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奇幻小说 > 黄巾张狂 > 第2节 黄巾据太行【中】全文阅读

第2节 黄巾据太行【中】

太平道虽然由于兵败而损失惨重,却由于张狂的介入,着实保存了不少后备有生人员。外加上张狂这个,经过后世无数网络信息轰炸过的野心分子作首领,对上其他散乱的义军,那真的是从里到外、从兵到将,从组织到后勤,都具有压倒性的碾压优势!

因此,中平四年,已经将战后的冀州,好好打理一番的王芬,在送到天子面前的“上疏”中,提到原来的那些义军时,内容为之一变:

“贼帅巨鹿人张狂,狡计百施,威逼吞并之下,诸贼多为从属,更相交通。乃横行于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诸山谷,众至百万,号曰太行贼。”

在这场权利的争夺战中,计有于氐根、青牛角、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李大目、苦哂等义军首领,在张狂的“太行军”手中,相继或死或逃。

当然,即使是拥有绝对优势的太行军,在这一伴随着血腥和谋略的统一过程中,也没有可能不付出相应的代价。

对张狂来说,最让他心痛的损失,便是在与自称“司隶”的一支义军的交锋中,原来的“军师”王果阵亡。为了给王果报仇,张狂一怒之下,拒绝了“司隶”渠帅的投降,并将“司隶”手下的核心人员一百一十四人,统统斩杀!

剩下的黑山、黄龙、白波、左校、刘石、张白骑、左髭、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白绕、眭固等部,也不得不在名义或者是实际上,尊奉“太行军”为首。

经过三年的艰苦征战,张狂至少是在形式上,成为了整个太行山区域的主人。手下直接统治的山民,达到三十万。而名义上归属“太行军”的人口数,也有四十万左右。冀州刺史王芬“上疏”中提到的“众至百万”,倒也不完全是一句空话。

不过,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这听起来不少的三十万山民,能够给张狂的“太行军”提供的资源,却极为有限。实际上,如果没有来自山区以外的粮食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入太行山区,张狂麾下的几千太行军,怕是都会饿死在茫茫的大山里。

没办法。如果太行山环境适宜,能养得活人的话,汉室朝廷早就会大规模进行开发活动了。要不是当地的官府,在山区根本收不上足够的钱粮来,也不会容忍各色贼寇,公开或者半公开的占据这些军事要地了。

所以,张狂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只好承认自己原先的设想太过草率。要不是还期盼着一年以后的汉室巨变,他早就想办法冲出太行山区,抢钱抢粮抢地盘去了。

不过,张狂毕竟是一个穿越者。进行完军事上的原始积累之后,他顺带在几年中,还抽空完成了第三件大事——发展科技。

不要误会。张狂是绝对不会去造什么火枪、火炮、蒸汽机的。虽然,他做梦都想把这些东西造出来。可是,也要他有能力造得出啊!

你总不能指望一个,将黑火药配方记成“硫酸、硝酸和木炭”的人,带领人们进入热兵器时代吧?

这就是文科生和网虫的小小悲哀。

但是,张狂在科技发展上,毕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他知道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

当年在巨鹿城逗留时,张狂考虑到自己未来发展上的需求,通过张角义子张燕的关系,很是收罗了一批技艺高超的工匠。在这些工匠中,张狂惊喜的发现,居然有掌握了全套造纸术的人才。

虽然当前的汉朝,依然还是以木牍竹简,作为书写的主要载体。不过,其实早在百十年以前,便有强人发明了“造纸术”这一学术利器。

这位“造纸术”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已经不得而知。不过,汉和帝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原有的造纸技法,又加以改进,创立了大名鼎鼎的“蔡侯纸”制造法。

但是,由于历年以来,汉室朝廷中的政治斗争,以及人为对造纸技术的保密,即使在汉末时期,纸张这种东西,仍是一种只被少数人使用的书写工具。至少,汉室朝廷依然是以廉价的木牍和昂贵的丝帛,来书写官府文件。

所以,当张狂发现自己手中,居然还有一位这样的人才时,那激动的程度,比起他听说妻子小雨怀有身孕时的欣喜,也只是略差一点。

然后,张狂大笔一挥,动员了十多位各色工匠,全力从事造纸技术的生产和改进。而手下工匠的创造力,也没有让他失望。到了中平四年,太行山中造出来的纸张,不但质量比之“蔡侯纸”有所提高,成本也降低了不少。

伴随着纸张被生产出来,另一项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也在张狂的全力推动下,迅速的出现了。那就是:

——雕版印刷术。

其实,张狂一开始的设想,是想要搞活字印刷术的。然而,作为文科生的悲哀,就是他对活字印刷术的细节,几乎是一窍不通。搞出来的活字印刷术,不但印刷的质量不行,成本也居高不下。

在工匠进行了比较之后,张狂沮丧的发现,对他来说,当前最为适合的印刷术,其实还是技术含量较低的雕版印刷术。

哦,对了,除了两项文化上的发明,张狂还有两项应用,算是没有让他将穿越者的脸完全丢光。那就是:对煤炭的开发使用,和对手下将士卫生习惯的指导。

煤炭这种东西,当时被称为“石涅”。太行山地处后世的山西河北交界处,这种大路矿产,不说是遍地都是,至少不算罕见。

有了张狂对煤炭的指导性运用,太行军上上下下,都感觉到了一定的便利。毕竟这玩意在掺入一些泥土之后,燃烧的热值,依然比木材什么的高得多。

虽然,山区其实是不缺树木柴火的。

相比之下,另一项对将士们卫生习惯的指导,作用可就比推广“烧煤”,要明显大得多。

汉末的出现的社会动荡,导致了人口急剧减少。据说,仅仅是据某些史料说,东汉末年在黄巾起义之前,全国的总人口数目,差不多有五、六千万。可是到了“三分归晋”的时候,东晋朝廷统计全国人口的数目,不过只有八百多万而已。

也许其中有些夸大,有些隐情,比如“隐户”之类的。但有一点很明显:在三国年间,汉人非正常死亡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些!

这里面,固然是各种天灾、**在起作用,可是疫病的传播,也是威胁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譬如在三国的各路英雄中,三、四十岁正当壮年,就令人惋惜的病死的,可以说比比皆是。其中著名的人物,例如:

周瑜,三十六岁,病死。

陈登,三十九岁,病死。

李典,三十六岁,病死。

曹丕,四十岁,病死。

曹睿,三十六岁,病死。

曹冲,十三岁,病死。

…………

这些英年早逝的人才,都属于当时社会的高层,与普通民众相比较,生活条件堪称优渥。然而,即使如此,也难免一个一个的病死。当时底层百姓的寿命,可见一斑。

由于各色疫病来的势头太过于凶猛,这才直接的促进了中国医学史上的一次大爆发。可以想见的是,若非家族中的亲人病故了三分之二,一代医圣张仲景,也未必会抛下太守这份有前途的事业不做,回乡潜心钻研医学。

作为一个穿越者,或许张狂开不出什么有效的药方。可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卫生常识,他还是知道的。

所以,借助着“南华老仙”的名头,早在参与长社之战前,张狂就让部下遵守“水要烧开了喝”,“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能随地乱拉屎尿”之类的守则,共计十六条。从那时起,他部下就没有发生过,因为疫病而导致的大面积减员。

当张狂入主太行山之后,自然将这些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卫生防疫手段,强行推广到整个治下地区。这样一来,固然开头的时候有些麻烦,却居然让他治下地区的疫病,奇迹般的大为减轻了。

相较于冀州在大战之后所发生的大瘟疫,造成数以十万计的死亡,张狂统治区的疫病,只造成区区数千人的死亡。

结果,原本对张狂接受过“仙人指点”之事,还心存怀疑的人们,一个个都狂热的坚信,他们的首领,果然是接受了天命的真人。张狂能够在崎岖难行,险要无数的太行山区,实现表面上的统一,这些神神道道的流言,也是功不可没的。

ps:感谢神秘人.、怖特、两位书友的打赏。本来写这本书已经写得相当丧气,只是一种习惯性的坚持。但是有了你们的支持,我的心情一下就好了不少。