将倭寇的残兵败将追击到兴化白驹场,又从白驹场追击到茅花墩。经过数场恶战,血流漂杵、尸横遍野,刘显部大获全胜,所逃倭寇尽数歼灭,无人生还。

然而,时任凤阳巡抚兼督江北军务的李遂因争夺军功,却上书弹劾刘显、卢镗有放纵三沙倭寇过失,故造成了白驹场、茅花墩等地遭受洗劫的严重后果。嘉靖帝看了李遂奏章后,出于文贵武贱的习惯心态,夺去了刘显薪俸,交都察院核查,坐以刘显渎职罪名,第一次被革职。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广东沿海一带的倭寇又蜂拥而起。此时嘉靖国乱思良将,又急诏起用刘显任总兵官,镇守广东、福建一带海域军事防守。

适逢福建沿海又爆发了倭寇进犯侵扰,地方官府和驻防部队对这突如其来的倭寇都感到十分棘手,无法对付。刘显得到军报传令,火速率领大军赶赴增援。并与时任浙江都司佥事、参将戚继光一起协同作战,连续击败倭寇,并直接拔了倭寇的大本营,但凡进入福建沿海境内的倭寇无有幸存,全部消灭干净。

然而,贼心不死的倭寇又源源不断地大批涌窜至应天境内,并迅速攻下了兴化城。刘显所部当时因连续转战,兵力大减,与占据兴化的倭寇主力兵力悬殊,于是只好围而不攻,不敢冒昧开战。

结果没的说,刘显马上被再次弹劾,说他征剿倭寇不力。参劾上去后,嘉靖考虑到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正是用人之际,不能自剪羽翼,于是下诏命令刘显戴罪立功。

此时倭寇又不断地攻夺重要海岸据点,在平海卫附近与明军形成了拉锯战。而打劫福建福清的另一支倭寇,也打算与平海卫的倭寇联手。好在倭寇的图谋被刘显识破,刘显遂与福建总兵官俞大猷合兵于遮浪半岛,将盘踞在遮浪的倭寇全部消灭干净。平海卫的倭寇闻讯打算逃跑,却被把总许朝光拦截打败,并将倭寇船只全部烧光。

这时戚继光也率领所部前来增援,与刘显、俞大猷三部平倭主力大会师,一同合力作战,将兴化一带的倭寇全部歼灭,收复了失陷的兴化城。

由于刘显在这一场歼灭广东、福建一带倭寇的战役中功勋显著,朝廷论功行赏,在他原有正三品都指挥佥事的级别上晋升两级,为正二品的都督佥事。此时,江北的扬州、淮安、泰州、南通等地的倭寇尚未完全歼灭平定,朝廷决定设总兵官于狼山,统制大江南北,刘显改任总兵官驻军狼山。

到任后,总兵刘显为履行行部考核地方官员的职责,要求皇帝能下一道谕旨给他,以便好节制知府以下这些地方官员。由于通州同知王汝对刘显心生妒嫉——刘显部驻扎通州附近,而王汝为文官,不肯被刘显节制——于是上书弹劾刘显,指责刘显的请求是对皇帝的不恭,是非分要求……于是刘显被降职处分。

没多久嘉靖帝驾崩,隆庆帝登基。此时的刘显已经吃够了文官的苦头,不敢再跟文官作对,但他没料到在南京附近为将,不仅不能跟文官顶牛,还要听南京守备勋臣招呼(无风注:南京其实才是大明正式首都,也有六部等留守机构,但多为虚设,南京真正的三大实权巨头为: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镇守太监、南京守备勋臣。这也是历史上崇祯自杀后,南明朝廷一时之间以时任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首的主要原因。),刘显因为身为武将却不知进献,被南京守备勋臣打压,非说他属下兵丁数目与在籍人数相差甚大,结果刘显就再次被“革职候勘”了。

刘显说到此处,脸上全是愤怒:“高公子,要说卫所兵丁人数与在籍人数不符,我大明数百镇,哪一镇能符?南京诸镇兵员与在籍人数相差之大,比我刘某人手下相差可大得多了,这些人何不自请处分,偏来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