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挽明 > 第83章 民族事务委员会全文阅读

第83章 民族事务委员会

黄立极的担忧并不是少数人的想法,大部分内阁成员都认为,不受文官控制的军队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文官们从土木堡之变后,才好不容易把大明的军队纳入到自己的管辖之下。他们显然不愿意,武官接着这个什么西南都护府建立的机会,再次脱离出文官们的控制。

如果不是五军都督府总参谋部掌握在文官手中,黄立极等人大约都要就此攻击,提出设立西南都督府方案的总参谋部是别有居心了。

在这种以文御武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即便是徐天启和李天经也保持了沉默,并没有站到皇帝的立场上。

在这种局势下,朱由检也不得不做出了退让。黄立极等内阁大臣同样认为,四川、贵州的军事和民政需要统一,且支持平乱的后勤基地云、粤、湖三省,也应该归于平叛指挥者的管辖之下。

因此内阁提议,任命一名干练官员总督云、贵、川、粤、湖五省,负责平息奢安之乱,并管理西南都督府。

朱由检最后妥协道:“好吧,朕同意各位先生的决定,设立五省平乱总督一职,那么各位先生认为谁可担任这个五省总督一职?”

经过了一番的讨论,大部分内阁成员,包括首辅黄立极在内,都建议朱燮元出任此职。

理由是永宁土司奢崇明叛乱时,分四路各兵数万连破41州县,水陆并进包围成都。当时蜀王命朱燮元治军。以“贼动我止,贼止我动“战术,诱敌深入,大败敌军,解了成都之围。

正是在朱燮元的指挥下,四川、湖广地区的军队把奢崇明赶出了四川。不过后来四川和贵州的官员争功,朱燮元又因为父丧而回乡守制,所以同水西土司安邦彦合流的奢崇明,声势再度浩大了起来。

朱燮元有指挥作战的能力,又熟悉四川、湖广的平叛将领,且对于叛军的头目也较为熟悉,因此内阁认为这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朱由检考虑了半天后说道:“朕对于朱恒岳的任命并不反对,不过朕有两个要求,第一、朱燮元对于平叛指挥负有全责,主管五省军政大权。他可以决定如何平叛,但是具体的作战行动,必须以西南都督府的意见为主;

第二、朕会任命尤世威组建西南陆军军官学校,同时兼任西南都督府宣教正,执掌西南平乱诸军的军纪及整军事宜,并记录平乱诸军所立功劳。任何人都不得干预西南都督府宣教正的工作。”

黄立极等人讨论了一会,就同意了皇帝的条件,达成了双方的妥协。

内阁保住了文官驾驭武将的传统,而皇帝也达成了成立西南都督府和西南陆军军官学校的愿望。

朱由检随后接着说道:“我大明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多以土司和羁糜卫所管治。这种模式固然在地方上比较有利,不过对于朝廷来说,缺乏一个总体掌握边疆少数民族政策的机构。

所以朕打算设立一个民族事务委员会,管理少数民族文化及教育等事务,这个机构将会直接听命于朕。

另外在京城和成都各设立一所民族学校,招募各土司部族的学生入学,凡是取得了民族学校毕业证书的学生,不必再经过吏部的考核,可直接继承土司官的职位。”

对于皇帝提出的建议,内阁大臣们倒是并不怎么在意,毕竟他们对于土司的文化教育问题并不怎么重视,皇帝的要求还是被通过了。

在内阁会议解散之前,朱由检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今后取消辽人守辽土的说法,只有大明人守大明疆土。

守护国土的职责,不能推给边疆地区的民众,否则只会让辽东百姓离心离德而已。守卫国土,这是国家的职责…”

上林苑监分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署。良牧署牧养牛羊猪,蕃育署饲育鹅鸭鸡,林衡署种植果树花木,嘉蔬署莳艺瓜菜。苑地在北京附近,东至白河,西至西山,南至武清,北至居庸关,西南至浑河,以左、右监丞掌监事。

结束了内阁会议之后,崇祯匆匆用过了午膳,就骑着赤风带人前往京城西南嘉蔬署的一个庄子。

这个庄子已经连同庄客们一起都划归了农科院,魏良卿已经收到了崇祯今天下午要来巡视这里的决定,因此中午刚过就带着人在进入庄子的三岔路口等候了。

崇祯的队伍出了宣武门时,等候在宣武门前的柳敬亭,在崇祯的示意下,骑上马跟上了队伍。

当皇帝的队伍出了右安门,吴怀跑到了队尾通知柳敬亭到队伍前头,皇帝要同他交谈。

柳敬亭策马赶到了队伍前面,崇祯和他两人同大队伍稍稍拉开了一些距离后,朱由检才对着落后了自己一个马身的柳敬亭说道:“柳先生在大明时报干的还习惯吗?”

对于皇帝的询问,柳敬亭真诚的回答道:“回陛下,臣虽然听从陛下的命令勉力行事,但是臣终究才能有所不足,这主笔一职的确是力有未逮啊。

虽说陛下推行白话文,有益于市井之人知晓国家大事,但是天下希望了解朝廷政策,会主动购买报纸查阅新闻的,还是以儒生居多。

这些地方士绅多有厌弃时报新闻,都以白话文写就,认为这种文字粗鄙不文,多为市井俚语,实在难等大雅之堂。

时报内不少编辑,也建议报纸新闻以白话文,评论还是恢复旧制为好,如此则可增加时报在士绅儒生中的影响。”

朱由检来不及回答,首先安抚了一会,坐下有些不安分的赤风,难得离开四面城墙围住的地方,在郊外原野的绿草诱惑下,它很想撒开性子跑上一圈。

当赤风稍稍安分了些之后,朱由检才对着柳敬亭说道:“推广白话文、标点符号、从左向右书写、简化字、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大明时报的重要任务。

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一下子全部使用白话文,某些士绅会接受不了,大明时报可以酌情使用少数的古文作为对照。

不过朕今天想和你说的不是这个,朕已经听说了,在各省建立大明时报分部的工作,你完成的很好。特别是这次关于两淮盐业的调查报告,调查的很详细也很深入。

朕现在想要交给你另一个重要任务,也许你要暂时把大明时报的工作放一放了。”

柳敬亭在马上稍稍欠了欠身,毫不犹豫的说道:“但请陛下吩咐,臣唯陛下之命驱使。”

朱由检回头看了他一眼,温和的说道:“朕打算设立一个宣传部门,负责对大明百姓和军队进行宣传。宣传的内容,就和你培训京营、新军的宣教委员的内容差不多,也许内容更多一些。”

柳敬亭有些懵懂的追问了一句:“宣传部门?”

朱由检眼睛看着前方的道路,目不斜视的说道:“宣传部门就是掌管宣传的部门,所谓宣传就是信息的传递,通过信息的传播,让接受宣传者接受并且支持我们的观点,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柳敬亭勉强了解了,皇帝所说的宣传部门的意思。他不由询问道:“那么陛下,宣传部门设立之后,首要任务是做什么?”

“一个是对百姓宣传华夷之防,第二个就是对军队宣传保家卫国的道理,第三则是宣传耕者有其田的意义。”朱由检对着柳敬亭解释道。

在到达庄子之前,两人交谈了关于宣传部门成立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宣传手段。

半个时辰之后,在一个三岔路口的小丘陵上,崇祯便看到了,站在路口等着迎接他们的魏良卿等人。

朱由检结束了同柳敬亭的交谈,接受了魏良卿等人的行礼之后,便让魏良卿带路引导队伍进入庄子。

今天崇祯过来,是来看看年前藏在地窖里的番薯,有没有成功越冬。此外便是想要了解下,关于北直隶一带往年都会种植什么作物。

在入庄前道路的两侧,崇祯看到了两边绿油油的麦苗,不由对着魏良卿询问道:“这应该是冬小麦吧?”

边上的魏良卿赶紧点头应是,朱由检走到田边蹲下细看时,才发觉这些远处看起来很有些气势的麦苗,近看时却显得矮小瘦弱。矮小的麦苗看起来,也就和春天长出来的杂草差不多高。

魏良卿似乎看到崇祯失望的样子,赶紧说道:“陛下,现在小麦还是返青期,只要好好松土,在施点肥料,到了4月份就长的快了。”

朱由检放开了手上的麦苗,回身对着魏良卿说道:“上个月在先农坛行了藉田礼,但是朕今天出游,发觉似乎路边的田地都没有开种,且种植冬小麦的田地也不是很多,这是什么缘故?”

魏良卿立刻对着崇祯说道:“回陛下,除了高粱之外,水稻、小麦、玉米都需要在3月底或是4月份播种。否则气温太低,容易伤苗。

原本北直隶一带也就京城以南适合种植小麦,而自从万历中开始,这北直隶的冬天是一年比一年冷,还常常出现倒春寒,原本适合种植冬小麦的地方,也常常减产或是绝收。

因此大伙都开始停止种植冬小麦了,这个庄子因为地势不错,所以才能继续种植冬小麦。其他庄子,大约是已经放弃种植冬小麦了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